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布中青花——一份专属于南通的绝美荣耀

蓝印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咱大南通也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蓝印花布这一传统工艺印染品,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南通不可抹去的地域文化符号。

蓝印花布的传说

传说,曾经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变成了黄颜色,怎么洗也洗不掉,但人们看到后却很喜欢,然后他就把这件事告诉他一个姓葛的好朋友。

后来他俩就专门从事把布染成黄色,又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们把布晾在树枝上晒干时不小心被风吹到了地上,地上正好有一堆蓼蓝草,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板蓝根草,它里面有一种成分叫靛蓝,可以把布染成蓝色,等他们发现这块布的时候,黄布已变成了一块花布,“青一块、蓝一块”他们想这奥秘肯定在这个草上。

此后,两人又经过多次研究,终于把布染成了蓝布,梅葛两位先生也就成为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起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商业发达的宋朝,而广泛普及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多数为明清一代的作品。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流传至今。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的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达到了它前所未有的辉煌。

如今,蓝印花布常见作坊在如皋的石庄、通州的二甲和石港、海门的三阳、启东的汇龙及南通市区。

2013年,南通蓝印花布入选20个“江苏符号”,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以前,女儿出嫁时一定要带上母亲准备好的一条用靛蓝布做成的饭单,这样的习俗是显示女儿嫁到男家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治理家政能力。姑娘出嫁时的衣被箱里必定会有一、二条蓝印花布被面,大都是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图案的“龙凤被”,称之为“压箱布”。

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

首先,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靛蓝),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刮浆板把防染浆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染缸,布下缸20分钟后取出氧化、透风30分钟,一般经过6至8次反复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

再将其拿出在空气中氧化,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即显现出蓝白花纹。因为是全手工印染,干后的浆不免会有裂纹,形成了手工蓝印花布特有的魅力----冰裂纹,而现在的机印花布或没有采用传统的技艺的蓝印花布则蓝白分明,毫无手工的痕迹,因此对传统技艺的保护迫在眉睫。

蓝白两色,古朴典雅

蓝印花布图样

蓝印花布的图案取材于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戏剧人物,花纹多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抒发了民间百姓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和信念。以蓝印花布制成的被面、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朴素大方、色调清新明快。

蓝印花布的服饰与装饰品

简单原始淳朴的蓝白两色,衬托出女性典雅知性的气质,纹样多变,几何图形,植物花鸟等吉祥图案,寓意深远。

作为南通人,我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传统手工艺,历史名人,文化风情,特色美食。即便这座小城,没有上海那么摩登闪耀,也没有北京那么底蕴悠长,却依然让我们每一个人爱得深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沉淀着1300年的历史文化
#呼吸的碎片#乔茗星:蓝印花布满世界土土的蓝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
故园往事(36):话说老染坊(许广洲)
布上青花—南通蓝印花布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