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一下中医的“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薰医草【385】再说“治未病”。昨天说到中医的基本思路是“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1】每天站在家门口千叮咛万嘱咐要开车慢点、注意安全的母亲就是“上工”;那个坐在你的驾驶座旁边听到发动机声音不对而让你下来检查一下车子状况的或许是你的父亲,他就是“中工”;而在你的汽车坏了、那个坐在后排帮着你修理好汽车的哥们儿则就是“下工”。这个时候,你最感谢的、令你念念不忘的是你这位下工哥们儿,而不是中工的父亲和上工的母亲。【2】据传,古代神医扁鹊就有这样的对话。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限于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而响遍全国。”可见,怀有绝技的扁鹊其实是一位“下工”。【3】据说是扁鹊编纂的《难经》第七十七难里面就有这样一段话:“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一段文字就是说,看见肝病,就先去看脾的医生,叫“上工”;看见肝病,只知道治疗肝病的医生就是“中工”。昨天说了,这就是中医的“头疼医脚”“左病右治”的治病思路。【4】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完整思路是三个层次: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2018/3/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大笑话
《针灸素难要旨》十八、上工下工治病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实脾则肝自愈。果真如此吗?
難經正義 卷六 七十七難
上工中工中医辩论论治层次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