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六经体系之少阳病和厥阴病

         好了,前两节课讲了表证和里证,今天进入讲伤寒论六经体系的半表半里证,它也分为半表半里阳证和半表半里阴证,性质偏于热的,称为少阳病; 性质偏于寒的,称为厥阴病。

       那么半表半里是在人体的哪里呢?先来看看这段文句:“邪在半表半里,即是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邪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半表半里的治疗原则,禁止用发汗、攻下和涌吐的方法,其治疗大法只能是用和法”。

     文句中“欲借诸脏腑、邪无直接出路”,都讲明了邪气不在表也不在里。如果在,就是有出路了“。

       再看,“邪在半表半里证,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这文句中: 呼吸,即是肺系,而肺连在血液循环系统上,属血液循环系统管; 大小便,大便属消化系统管,小便属泌尿系统管,而泌尿系统也是连在血液循环系统上,是血液中部分的废物垃圾排泄直接通道; 出汗,意思是指部分排泄物欲借皮肤毛孔排出。这些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个病邪,它没有固定的寄宿,就像宠中的老鼠,到处找出路 : 一会在表一会在里,即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的阳证,称为少阳病,小柴胡汤主之 。 一会在上一会下,即上热下寒 ; 一会在肝一会在脾;又或一会在血管,一会在肾;一会拉清稀大便,一会拉燥屎;一会拉清长白尿,一会拉赤黄尿;一会这痛一会那痛等等,这些都是寒热错杂的表现,属半表半里的阴证,称为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也就是说,病位没有明显固定在表的,也没有明显固定在里的,那就归属为半表半里病。它的病位:“就是没有固定的病位”。(我这样说,你能理解吗?)它的病位不固定在表,也不固定在里,但它又会忽在表忽在里。

        也可用排除法来理解,排除没有表证和里证,就是半表半里证。   

       例如,在临床中,如果遇到症状是忽表忽里,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病人,你再看看患者的舌象,或参合整体症状,发现偏阳热的,就用小柴胡汤 ; 发现偏阴寒的,就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因为这类病没有固定病位,我习惯把它纳入疑难杂症类,所以这两条方子,我在临床上,经常用来加减治疗部分疑难杂症。

       好了,3节伤寒论六经体系的中西结合创新讲解思路课,就到此告一段落,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都讲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习《伤寒论》原文。其实在前面有一节“如何快速辨证施方呢?”的文章内容里,已经概括性讲过了六经的主要方剂和快速辨证用法,如有需要,可以翻回前面结合理解加深。

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伤寒论讲课实录(七天版):少阳篇
【真传一刻】第120期:刘英锋-从姚荷生病证分类卓见,看伤寒学教材逻辑构建
用排除法诊断半表半里证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250---300] 鹤在沼的博客
经方治疗荨麻疹探讨
《伤寒论》中最神秘的“厥阴病”,真面目到底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