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信里这样回复你的人,就是瞧不起你

古人书信传情,往往“见字如面”。

在手机泛滥的当下,微信成为一种常见的交流工具,人与人之间常常“隔屏相见”。

一个人对你态度如何,看他如何回复你的微信,就知道了。

01

当作没看到,不回复。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人与人之间,如果成为邻居、同事,或者短暂地在一起相处,心中再多不满,也要顾及“低头不见抬头见”,千万不可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成为矛盾的挑起者。

微信中的往来其实也一样。那些纯属于工作上或者合作上的信息往来,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去回应,该有的礼仪到位,该说的客观清楚明白,就是问心无愧。

但很多人,连这样最基本的也做不到,以傲慢的态度,表达出对别人的不屑与轻视。

比如,有的上司看到下属发来的请示或汇报,明明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但为了端出一副领导架子,就是不回复。

直到下属再专门找他们汇报,提及在微信中已经报告一事,他们还会反问一句:“我没空,还没看哦。”

这种明显的敷衍和强势的无视,摆明了,就是不把下属当回事。和这种人共事,做事不算累,心很累。必须要积极调整心态,同样也不要把对方当一回事。

发一次消息不回,两次不回,就绝对不要再发第三次消息了。积极主动的工作和踏实敬业的工作成效,更不要妄想得到上级的肯定。凡事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准备就好。

上级不来主动询问,就一动不动,等他再三催促,再不慌不忙应对。如此一来,才能让他的“官架子”无处安放,让他的颐指气使变成自言自语,自取其辱。

02

挑三拣四,偶尔回复。

与人交往,只要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别人觉得你有利可图的时候,就会主动和套近乎;一旦发现你无法达到预期的利用价值时,便弃之如敝屣,当作没看见。

这种热情以待和冷脸相向,他们就像川剧变脸一样,一眨眼功夫就已经切换到位,没有丝毫破绽。

反映在微信交流也特别明显。

比如,你这段时间是单位里领导表扬的对象,那么平日里故意为难你的人,也不得不给领导几分面子,对你也客气起来。微信中的信息,必定会回复,哪怕过了好几天,都会在表达歉意的前提下,做出解释说明。

反之,领导对你的态度一落千丈,那些早就等着看你笑话的人,则如同大获全胜,可以名正言顺地对你冷嘲热讽,或者落井下石。反映在微信交流中,就是故意不回复消息。

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在职场中,一抓一大把,如果你遇到了,就愤懑不平,甚至为此寝食难安,总想着要报复对方,实在太过愚蠢。

《菜根谭》中写道:饥则附,饱则飏; 燠则趋,寒则弃。 人情通患也。意思是说,趋炎附势是人之常情,不必耿耿于怀,以免伤害到自己。

03

言辞苛刻,极尽嘲讽。

都说抬手不打笑脸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时,说什么并不那么重要,说话的语气和神色i很重要。

比如,一句关心问候的话,如果是气冲冲地说出来,表达的就不是问候,而是诅咒。

同样的,在微信交往中,你礼貌客气地留言,对方却只是回应一个问号,或者不以为然,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对方的敷衍和轻视。

你满怀深情地讲述一件事,对方却只回应“呵呵”,一种“被迎头泼冷水”的感觉便扑面而来。

更不要说,连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一上来就质问,一留言就指责。如果真发现了漏洞,就大作文章,极力奚落和讽刺,这样的人,实在是对你有深的成见,巴不得找个机会,将你排挤出局。

当然,对于这种人,更没有必要与之针锋相对了。一来见解认识不是同一个层次,二来能力水平有天壤之别,无异于鸡同鸭讲,白费功夫。

结语: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经历得多了,就没有精力去讨好谁了,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稍微有点让,累的关系,就不要无维持了,因为没时间,因为没必要。

从回复微信中,洞悉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实在不是那么难。这些微小的表现,其实无需要言语挑明,各自就已经心知肚明。

没必要生闷气,更不必大动干戈,只需要痛痛快快地翻篇,不再回头看,就是最好的回应。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怎么待我,我就怎么待人!(精辟)
与人相处,最怕的是什么?
微信上,这样和你聊天的人,大多人品不行,要远离
人际交往“潜规则”13条,句句刺痛人心,80%人一辈子都不懂
交人交真心,看人看品德!
人与人之间,因此,而触动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