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注定越混越好的三种标志

这是粥左罗的第 3678 期分享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2023年粥左罗100篇原创计划 第044
欢迎监督完成,欢迎追看,每一篇保证“将心注入”

点击进入视频号主页
一键预约42场直播,一起学习42天

你好,我是粥左罗。

2019年时,有一次参加朋友组织的聚会,一个有钱人的聚会,搞的我焦虑的一比,这帮朋友动不动就千万收入。聊起流量,动不动也是百万级、千万级。

那时候我刚创业一年。

我们几个人出来门口聊天,我说:以后我还是少参与这种聚会,太容易焦虑,本来小日子过挺开心哈哈,结果又被拽进了做大做强无止境卷卷卷中……开玩笑哈,我还是想把事业越搞越大嘛。

当时,有个大佬一句话缓解了我的焦虑:你是在座的年纪最小的……

这个提醒,很重要啊,人家都这么优秀,比我多混多年,比我多创业多年,我自然也要花时间追赶,我才创业一年,不能盲目比较,盲目比较不仅让自己焦虑,还容易打乱自己的节奏。还是要扎实地积累本事。

一转眼,时间过去快5年了,我发现,曾经让我一比较就焦虑的一些人,我今天已经完全不属于他们了,甚至我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今天这篇文章写给自己,继续鼓励自己下一个五年的成长,写给容易陷入成长焦虑的朋友们,希望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耐心。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东西,必须经历时间。

如果你知道自己五年后一定是很牛的,你现在还会那么焦虑么?大概率不会吧,因为大多焦虑都是面向未来的。

而,有些事就是注定会发生的:

你一直按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不就是注定会越来越好么?

你一直出轨,注定会有一次出事,不是么?

你一直负能量,身边人注定会越来越讨厌你,不是么?

你看,有很多事就是注定会发生。

一个人的发展也是如此,有下面三个标志,越混越好,就是注定的。

01

习惯每天学习,不把学习当负担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就不再学习了。

有些人好一点,但除了工作中需要用到,也不再学习别的。

因为大部分是对学习是持有以下态度的:

学习有毛用啊?

你学了十几年了,现在怎么样了?

别傻了,那些有钱人是看书看来的么?

学习改变不了命运……

学习太累了,学习是反人性的……

不知道学啥啊?

我光工作都累死了,还学习??

饭都吃不起、房都租不起,还投资学习??

因此,要么不相信学习真有用,要么觉得学习是负担懒得学习,要么舍不得投资自己学习,毕竟很多人连买书买课都觉得贵。

为什么说要让学习成为每天的习惯呢?

简单举个例子:

一个人习惯了每天阅读两个小时,折算成读书的话,就算读30页,那么他平均10天就能读一本书,一个月读3本,听起来不多,一年也有36本书。

如果一个人大学毕业后,有这个习惯,三年后他就至少读了108本书。

这时候你心血来潮,想读书,你怎么跟上面这个人比,你想在一年内赶上他,即你需要在一年内读144本书(因为这一年人家也要继续再读36本),那么你需要两天半读一本书,你大概需要一天读100页。

一天读100页,不难。每天这样,熬死你。且阅读效果很差。

而人家,只需要轻轻松松每天读2小时。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我上面只是拿读书举例,读书是学习非常重要的部分。学习还包括听课、学一些技能、刻意练习自己的某些能力等。

一个习惯了每天学习的人,注定会越混越好。但一定要注意:它是时间的朋友,它需要持久的积累,也需要习惯延时回报。

因此,也唯有形成习惯。否则,每次都是头脑一发热,学几天,就放下,没用。

坚持半年,没看到明显进步,别怀疑自己,别放弃,别停下,这是正常的,继续就OK啦。

我认识的优秀的人,都是如此。

我有个创业者朋友,比我还好学,他经常去咖啡馆书店之类的读书,大量读书,我问他读什么类型的书,他说「各种类型的都读,要做全才嘛」。

你看,这样的人不牛逼才怪呢吧,而且肯定是越混越牛逼啊。

另外大家一定要舍得在学习上花钱。

比如买书,听课,线上线下培训,花钱约见牛人请教,当然也包括学习工具上的投资,现在手机、电脑也都该归类为学习工具,别用个卡的要死的,耳机,电子书阅读器、家里学习用的桌椅等也是,还有投资学习空间,很多人家里都没倒腾一个适合学习的地方,这可不好。

关于学习上舍得花钱,我就说一个买书的细节:

比如买书上,我经常在书店里原价买书,一开始女朋友不理解,说网上买能便宜10块钱,我反问:你省那10块的意义是什么?你看,有时候就是为了省而省。

我经常在书店的咖啡馆写东西,我看到想看的书,就马上买。我逛商场也会进书店,看到想看的书,马上买。每次去机场必进书店,看到想看的书,马上买。

为什么要马上买?

这几个场景,通常是你有看这本书的冲动,同时也有看这本书的现实场景,你当下买了,马上就能把它解决了。比如我在机场,马上买了,等飞机以及飞行过程中,几乎把能把书看完了。我要把书名记下,去淘宝下单,两天后送到,那时候拿到还看不看,真不一定。

有的书,我还会买两本,一本放公司,一本放家里床边的桌子上。几十块钱不怕浪费,不能随手看好书才是浪费。

总之,一个人把学习当成了习惯,每天,5年,10年,在时间的长河里,他一定会逐步胜出。

02

始终有高标准,不降低自我要求

标准,这个词,请大家跟我一起认真理解一下。

聚会的时候,团建的时候,出去玩的时候,你都有让别人帮你拍过照片吧。回想一下,同样是拍张照片这个简单的动作:

有的人毫无标准,拿着手机往面前一站,人框进去算完,咔哧一下,拍完了。

有的人会说「你们挨近一点」「往后靠一点」「下巴低一点」「光线不好,咱们都往前来一点」……然后认真找角度,多拍几张。

这是举了个小例子,如果你有心观察,生活中无数小事,都可以观察一个人是不是处处高标准高要求。

有些人会不屑,这个重要么?

撒切尔夫人说过: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最初,大家起点都差不多。但——

有的人习惯性高标准,

有的人习惯性低标准,

久而久之,大家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小时候爸妈说我这个人比较犟,因为我玩啥都想更牛一点。比如,小伙伴们一起去河里抓鱼,别人的鱼网比我做得好,我就不服气,回家后一定修得更好。大家都玩弹弓,我一定去果园,翻遍几十棵树,找最正的树杈做弹弓架。

性格就是这么形成的,不管做啥,都是高标准要求自己。

以前我出去给企业讲课,有一次下面坐着快100个人,我问了这么个问题:如果整个市场上就你们100个人都从事一项工作,你们觉得哪10个人会胜出?

如果你看看前后左右的人,你心里想「我一定比你们更强」,大概率你就会胜出。

咱们都上过学,一个道理。其实从幼儿园一年级开始,大家都差距很小很小,但到了高中大家差距越来越大。

难道年级排名前10的都比大家聪明10倍么?

不是:

因为他们从小就习惯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你上学的时候一定知道,总有那么几个同学,明明考得很不错,都进班里前10名了,他还是很难过,因为他们要求自己进前3名。

而总有很多人是这样的:「卧槽,进前30了,哈哈请你吃鸡柳」「✌️,这次咱们不是倒数前10了」「666,老子及格了!」

当然,成绩不代表一切。

我只是说,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太不同了。

职场中,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

他们喜欢说:

差不多差不多……

哎呀,可以了……

就这样就这样……

卧槽,别弄了……

搞这么好干啥……

你放心,老板也不会认真看……

能通过就行,你这么认真干嘛……

是不是很熟悉?

差不多,永远是差很多。人和人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这么拉开差距的。

如果你是个处处对自己高标准、高要求的人,你越混越好是必然的,时间会给你答案。

03

拥有迭代思维,从不被存量绑架

一个人进步最快的时候,是进入增量状态后。

我刚做新媒体编辑时,进步很快,因为编辑需要的所有技能,对我来说都是增量知识,我每天学习,进步很快。

一个人进步最慢的时候,是享受存量且不接触增量后。

为什么很多人做编辑,一做做了两三年,还是普通编辑,没啥位置的升级,也没啥能力的蜕变?

因为把编辑该掌握的知识技能都掌握了,最舒服的状态就是:做个熟练的编辑。

一旦这个编辑接触用户增长、原创爆文等陌生知识领地,他就会痛苦,因为打破了舒服状态。

所以,很多人不愿打破舒服状态,就一直守着存量技能,在里面如鱼得水。

殊不知,进入增量知识领地,开始痛苦的时候,其实是你进入一波新的快速进步周期的标志。

什么是迭代思维?

永远不满足于存量,永远试图在存量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增量状态。

这其实也是一种性格特质:永不满足,永远盯着下一步。

你从技能小白,到技能大牛,技能大牛之后别满足,能不能总结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出来,能不能自己出书出课,一个人牛不算牛你能不能带出一帮牛人来,能不能依托这个技能打造个人品牌,甚至能不能依托这个技能创业,业务稳了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向上下游发展拓展业务……

只要你有迭代思维,就可以把自己一直往前推,一个人就算走得慢,但他不停滞,他依然可以走得很远。

优秀的人大多都有这种特质,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是在接触更优秀的人,每一次接触,都能在别人身上看到一些努力的方向,所以就容易一直有激情。

所以,这种特质也是可以培养的,那就是尽量保持迭代自己的社交层次。因为你觉得自己还不错、没有动力,通常是因为你太闭塞了,身边优秀的人太少,或者说你习惯了和同一水平的人玩。

什么是迭代社交层次?

比如我做编辑时,就想多认识一些名编,主编,等我到这个层次后,我就试图多认识一些内容创业者、号主,等我自己做号后,我会想多认识非内容行业的老板,因为这样你才能保持迭代思维、格局、眼界。

我举我的例子,但各行各业道理一样。

你不断接触牛人,就会不自觉的想进步,向牛人靠齐。人都是这样,见贤思齐。你浸泡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慢慢变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存量思维的人,会特别容易满足,喜欢待在舒适区不想出来,待久了就真的出不来了,不仅不会出来,还会继续走下坡路。

一个迭代思维的人,永不满足,永远都在想下一步还能怎么干,一直在迭代自己,这样人一直在走上坡路,你半年没见,再见到时都会看到很大的变化,他会一直给自己更新版本。

习惯每天学习,不把学习当负担;始终有高标准,不降低自我要求;拥有迭代思维,从不被存量绑架。如果你能在自己身上看到这三点,那么你不必焦虑,你只需要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因为你注定会越混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焦虑的那些事
职场上,当你混得越来越好时,一定具备这三个标志
什么是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慧心学牙笔记--正畸基础训练营(公开课)
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先戒掉“凭本事吃饭”
运用增量思维,拥抱新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