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人相处时,要学会这几种“比较”的方法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一个不生气的人?

有人答:他可能哪一天就把你搞晕了。

诚然,他要么是一个逆来顺受的懦夫,要么是一个天下无敌的强者。不管是哪一种人,都会让身边的人,气得七窍生烟,却又无计可施。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如果你和别人比较,又一直不生气呢?结局可以是:气死别人。

01

和自己比,才能超越自己。

有人问泰戈尔,世界上最简单的是什么?

他说,责怪别人最容易。

又问,世界上最难的是什么?

他说,认识自己最困难。

生活中,我们总是想办法超越别人。但凡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并且要比别人的更好一些。

比方说,邻居买了新车,花了十多万。你就暗自发誓,一定要买二十多万的车。

炫耀自己,碾压别人,几乎是所有人的追求。可是,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却很少有人用心去思考。买车是用来代步,还是去旅行,还是为了显摆,或者是盲目跟风?要买什么品牌的车,也常常受别人的指点。

为了超越别人,我们活成了别人,真的很悲哀。

聪明的人,都在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超越自己。

和过去的自己比较,你发现自己一直在进步,学有所获,工作有成绩,钱包也在慢慢鼓起来,就特别高兴了。至于别人用什么眼光看你,反而不在意了,“斜视” 的人,一定特别不高兴,眼睛都歪痛了。

02

和小人比,才能约束自己。

当你一直在学习对方的方法,你就慢慢走向“对立面”。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并不可取。特别是遇到小人的时候。

比方说,你的邻居是一个小人,见不得你好。听到你家常常有欢声笑语,他就特别不高兴。为了“打击你”,他把你家的门,刮花了。你要是一生气,把邻居家的门刮花,岂不是你也是小人?

看过一个幽默故事:思想家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两位批评家。

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愚蠢的人让路。”

歌德笑着,闪到一边:“我恰好相反。”

笑容,永远比恶毒的眼神、严肃的脸,更有魅力。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那些和小人对抗的人,而是包容、感化小人的人。心有一片海,即便是小人,也能在心中自由来回。

小人的龌龊,在高尚的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03

和瞧不起你的人比,才能有回怼的快乐。

我的一个表妹,三十二岁了,还未找男朋友。

七大姑八大姨都很着急。有人真心为她找对象,有人看她笑话。

过年的时候,我的两个表姑围在表妹身边。大表姑说:“你看看,我家花花,嫁了个好老公,结婚的时候,穿金戴银;结婚之后,老公把她当成手心的宝......”

摆明了,就是用花花的婚姻,来贬损表妹。

忽然,表妹看着大表姑说:“要不,你回去和花花说一声,把老公让给我?或者,您帮我去物色一个类似的男人,我照单全收啊。”

一句话,让大表姑的脸,挂不住了。

主持人鲁豫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嘲笑的把柄,你的胖,我的瘦,还有很多的其他......为什么我们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愤怒、受伤?”

你真的不要,失去回怼的勇气。有些八卦、诽谤,你必须做出回应。遇到瞧不起你的人,不要一直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而是笑着回怼几句,然后高兴地离开。

那些瞧不起你的人,并不见得比你强,他们不过是喜欢沾沾自喜罢了。

04

和贤明的人比,才能找到方向。

唐朝的时候,古灵禅师悟道之后,回到了帮他剃度的师父身边。

有一天,一只苍蝇反反复复冲撞窗户纸,却一直飞不出去。禅师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师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向禅师求教。

那一刻,师父和徒弟的角色互换了,却也十分美好。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当一个人抱着虔诚的态度,向身边的人求教,他虽然气势微弱,还可能被人嘲笑,但是他的心里会特别高兴。当他成功之后,仍旧会受到后人的敬仰。

英雄不问出处。如果你不愿意低头,那么你永远都不能抬头。

和贤明的人比一比,你输了,却有了方向,何气之有?

05

和历史人物比,才能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里写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深刻汲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反对分裂,广纳贤才,奖罚分明,创造了贞观盛世。

春秋时期,周厉王不允许群众说一句坏话,尤其不能议论朝廷。后来,群众不再开口说话,见面也只能用眼神交流。过了几年,周厉王被人从朝廷驱逐出去了。

千年的历史,创造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出现了很多的败笔,当你的人生陷入困境的时候,就看一看,自己属于哪个“朝代”,就能够找到出路了。

人生就是一个有得有失的过程。注定得不到的,要舍去;能得到的,要争取;保持了得失平衡,才能长久。历史的起起伏伏,就是榜样,比一比,你并不会生气。

06

结束语。

人啊,一念是魔一念是佛。

古时候,有一个官员,去拜访白隐禅师。他问:“什么是地狱,什么是天堂。”

禅师非常凶狠地骂官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官员生气了,拿起木棍要打人。

禅师躲在一旁,笑着说:“你已经到了地狱了。”

官员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赶紧赔礼道歉,然后笑了。

禅师说:“恭喜你,到了天堂。”

原来,世间任何事情,是好是坏,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态度。

你不生气,那些气你的人,就会生气;你要生气了,别人就会嘲笑得更加厉害。

不生气是一种智慧,因为你终于明白,痛苦、幸福、平庸、恶毒......都是幸福的源泉。

《周易》里写道:“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比”的本意是辅佐、亲辅,是下顺从上,是通过比较,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终取得成功。

与任何人比,都能笑脸以对,才是最狠的“报复”。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心常处在静中,远离荣辱得失!(经典好文)
早课 | 得失之间,什么最重要?
从苏东坡的口头禅功夫说起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当你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年度好文)
自己越是大方,别人就越得寸进尺 很多人一开始非常慷慨,重情重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