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在赤壁写下“大江东去”,95年后,辛弃疾写下另一千古名作

众所周知苏轼被贬黄州时,曾写下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95年后,宋朝另一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也曾游历赤壁,写下另一首千古名作。

这首词名为《霜天晓角·赤壁》,全文如下: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赋写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其实,关于赤壁的遗址历来是有争议的,一说是嘉鱼县东北江滨的赤矶山,传说当年刘备、孙权联军就是在这里打破曹军。蝉试客

还有一种说法便是黄州的赤鼻矶,这里便是苏轼和辛弃疾题词之地。

这两个地方都在湖北境内,按道理嘉鱼县的赤矶山才是真正的赤壁战场,但是因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太过出名,反而让后人记住了黄州的赤鼻矶,也许这便是诗词的魅力吧。

再回过头来看这首词,《霜天晓角》是个不多见的词牌名,据说是北宋的著名隐士林逋所创,辛弃疾的这首《赤壁》便是代表作。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除了追怀历史兴亡,更多的是体现了他对苏轼的理解。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而此时的辛弃疾因为频繁调动,也产生了一种怀才不遇之感。

词的开头两句便道出了他对苏轼的理解,翻译过来就是:你的苦我懂。

“雪堂”是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所建,因堂建成之际恰逢大雪,所以苏轼称之为“雪堂”,当年苏轼还专门写了一篇《雪堂记》。

故而这里辛弃疾称之为“雪堂迁客”。

而我们也知道,苏轼是因为“乌台诗案”才会被贬谪到黄州,他的一身才华没有成为助力,反而因此遭来祸端。

对于苏轼的遭遇,辛弃疾是理解并同情的。

接下来的三句既写出了他对苏轼才情的敬佩,同时又有感慨历史兴亡之意。

苏轼的那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世评价极高,而辛弃疾显然也为苏轼的才华所折服。

只是在这一切化为陈迹之地,他的心中又增添了些许伤感。

辛弃疾大对于“英雄伟业”也是向往的,他渴望收复山河,统一中原,在临死前还高喊着“杀贼”。

有着这样雄心抱负的辛弃疾,看着这历史遗迹怎能不感慨万千?

接着下半阙的开头两句是写景。

他放眼望去,只见奔腾的江水不停地冲击着两岸突出的岩石。

这样气势雄壮的一幕,和当年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何等的相似。

江涛是白的,岸石是红的,这一红一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样强烈的色彩对比,如此壮阔的景象,却让词人的内心一片苍凉。

他在这苍茫的夜色中,仰天长啸,连天地也为之变色。

“悲天地、为予窄”,极尽夸张,将词人内心额悲愤描写得淋漓尽致。

连天地都为之悲叹,他的苦该有多沉重。

辛弃疾是南宋的主战派,也曾上阵杀敌,可惜的是后来一直被排挤,壮志难酬,心中苦闷到了极点。

来到这赤鼻矶,想到当年被贬谪的苏轼,再联想如今自身的遭遇,悲愤苦闷难以抑制,于是便有了这充天塞地的悲叹。

全词写得很是悲壮,既有对苏轼的缅怀,也有对自身遭遇的慨叹,虽然语言简白,却同样动人心弦。

但是因为有苏轼的《念奴娇》珠玉在前,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显得普通,不为人知了。

其实严格来说,在豪放一道上,辛弃疾是不输于苏轼的。

不知你更喜欢苏轼的词,还是辛弃疾的词?

- END -

作者:凯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大彻大悟后,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开篇惊艳,最后一句模仿不来
苏轼喝醉了被关在门外,大晚上对江长叹,写下传诵千古的名作
【浮世绘像】彭定华/那江,那月,那词
我叫苏轼,我爱过很多人
苏轼辛弃疾赤壁各写首词,苏轼充满豪情辛弃疾辞锋刚劲,高下立判
苏轼犯了次小糊涂,写下篇千古名词,900多年来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