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二)

读书分两种,一种叫修性,一种叫致用。前者是为快乐而读书,没有特别世俗的目的性,后者则往往是为工作而读书,目的性非常强,有时不免读起来味同嚼蜡。如果你的兴趣和工作能够合二为一。那将是人生的大幸。也是读书的大幸。可惜大部分人都不会有那么幸运。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不能把兴趣变成工作,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把工作变成兴趣呢?站在这一点看,做个编辑也许真的能把读书和工作结合起来。当然也要面对很多无聊的书。

话题回到销售中来,读书对销售有没有用?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但是其实事情未必那么简单。我想谈一下自己读书的几点体会:

1、面和水

电视剧《大染坊》里有一个桥段,主人公陈六子感叹自己读书太少,他的一个留学生朋友对他说:“六哥,其实有一种人不需要读书,读书会把他读死。”(大致是这个意思)。这句话说的太好了。不过这种人也太少了。历史上,我就知道一个朱元璋。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读书(指致用类)仅仅是一种催化剂,它本身不是原材料,尤其是销售这样的工作性质,实践更是显的尤为重要。我见过没有读书而成为好销售的,但是没见过仅凭读书就成为好销售的。所以站在这一点上看,我不是太主张没做过销售的人上来就读一大堆书。那是根本不可能读懂的,反而容易把人读死。读书和实践其实是面和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蒸馒头的时候要先和面。面多了就加水,水多了就加面。这样才能均衡。不能盛一缸水,再往里倒面。那样就搞成一锅浆糊了。

读书其实就是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之前自然要先有面。在时间、温度都合适的时候。书本的指点就会让你豁然开朗。所以到什么阶段读什么书,读早了,你会认为好书也是垃圾。读晚了。又会觉得索然无味。我看到一个卖设备的销售,大骂SPIN的无用、骗人。这就是典型的‘读早了’。这时候,他脑子里水太多,需要的是加面。可惜他自己不自觉的,仍然在加水。

所以,站在销售的角度,读书不是改变什么,而是加快什么。它能缩短你成功的历程,却无法代替你走路。

2、绝招与体系

很多人都知道,我对体系化的东西情有独钟。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并不主张销售技巧的‘体系化的使用’(不是使用体系化的东西)。这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不然。

我们都知道,中国武术是典型的套路体系。我们也知道,练好武术对打架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你见过谁打架的时候,是按照套路出手的吗(彪哥除外)?即使傻小子郭靖打架的时候也不是降龙十八掌从头练到尾吧。

为什么不能按照套路出手?原因不在于你,而在于你的竞争对手。无论打架还是销售,对方出什么招,你很难事先预料,只有他出完后,你才能见招出招。选择最有力的方式回击。

可能有人会说,我做销售只盯着客户,不管对手做什么。这是典型的书呆子做法。这样打单,确实按套路出牌了,但是,恐怕这个套路耍不了几招,就被乱棍打死了。因为你和对手都在试图改变客户,如果对手出招了,客户被改变了,你还试图挥左勾拳打人家的右脸,按照自己套路走,那么对手不打你打谁?

所以事先排好的套路是用不上的。不过我说的用不上,是指‘顺序’用不上,不是指‘招数’本身用不上。这就是我喜欢体系化的原因。

体系教给你的不是按套路出牌,而是让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招数最合适。他会告诉你一个背景,而不仅仅是怎样挥拳。

这又涉及到读书的问题了,读销售的书一定套学会读‘逻辑’。而不仅仅是读内容,要看到招数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否则很容易把自己读成花拳绣腿似的销售。

3、学与用

怎样才算学会一本销售的书?我觉得看会一本书必须有三个阶段:

一、理解整体的内容:看书要看全,哪怕囫囵吞枣,也要先把这个枣一口吞下,在没吞下之前,不要评论枣子的滋味。所以无论一本书有多枯燥,你都要耐着性子把它读完。

二、学会讲:一本书要想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讲给别人听。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厘清’的过程。如果你脑子里总想讲给别人听,你就会反复的琢磨每句话的意思。这就是所谓把书读透了。

三、拿去用:既然是学以致用,拿去用才是目的。这时候你会发现,书里说的头头是道的东西,实践中竟然都不好用。这时候不要怀疑书写的不对,问题往往出在你身上。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你不熟,从而觉得别扭。从书本到实践一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这点不可跳跃。磨合完了,才算真正学会。二是你用错了环境,不知道变通。说到底,就是没看懂。

 

说了这么多,书到底应该怎么看?说句心里话,解释这个问题,我没太有发言权,因为我读书的方法很笨,我确实看到过高手读书的方法,可惜我学不来。所以就把笨办法给大家说一下吧:

我读书大致分以下几步:(只是指好书,也就是这那种一年才碰上一两本的书)

1、        通篇阅读,这个不用解释,但是提醒一点;再枯燥也要读完。不读完你怎么知道他说什么啊。读这一遍的时候,我一般会拿笔在纸上边看边划重点,不划我好像没读过一样。

2、        细读:这一遍,我通常会在读完一章节后,强迫自己用几句话来总结这一章节的内容。如果总结不出来,我就重读。这其实是个提炼的过程,因为整本书你是不可能都记住的,这种提炼有助于你记住内容。

3、        怀疑:这是第三遍读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书,这一遍我都试图用怀疑和批评的眼光看,尤其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反复质疑书中观点的正确性。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批评或贬低什么。而是逼迫自己头脑激荡。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没人给我辩,我就自己给自己过不去。

4、        PPT:这一遍的目的,就是强迫自己会讲,尤其要讲清楚书中最主要的逻辑和观点。我记忆力不好,往往只有会讲的时候才能记住。

5、        试图用: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大把的机会可以糟蹋别人的项目。这些半生不熟的东西,我通常会拿到客户那里去试验(如果你手里只有一个项目,一定要谨慎啊)。之后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和改进。

6、        融合:这个不能算读书了。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着一本书,去考问另一本书,这个过程可以把我读到的东西逐渐融合到一起来。这就是所谓‘通’的境界了。当然这需要读大量的书。

Ok,办法够笨吧?这就是我常说的,把书读烂的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学习体系化,迅速入门一个领域?
新手买车如何识别销售套路?这几招学会让你见招拆招
#年货 买米买油买面都是有套路,学会跟超市“斗智斗勇”的招数,最后一张图收好能省下不少💰吧#面粉 ...
这样的销售招数,最厉害!
一分钟学会九种背对防守者的招数
碎片化学习,也可以让学习体系化|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