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秦《说客行》

(苏秦挂六国相)

好男儿,大志向,说客行,师君王。锥刺股、头悬梁,发愤图强。联诸侯、游四方,纵横主张。

雄辩磅礴激昂,谙熟博弈潜章。说辞恣肆汪洋,抒情排比夸张。引经据典浩浩,口若悬河汤汤。一发不可收势,波澜壮阔张扬。

惊风雨,战雷狂。拨云日,见曙光。天子为之若鹜,诸侯为之倾仰。齐楚燕赵韩魏,一人六国拜相。复无来者茫然,英雄自比惆怅......

说客行、纵横家!悬梁刺股势安在?冲天之志不可忘!


苏秦(?/335-前284年),战国时期东周首都洛邑(今洛阳东郊太平庄一带)人。

时代背景

在讲苏秦的故事前,先来看看当时的时代背景。

春秋五霸齐、晋、楚、秦、宋(一说:齐、晋、楚、吴、越)

春秋末年,经过三家分晋(韩、魏、赵瓜分晋)后,由春秋五霸变成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燕、赵、韩、魏、秦

秦朝统一中国并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几百年时间数十代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有个秦人给周王室养马,因为养马立了功,被周孝王(?~前886)封在秦地,于是秦成了他们的正式族称。周幽王(前795?—前772)时期,犬戎攻入镐京(西周首都,位于今陕西西安),秦襄公因为保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秦成为国号。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和秦惠文王(芈月老公)、秦昭襄王(芈月儿子)时期灭掉西边的义渠国,因此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

秦国强大了后,时不时派兵打打周边国家,让他们割地进贡,这令其他诸侯国倍感压力,于是就产生了合纵连横,张仪、苏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主导着战国时期的走向。

初受挫折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鬼谷子(公元前400—公元前320年,战国时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一说是战魏国邺(今河北邯郸临漳县)人),他不仅是带六国相印、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老师,也是秦国宰相、主张连横消灭六国的张仪的老师,他还是兵圣孙武后人孙膑(战国初期军事家,齐国军师,奠定齐国霸业)的老师,他还是魏国大将军庞涓的老师。

(苏秦向鬼谷子拜师)

据《史记》记载,苏秦年轻的时候去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在鬼谷子先生那里学习游说技巧和外交谋略,当他自以为学有所成后,就变卖了部分家产,用卖田所得百两黄金做路费盘缠,还给自己置了一身黑貂皮大衣做行头,认真收拾一番过后,满怀信心地开始了他的游说之旅。

首先从身边熟悉的地盘入手,求见同在一座城市里的周显王。由于周显王周围的大臣们对苏秦很了解,都瞧不起他,因此周显王也并不信任他。

碰壁之后,苏秦就来到西方最强大的秦国,十次上书游说秦惠文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结果都没成功。秦惠文王认为那时候时机还不成熟,且他刚刚处死商鞅(车裂),很讨厌说客,所以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回来时,苏秦倍感失落,黑貂皮大衣穿破了,行李袋子也颇了,随身带的百两黄金也用光了。最后连鞋子都买不起,只好穿草鞋,自己肩挑装着书和行李的担子,又黑又瘦,脸色非常难看的回到家里。

对于一个出门在外努力奋斗的男人,事业的失败算不了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然而事业的失败回到家后被家里人瞧不起,才是最大的伤害。

苏秦回到家后,正在织布的妻子居然不停止手上的工作,嫂子也不为他准备饭菜,父母也不跟他说话。(“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的家人,甚至家里的仆人都嘲笑他、看不起他,认为他不务正业,只想靠搬弄口舌谋生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秦回家受到冷漠)

家人对他的冷漠,让苏秦深受刺激,于是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更加发奋读书,他找来《太公阴谋》,彻夜伏案诵读,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时,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这就是锥刺股的典故。一年的工夫,苏秦终于悟出了揣摸君主心思的方法,他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我真的可以去游说各国君王了。”

(苏秦锥刺股)

合纵之路

这回,苏秦向朋友借了100两黄金做路费,首先来到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封为奉阳君。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不接见他。

燕文公二十八年(前334年),苏秦来到实力较弱的燕国,在这里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当时的国君燕文侯。他先从地理位置上给燕文侯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接着批评燕国的战略错误,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燕文侯认为苏秦讲得很有道理,便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于是资助苏秦很多金银财宝、车辆和随从,让他前去游说赵国。

苏秦在游说燕文侯成功以后,第二次来到赵国,这时赵国的奉阳君赵成已死,于是他向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苏秦详细分析了赵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指出赵对韩魏的战略相依关系,进而说明了自己的合纵主张: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并建议赵国组建六国联盟并力抗秦,如此一来,六国一体,秦国一定不敢从函谷关出兵侵犯,赵国的霸主事业也就成功了。

赵肃侯听了苏秦提出的联合各诸侯国对付秦国的意见后,大为高兴,马上封苏秦为武安君,把赵国的相印交给他,并调拨了一百辆装饰华美的车子,带上黄金20万两,白璧百双,锦绣千匹,让苏秦出面组织“合纵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

于是,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从北到南,通过恐吓+利诱等方式,挨个说服了燕王、赵王、韩王、魏王、齐王、楚王,把这哥六个都给安利得热血澎湃,共同成合纵联盟,总部设在赵国,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担任六国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让秦国军队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衣锦还乡

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途经洛阳。各诸侯送行的使者有很多,气派比得上帝王。当初不愿意接待他的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安排人为他清扫道路,派人到郊外犒劳。

(六国封相,衣锦还乡)

父母听到苏秦衣锦还乡的消息,赶忙收拾房屋、清扫道路,安排乐队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则匍匐在地上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这样的卑贱下作呢?”他嫂子说:“因为现在你地位尊显、钱财富裕的缘故。”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唉!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苏秦偿还了借给他钱的人,并回报了曾经帮助过他的人。

成语典故“前倨后恭”就出自苏秦。指先傲慢无礼,后来因为对方升官发财等原因,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对同一个人十分恭敬。形容人很势利。

虽然合纵被后来的连横破坏,但苏秦在维护六国利益、推迟秦国灭掉六国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人生也因为合纵的成功而彻底改变。

中国有句俗话:穷在闹市无近邻,富在深山有远亲。从某种程度来说,苏秦应该感谢那些羞辱过、伤害过他的人,正是他们加速了苏秦的成长。不要怪世界太冷漠,任何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把自己变得很强大,学很多的知识,赚足够多的钱。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人 战国说客之冠苏秦
苏秦合纵六国的故事是怎样的?苏秦成功了吗
苏秦的合纵之说
苏秦的“成功学”人生,即是中国的传统价值观
苏秦不是要搞合纵伐秦吗,为什么搞坏齐国?
不可同日而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