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克兰 • 基辅记
基 辅 日 记
      翻开封尘日记,对基辅的记忆已基本消散殆尽,仅有一段写于2008年2月23日的记录:

Transferred from Moscow, I flied 10 hours 45 minutes and finally arrived Kiev, the capital of Ukraine, it was already 22:30 local time. This city is still under winter in February, Feeling cold and dry outside the airport, I saw the roads covered with snows, the street lights were dull and trees bare on the way to the President Hotel. The first impression Kiev stroke on me was not so good yet a bit of exiting, as I'm going to explore the city in the following few days.

罗 斯 史 考
       基辅是东斯拉夫人的“罗斯众城之母”,由五世纪后半叶在第聂伯河沿岸的一块高地上建立的基辅罗斯(相当于基辅国)逐渐发展而来,罗斯(Rus)指古代巴尔特人、芬立乌戈人和东斯拉夫人的统治地区,罗斯人原为瓦良格民族的一个分支,瓦良格民族源自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今挪威、瑞典一带)的诺曼人,同属东斯拉夫人的基辅罗斯(即乌克兰)、俄罗斯(Russia)、白俄罗斯(Belarus)即起源于Rus一词。
      在弗拉基米尔父子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并接受拜占庭教会洗礼,宣布基督教(东正教)为国教,由此奠定了如今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进而塑造了斯拉夫文化。
      中国元朝开疆拓土时期,基辅地区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远征军攻占,基辅罗斯分崩离析,之后又被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王国先后统治,二战后又随乌克兰并入俄罗斯。

乌 国 现 状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定都基辅,目前,基辅人口的90%都属乌克兰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无论在历史,还是民族关系上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现状也比较类似,这使我记起在莫斯科时听过的几句俗语:

青青草地白雪盖

帅哥头顶大锅盖

人高马大床很窄

姑娘的大腿露在外

干活的全是老太太

拉达跑的比奔驰快
       这段话形象概括了俄罗斯的气候条件、军人形象、住宿特点、女士打扮、工作群体和交通状况,这些特征用来说明乌克兰也比较恰当。乌克兰军人头戴的军帽也是不成比例大檐帽;床位窄小,这倒是欧美国家普遍情况;乌克兰盛产美女,耐寒的美女们裙子的长短与温度高低成反比,天越冷穿越短,另有一种说法,自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政治上受人愚国内资源被寡头垄断,经济运行每况愈下,工业基础被逐渐掏空,日趋衰微的国力自然无法保护国民免受侵害,在国内找不到出路的青年姑娘开始进军海外,沦为了“欧洲子宫”;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基辅满大街的拉达车和老太太“打工人”,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贫富差距。然而,颜色革命仍消耗着这个国家的内生力,激烈的政治斗争致使各党派自顾无暇这是西方民主开出的恶之花。乌克兰是大国角力的牺牲品,其政治人物似乎缺乏应有的战略远见、设计和定力,致使一个主权国家陷入悲哀境地,可谓教训至深。相较之下,中华传统文化拥有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基因,这无疑对民族存亡和复兴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基辅第聂伯河里的鱼没人捞,也没人吃,基辅距离切尔诺贝利仅140公里,核泄露污染物随着通过第聂伯河流入了里海,影响了欧洲;试想,如果日本将核污染排入太平洋,对喜食海鲜的人和相关产业链应是“灾难”,但对海鲜来说,或许是一条生路。

文 化 遗 迹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11世纪,属巴洛克风格建筑,包括金绿二色顶的大教堂、钟楼和另一座教堂,“索菲亚”一词希腊语中意为“智慧”,是智者雅罗斯拉夫为庆祝古罗斯军队战胜突厥人和颂扬基督教而修建的,建成后成为基辅罗斯的宗教、政治和文化中心,基辅最有名的东正教大教堂。该建筑在苏联时期曾为博物馆;199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索菲亚大教堂

       米哈伊尔金顶修道院位于第聂伯河西岸,圣索非亚大教堂东北方,包括大教堂、圣约翰餐厅、经济门和钟楼,最初由斯维亚托波尔克二世·伊贾斯拉维奇兴建于中世纪(1713年),十八世纪重建,改为乌克兰巴洛克风格,使用了基辅罗斯时代盛行的希腊十字平面、六根柱子和三个后殿半圆顶,而内部仍保留了拜占庭建筑风格;大教堂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被苏联政府拆除,乌克兰独立后得以重建。


圣米哈伊尔大教堂

       米哈伊尔广场上矗立着乌克兰女大公奥加尔的汉白玉雕像,她出生于普斯科夫市,12岁时嫁于基辅罗斯伊戈尔大公,公元945年丈夫被刺后,成为统治基辅罗斯的女大公。公元957年,奥尔加女大公在君士坦丁堡接受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授洗,昄依基督教,并确立了基督教在俄罗斯的统治,从11世纪始,奥尔加被尊为俄罗斯第一位女圣人。

圣米哈伊尔大教堂广场的人物雕塑:乌克兰女大公奥尔加在君士坦丁堡受洗场景

       基辅彼切尔斯基修道院建于1051年,由二条洞穴组成,相距400米,分别向第聂伯河延伸,总长500余米。洞穴两壁各向内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是修道士修道室,死后尸体存于穴内,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被风干成木乃伊,洞窟内现存125具木乃伊。十二世纪时,洞窟教堂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设有圣像画室和缮写室,并将经文译成教会斯拉夫语,并翻译外国文学;1240年蒙古入侵期间,洞窟教堂曾作为基辅市民的避难所;十八世纪,沙皇在此囚禁政治犯;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创作;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彼切尔斯基修道院雪迹斑斑


相关链接:

尋古|旅攝|詩書|江南

BE LIVING, BE FEELING
BE READING, BE INTEREST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克兰 · 基辅】宗教篇
俄乌分别庆祝东正教圣诞节,乌克兰在宗教上进一步去俄罗斯化
【世界博览】乌克兰的美丽与哀伤
基辅,实拍传说中美女泛滥成灾的乌克兰首都
战火中的乌克兰世界遗产,2500年古城与基辅罗斯的辉煌
穷游基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