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该如何对待老人?

  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不少的老年人。而老年人这类特殊的人群,或多或少地有着大致相似的特点。

  老年人好述过往之事。那些都是年轻时候的回忆,而世事变迁,到老时的环境已然发生变化,很多事情却越发难以理解了。所以,再用以前的观点理念来看,当下有很多事情都看不懂了。有时甚至还会拒绝接受革新的事物,内心中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没有进一步更新了,故而才会常提当年勇,反过来说,由于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也就没时间再向前发展了,亦无心力突破。对于眼前之事尚且如此,就更不要提未来的发展了。会按照曾经的思想,并复制照搬套用到现在的形势,就显得捉衿见肘了。对于一些亘古不变的常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有些情况下是正确的,因为毕竟是多年经验的总结,而一些社会等方面,老年人的话只能借鉴,不可全听,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而定。年轻人的内心常常考虑的是未来几年、几十年的事情,会按部就班地有条不紊地规划好,做事也有宏伟的远期目标和魄力;老年人常常考虑的是眼前当下,随遇而安、安于现状,很少做长远考虑。年轻人走上坡路,高峰在未来,所以会展望未来;老年人已经从高峰下来了,因此会回顾过去。

  与老年人谈话,往往不要一下子就表达出完整的思路。充满逻辑性的整体事物,就算因果关系咬合地再紧密,在与老年人的交谈中也要试探而为,尽量分多次谈话按不同的侧重进行表达。一是因为一下讲太多,记不住,再加上各种逻辑关系,脑子更跟不上;二是因为老年人的思路一般都是碎片拼凑出来的,老年人谈话模式有时候只是想表达其中的某一个事,单独拿出来说,就车轱辘话反复强调,自然更无法谈及逻辑上的关系。

  老年人有时也会好心办错事。常常会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烈地加到被人身上。比如说,认定荤菜是好的,就会让晚辈们多吃,本是好意,而有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吃肉,却还要坚持让人家吃。还有些老年人认为某些保健品营养品是好的,于是买来很多,不光自己吃,还要给子女留着。在老年人看来,对于他们所认为的这些好事,“不要怕花钱,我有钱,我给你出钱,我让你好”,实际上有时候并非多花钱就是好的。只不过以他们简单的逻辑,目的是要体现出“好”。只是老年人在的权衡利弊方面,全局观有些薄弱了,只看到了某个局部,能考虑到的也就考虑到了,而其他部分的事物已难能照顾周全了。

  有时往往也会把一场正式的谈话变糟,或是谈论些私事,或是炫耀自己叱咤风云的往事,此类种种,于是离题越来越远,又忘却了原本的话题,待谈话结束许久后才发现,有些正事忘了说。

  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老了之后喜欢人们的追捧。尊重老人是应当的,而对于倚老卖老,老年人膨胀的虚荣心,同时应该客观看待。在公交车上,一些外出游玩的老年人,一上车就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某个座位旁边,眼盯坐着的年轻人,甚至还直接索要座位,各种骂街的话语就来了。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老人会避开高峰期出行,低调乘车,婉辞让座,意识到自己的各种行动有可能会给别人制造麻烦。曾经在医院查房,一个高干患者硬是拉着我们听他讲述当年参加战役的故事,若不是推辞有事,岂止半小时。这本无可厚非,自己的优秀往事想要与人分享嘛。有一次,告知他去其他科室会诊,像这种有行动能力的患者,一般都是自行前往的。他眉头一皱,侧目而视说道:“叫他们过来!”且不管说是病人去,还是医生来,只说此时此刻的态度实在令他所谈论的光辉历史黯淡无光。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著名戏剧作家夏衍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开门欲出的时候,夏老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便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老年人说话很直,直就会有些话说得不太好听。年轻人讲话因于社会关系等因素,考虑得比较多,谈话往往需要润色。比如老年人直接就说:“去死!”而年轻人则要说:“请问,您是不想活了么?”老年人谈话毫无艺术性,说话不中听,其实有些时候也并无恶意。只是脑子思考不过来应该怎样说才合宜,而且也觉得没有必要照顾谁的感受,自己怎么想的就直截了当地说出来。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很多老年人至老仍旧坚持学习,常警醒自己不断革新接受新事物;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强求把自己的建议强加于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等,也并非如前所述皆能中标,而或许还有前文未提及的方面。实际上,老年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身的性格以及过往经历所影响,同时与生理状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行动不便、记忆不佳、思路不全,甚至还有些老年人苛责、刻薄、懒惰、贪婪。这些表现其实本质就是衰老了。子曾经曰过,“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我们谁家中都有老人,我们每个人也总归有一天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之所以把“老年人”这个概念单独分出来,目的是让人们体谅关爱。老年人喜欢讲以前的事情,咱就听着呗,拿出熬夜看电视剧、看小说的耐心。老年人喜欢被捧着,咱就多夸几句呗,不碍吃、不碍喝的。所谓“老小孩”,老年人就像小孩子一样,是要哄着的。小孩学走路时对待小孩是什么态度,对待老人的行走就应该是什么态度,遇到沟坎的就扶一下。老年人对于有些简单的事情记不住,那就多说几遍,就像教小孩子说话一样。很多人都搞颠倒了,小孩子说错了没关系,老年人说错话就要纠正呵斥;小孩子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路要走,必须要建立正确的概念,一定要立即予以纠正,而老年人还剩多少岁月?即便记忆错乱了、概念模糊了,又能怎么样呢?没有必要和老年人争论什么,说一加一等于八,尝试纠正后,还坚持等于八,那咱就等于八呗,老年人的认知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合理合法的圈子中只要老年人高兴就好,在“不逾矩”的条件下可以“随心所欲”。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其内涵就是给老年人创造出这样的氛围。

  现代医疗提出“老年病”的概念。那么,最严重的老年病是什么呢?既不是中风,也不是癌症,更不是高血压、糖尿病。即便医疗再发达,人终归会死去,然而,心死了才是真正的病入膏肓。尸体是可以被理解的,而最为可悲的是行尸走肉。老人因为孤独而心死,子女因为无情而实亡。鳏寡孤独老失所养,是老人之不幸,子女之祸端,家族之灾殃。真正危重的老年病是孤独,真正危重的疾病是无情。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老人呢?该是横眉冷对?还是给老人钱财?这些都不对。正确答案是:陪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老年人接近时,要尽量安慰
年轻人能为老年人做什么,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惊人相似
年轻人也患老年病,肌肉越无力越是容易心脏衰竭
2018MBA逻辑真题免费精讲 11
小孩子做鬼脸很可爱,年轻人做鬼脸很率真,老人做鬼脸却很沧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