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节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为了准确描述脏器病变和体征的部位和范围常借助于腹部的天然体表标志和人为画线将腹部分为几个区域,以便熟悉脏器的位置和其在体表的投影。


一、体表标志
   腹部常用的体表标志如下(图2-7-1):
   1.肋弓下缘为两侧肋弓最低点,是腹部体表的上界,常用于腹部分区及肝脾测量。
   2.剑突为胸骨下端的软骨,是腹部体表上界的中点,常用于肝脏测量。
   3.腹上角为两侧肋弓的夹角,常用于判断体型及肝脏的测量。
   4.脐位于腹部中心,平3~4腰椎之间,是腹部四区分法的标志。囊点。
   5.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在腹部的延续,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下缘交界处为胆
   6.腹正中线相当于腹白线,为胸骨中线的延续,是腹部四分区法的中线。
   7.腹股沟韧带为腹部体表的下界,是寻找股动、静脉的标志。
   8.髂前上棘髂嵴前上方突出点,为腹部九区分法标志及常用骨髓穿刺部位。
   9.耻骨联合为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结,共同组成腹部体表下界。

   10.肋脊角为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是检查肾脏叩击痛的位置。


二、腹部分区
    临床上常用上述体表标志将腹部划为若干区,目前常用的腹部分区方法有九区分法、四区分法和七区分法。
(一)九区分法
    以两侧肋弓下缘的连线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做两条水平线,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分别做两条垂直线,相交成“井”字形四条线将腹部分成九个区。从右至左,自上而下分别为右季肋部、上腹部、左季肋部、右腰部、中腹部、左腰部、右髂部、下腹部、左髂部(图2-7-2)。各区脏器分布情况如下:
    1.右季肋部(右上腹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2.上腹部胃、肝左叶、十二指肠、胰头和胰体、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
    3.左季肋部(左上腹部)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左肾上腺。
    4.右腰部(右侧腹部)升结肠、空肠、右肾。
    5.中腹部(脐部)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及回肠、下垂的胃或横结肠、输尿管、腹主动脉、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大网膜。
    6.左腰部(左侧腹部)降结肠、空肠、回肠、左肾。
    7.右髂部(右下腹部)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女性右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索。
    8.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或增大的子宫。
    9.左髂部(左下腹部)乙状结肠、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

(二)四区分法
    通过脐分别划一条水平线与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图2-7-3)
    1.右上部肝、胆囊、门、十二指肠、小肠、膜头、右肾、右肾上腺、结肠肝曲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
   2右下部盲肠、尾部分升结肠、小肠、右输尿管、张大的膀胱淋巴结、女性右侧卵集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右侧精索
   3左上腹部肝左叶、、胃、小肠、体、胰尾、左肾上腺、左、结肠曲、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大网膜腹主动脉、大网膜。
   4.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左输尿管、胀大的膀胱、淋巴结、女性左侧卵巢和输卵管、增大的子宫、男性左侧精索。
(三)七区分法
   在九区法的基础上,将两侧腹部的三区改为通过脐的水平线分成上、下两区,使腹部计为七个区,即右上腹部、右下腹部、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左上腹部、左下腹部。
   1.右上腹部肝右叶、胆囊、结肠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2.右下腹部回盲部、阑尾、右输尿管、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
   3.上腹部肝左叶、胃幽门、十二指肠、横结肠、大网膜、胰头和胰体、主动脉腹部。
   4.中腹部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回肠、大网膜、横结肠、腹主动脉、输尿管、肠系膜及淋巴结。
   5.下腹部回肠、膀胱、子宫、输尿管、乙状结肠及直肠。
   6.左上腹部胃、结肠脾曲、降结肠、脾、胰尾、左肾、左肾上腺。
   7.左下腹部乙状结肠、降结肠、左输尿管、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
腹部疼痛位置与可能原因
【解剖】上腹部CT断层 [双语](肝脏解剖及肝段分布、腹部淋巴结分布)
腹部的分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