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晚年,如果抱病在身,需要做好这四件事

01

诗曰:“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老了,病痛在身,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吃吃喝喝也无能为力了。

似乎,老人到了最后的光景,就只能坐等人生的大限到来。

事实上,当我们进入六十岁的时候,就应该想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快乐,也有不同的忧伤、烦恼。

既然病痛无法避免,那就主动应对,用内心的阳光,驱赶人生的磨难。

02

第一,看淡生死,调整心态。

在我们的身边,尤其是在医院里,常常遇到这样的老人:一开口就说“我不行了、没有人管我、儿女白养了”之类的话。

老人有病,确实需要社会关爱,需要家人同情。但是老人更要“自强自立”。战胜了内心的恐惧,病痛就好了一半,憔悴的脸上,也会有笑容。

司马迁说过:“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人生之中,生死是最大的事情。但是相对于茫茫人海,一个人的生死是九牛一毛那样卑微,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一样,并没有多少人可以看清楚。

要这样思考:“老人有了病痛,如果能够生活还能自理,就是帮了儿女最大忙。后辈们还要继续好好活着,他们还一直很忙。”

哲学家庄子在临终前,弟子们为他准备豪华的棺椁,他觉得没有必要,天地就是棺椁,万物都会送行。

他说过:“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把握自己的心态,喜怒哀乐都不能影响自己,处于逆境也能自然活着,就是最高的境界。从古人的智慧里,我们可以找到老年时的活法。

不管病痛是什么,一定不要让自己崩溃。你若阳光,未来可期。

03

第二,诲人不倦,传承家风。

《论语》里记载,孔子年迈的时候,得了一场大病,子路组织大家成立治丧队伍。

过了一阵子,孔子的病好了。他说:“子路啊,你这是欺骗行为。你骗谁呢?欺骗老天吗?我的生死就在治丧的队伍手里。况且,我是不能高规格落葬的......”

显然,孔子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厚养薄葬。

利用自己的一次病痛,教育了弟子,真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品德。

作为普通老人,身边没有一大群弟子,但是可以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女。

有道是,德高望重。一个人的年纪越大,在家里说话的分量就越重。如果你注重道德修养,告诉大家如何关爱老人,照顾孩子,对家风的传承,有很好的作用。

在晚辈来探望病情的时候,老人主动说一些善意的话,谈起人生的经验教训,大家都会很开心。如果老人一直在抱怨,唉声叹气,气氛就会很压抑,也完全没有必要。

04

第三,注重节俭,留住钱财。

曾子说过:“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人生在世,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考虑长远,要有努力的姿态。不能把悲观厌世的情绪,带到生命里。

曾子在病痛之中的时候,孟敬子来探望。曾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人是有智慧的,不能像鸟一样,哀嚎着过世。

一个人生病了,肯定要花钱,但是要注重节俭,不能乱花钱。一些老人,常常是“病急乱投医”,把保健品也当成药,花钱很多,还进一步伤害身体。应该尊重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注重饮食起居。

过简单的生活,是善待自己的身体,也是留下钱财,善待晚辈。如果老伴还在,钱财就是老伴的后路。

我的祖父在年老的时候,常常说:“七十不添衣。这样的道理,大家要牢记。”顾名思义,大家都不要帮他买衣服,买回来,也是压箱底,浪费了。

平日里,祖父有小病,都是自己花钱,给儿女们减轻了负担。他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人啊,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05

第四,关爱老伴,守护真爱。

少年夫妻老来伴。人生暮年,老伴就是最暖心的人。但是你要面对一个先走一个后走的难题。

当你身体不太好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老伴以后如何过日子?虽然,你不能左右明天,但是你可以把握今天,留住一份真情,让活着的人,没有思想包袱、经济压力。

我的伯父伯母,相爱了四十多年。伯母六十多岁的时候,生病住院。伯父总是泪眼朦胧。

伯母说:“哭什么?先走的人是有福气的人。想一想,得到了最好的照顾,享受了家庭的关爱。倒是后走的人,孤零零的,难过啊。”

一番话,让伯父的心情瞬间好转。

老伴相处,痛在你身上,也痛在我心上。彼此惺惺相惜,这是最美好的爱情体验。不要弄丢了。

平时,和老伴多交流,彼此鼓励,人生就会多一些阳光。并且,关于后走的人,如何过日子,也会心中有数。

06

古人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每一个日子,都要倍加珍惜,不要浪费了。

人到晚年,日子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你却总是心情难受,这是把日子过反了,要马上调整过来。

一个人真正的痛苦,不是病痛,而是内心的执念,总是有太多的放不下,太多的贪欲,太多的惧怕。若能放下,无事一身轻。

有道是,人死如灯灭。

既然你还活着,你就是一盏明灯,照亮自己前方的路,也为别人引路。

最后,愿全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家庭富贵。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父母只要“孝”,不要“顺”
我那个“晚节不保”的大伯父,背负20年骂名,晚景凄凉了才懂爱情
致敬培增伯父申娣伯母
姆姆二三事
不再婚不搭伙,两位空巢老人用这样的方式养老,让你耳目一新
我的家,我的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