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只存在于你的记忆里,与其他人毫无关系,这几点原因也很现实。:
01
人走茶凉。
一个单位就是一个“营盘”,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走了都一样,照样要运转。
退休之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某个岗位,就有相应的职责、义务和权力,就会因为分工合作而与领导、同事产生交往和交流。
不管是上下级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还是平级之间的相互配合,都因岗位而起,也应脱离岗位而消失。说白了,就是利益的勾连与纷争。
每个人其实都戴着一副面具,在维系着同事关系。领导刻意威严,下属刻意巴结,根据身份地位区别对待,已经成为职场人下意识的反应。
真正地欣赏一个人,被其出众的才华、高尚的人品所折服,这样的惺惺相惜实在少之又少。
所以,同事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换,只有利用和被利用,鲜有真情实意,更无法发展成朋友。
在各为其主,各行其道的职场生涯中,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得罪人,也不被人得罪,就是很高明的修行了。
及至退休,就意味着从这种利益的博弈中全身而退,手中再也没有用于利益交换的资源,上至领导、下至同事,第一时间就把你当成了“外人”。你所有的辉煌、所有的不堪,都成了明日黄花,回不去昨天,也到不了未来。
02
自找没趣。
不同年代的人,对于工作的感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有一份正式工作,吃上“国家粮”,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如果是分派到能够穿制服的单位,每次回老家,只要穿上这身制服,路人都会投来无比羡慕的目光。
工作带来的荣耀感,自然也就催生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哪怕条件再艰苦,工作再繁忙,也不会有丝毫怨言,只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我的大伯是一名老教师,他从教的时候,每次给学生印制考试卷,都是自己先用蜡纸贴在一块铁板上刻好,再在一个滚筒油印机上,油印在一张张白纸上。
虽然手上不时会沾上油墨,但能够帮助学生们提高成绩,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却也是大伯常常念叨的。
退休之后,大伯也会每年回学校看一看。他说校园越来越漂亮了,老师们的教学条件也改善了很多,再也不需要用油墨印刷试卷了。
但老师们对待学生们,似乎也不再如同他们那一辈,那样心心念念地想要帮助孩子们跳出“农门”了。
在大伯看来,这其实是“不负责”的表现。只是,那些曾是他的学生的学生,早已经跟他有了不一样的观点,他每每想要说点什么,却又觉得无从开口了。
退休之后,原单位肯定也有了新发展,这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举措,甚至是对过去某些观点、某些措施的否定和改正,并不是每个老员工能够坦然接受、充分理解的。与其亲眼目睹,触景伤怀,不如“眼不见为净吧。”
03
心理落差。
“见不得别人好”,是人性中最显而易见的弱点。
退休之后,心无挂碍,走到哪里都笑逐颜开,自然让人心生羡慕。
当然,有的人本来就不乏炫耀之心,每每回原单位,就是想要传递一个信号:“我终于过上了有钱有闲的好日子了。”
不管推开谁的办公室大门,都热情地打招呼,问候着近况。而别人,也不得不出于礼貌,端茶倒水让座,陪着寒暄几句。
还要以过来人的身份,叮嘱他们“好好干,加油干。”
殊不知,还在上班的人最讨厌被人说教。由于对方是“过来人”,自己的尴尬处境似乎一览无余,想要保存最基本的体面,都“无处藏身”。
另一种情况,则是让自己感到巨大的落差。比如,从前的下属,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主要负责人,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客客气气的话语中带着无尽的冷漠和疏离。
又或者,自己“主政”时倡导的一些做法,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甚至被当作反面“教材”,人人讳莫如深,这样的场景,只会让人感到无边的落寞和失望。
04
结束语:
退休之后,学会让过去翻篇,尽量减少和以往工作中的同事的联系,也不要再回原单位了。
你要明白,属于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要带着这些故事悄悄地离开,这才是对后来人最好的尊重与成全。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