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瑜伽体位超伸怎么办?是只有“微屈关节”一招吗?
昨天的推送中我们讲了关于“软妹子”-超级灵活的练习者们练习瑜伽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点链接看此文),今天的主题其实和昨天也有关,也就是身体灵活的练习者在做瑜伽体位的时候会有各种“超伸” - 肢体的关节都很容易超伸,有超伸,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一个问题,很多灵活并超伸的练习者根据自己的感知器官的回馈是无法甄别自己的超伸状态;比如,老师说:把腿伸直,可能就超伸了,因为这就是她所感知的腿伸直;如果老师让她:微屈膝盖,哎,这下看起来才像真正的伸直。重要的是,习惯性超伸的人没有自我回馈的机制,要想训练不超伸 - 一个要随时有人(老师)在旁提醒或矫正,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一段时间在镜子前练习通过镜子观察关节的状态。总之,首先要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就距离解决问题90%了。

但是超伸还有一个外部环境因素,也就是现在的商业环境是“练热闹”的环境,人们追求的是美学上新鲜刺激的东西,比如厉害的体位法;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老师本身也不知道怎么根据人的身体的不同而予以不同的教学,因为他们的脑子定格到某张几乎完美的体位视觉形象了;很多瑜伽老师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什么超伸不超伸,甚至本身自己就超伸;因此上也不懂练习需要打造稳定性以便可以容纳身体的天然灵活;动作越难越好,体位越深越好的风气助长了更多关节的不稳定。当大家认识到有超伸的问题之后,也往往只有一招:微屈关节,似乎这样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超伸问题;微屈确实可以,但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方法,但是现在变成了一招鲜吃遍天.....

我的意思不是说“微屈...”不好,微屈其实是超伸另外一个侧面的镜像;只有关节是直的,身体的能量传导才能畅通 - 超伸和微屈都像一个橡皮水管子打了结,只不过是结打在了前面还是后面的区别,打了结的管子能量的传导都不能高效。

对于一个关节容易超伸的练习者,可以把微屈作为创可贴把超伸暂时带到安全,但不一定需要一辈子都微屈;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安全并有效地把关节伸直;看下图右侧:只有我们肌肉是平衡地激活的 (腿的前侧后侧侧面,手臂外侧和内侧,躯干前侧和后侧,我们手压地板是为了身体更向上,更长,呼吸的空间更大,而不是像左侧的超伸的体位,身体是在根基上塌陷的,而且压力是不平衡的,比如本应该横向的压力成了垂直的压力。右边的不是只有安全,还有一个整合体位带来的顺畅的能量。

那么怎样才能训练身体让关节真正伸直呢?

看到垂直线

多训练自己的眼睛观察身体的垂直线:脊柱,腿,手臂...   如果你是老师,你观察别人;如果你自己练习可以在一段时间在镜子前面练习。

从正面观察一下自己的山式,注意膝盖,看看膝盖是不是超伸,或者是不是膝盖后侧绷紧而不是前侧绷紧

再从侧面观察一下自己的山式,看一下胯是否向前,或者大腿向后?



向前方抬起手臂,慢慢超过头顶,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注意一下肚子是否会不自觉地向前走?如果是的话,注意把肚子轻轻地收回来。

想象新的重力线

在山式中,尝试向前向后移动一下下,直到你可以看到你看到髋关节-膝关节-脚后跟在一条重力线上。想象从脚后跟一路向上的垂直重力线,让你的关节在这条线上重叠。

再举个例子,下面这个桌子式,如果你的重力是落在膝盖骨和手腕外侧,多半你就像左侧一样各种超伸,桌子的四个腿重力不均匀,桌面肯定是歪斜的;如果你的整个小腿受力,手掌外旋就可以改变整个身体的超伸的体态。

在Trikonasana三角延伸式中,注意脚的重量在哪儿 - 下图左如果前腿重量在脚后跟上,多半就超伸了;这个时候前腿大脚趾关节要更紧实地压地板,就好像要把脚跟提起来但是脚跟并不离地的感觉 (绷脚的感觉) - 这会带动腿前侧肌肉的激活;当腿前侧肌肉都用上了的时候,你感受一下,你髋的屈曲会变得更加容易。后侧的腿也是这样,如果脚后跟的承重过多的时候,多半是腿部的肌肉使用不平衡,这时候后侧的脚要做向侧面打开的发力 (并不是真正向侧面打开)让后侧腿的肌肉平衡地激活。

在Parsvottanasan加强侧伸展式中也基本是一样的, 前侧腿和三角式中一样,通过加强大脚趾下面的关节和地板的链接,感觉从地板到髋部股沟和侧面的能量传递,这个能量可以把髋部折叠的股沟往后拉,让前屈更充分。同时感受后侧腿,假如重量都落在脚后跟上,多半膝盖的后侧就会过度拉伸,也就是超伸了;要发力脚跟向内向前 (就是朝侧面打开脚的感觉但是脚可以不动),这样就会让后侧的股沟更多地面向前侧,髋部摆的更正。

尝试一下,如果腿的超伸问题解决了,是不是脊柱都觉得延展和舒服了?

根基不是为了下压而是为了向上的能量提升

当我们在下犬Adhomukha Svanasana中手向下压地板,要知道:我们不是要狠狠地向下压; 向下,是为了向上。Mula品质的向下是要稳定扎根而不是关乎向下使劲推。下图左:假如重量大多都在手掌外侧,要把用力的点更多调整到食指的指根;向下手压地板的力量经过肩膀传递到胸腔,当你的能量走向对了,你的超伸问题肯定已经被解决了,这时候你手在地板上应该是很轻的。

给拉伸装上稳定器

灵活性好的同学,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一下子进入体位;但是为了开发力量和训练身体的稳定性你可以自己给自己的体位制造障碍, 也就是在身体的不同部分之间造成对抗的力量;比如,下图的束脚式Baddhakonasana, 与其一下子让大腿找地板,还不如大腿向上手向下压造成腿和手的对抗力量,这样就可以强化腿部和关节周边的肌肉。

这样的机会在练习中有很多很多,比如,在坐立前屈中本来应该是用手勾脚前屈,你可以用手放在脚背上,在前屈的过程中绷脚手用力推脚造成手和脚的对抗力,这样就把拉伸的体位变成了打造力量的isometric静态力量的练习。

另外就是在练习后弯的时候,超级灵活容易超伸的练习者特别建议要先用“笨”的办法练习,多做像是骆驼式,蝗虫式这类拉伸和力量平衡的后弯体位,而对于推轮urdhva danurasana要格外谨慎,因为在urdhva danurasana的时候,灵活性好的练习者特别容易借助肢体的力量把脊柱推到一个非常深的后弯位置,这个时候如果有顺位的问题,或者是没有足够的稳定性保护,那小腰可就有点危险了。

总之,训练身体平衡地进入体位,改变能量的传导线才是真香;微屈关节不是不可以,但是再好的东西变成万金油可也不香呀!

(文章完)

网课推荐


扫描图片二维码了解详情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瑜伽体位——Mahamudra大身印
瑜伽基本体位全
瑜伽中高级体位:举手抓趾式
瑜伽不能随便练
头倒立还没有练会?给你画了一个简单的攻略
瑜伽变“愚伽”,练出一身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