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不压身

德国工程师标准


大学刚毕业做开发区项目时,与德国人一起做事情,一件事情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工程师发现图纸上少画了一根电缆,要求施工方敷设、安装,施工方洽商要15000元——那时我一个月工资也就是1500元左右,一份北京晚报也就是2毛钱。


感觉价格有点儿小贵,于是德国工程师没同意。


过了一个周末,再上班时发现不仅电缆敷设完成,而且把电缆头已经做好,可以安排大家试车了。


这全部是两名德国工程师加班一天的作品,厉害吧?


他们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能写、会算、敢决策。


工程师分级


调试BA系统时,最高级的领导只要会看图形界面就可以了;而最高级的工程师却要求能够多盯着汇编语言,盯住程序,可以即时调整的。


这就是领导和工程师的区别所在。


咱们老一代的工程师其实也是这样的,曾经管道工出身的刘师傅可以做一天的活,衣服一点儿不脏的。


而我就经常看到不少师傅手头不利落,只要干一点活,就弄得浑身上下都是脏乎乎的,仿佛就怕别人不知道他做过活似的。


成为真正的工程师


工程师的称呼是神圣的,要不咱母校也不会被人称作是工程师的摇篮。


过去二把刀也能做得好有诸多原因,比如市场太好,人才缺乏,进来一些个东郭先生非常正常。


现下市场景气度不高时,对人的要求就提高了,在一群人中,假如没有特殊的关系、背景,那您会两下子还是必须的。


福不唐捐,艺不压身,一定得学习和积累,要表现得像个工程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人接高压电缆,看完真的服了!
德国人接高压电缆,看完真的服了
德国人接电缆,过程真复杂,和国内电工相比怎样?
视频|德国人接高压电缆,看完真的服了!
【见多识广】卡车还可以这么开,你们德国人真会玩!!!
1929年德国工程师开发的折叠三轮汽车|鲜为人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