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理国张胜温梵像卷|真身易长,保庆千春承万世。

阿嵯耶观音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观音菩萨梵名为Avalokiteśvara,又称作观世音、光世音、观自在等。《法华经·普门品》是观音菩萨信仰的根本经典,对中国人来说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化现为三十三种不同的形貌,来度化众生。观音菩萨“菩提为因,大悲为本”,作为完美慈悲的化身,随类应化,救度有情。

在妙香佛国大理,在观音立国的神话加持之下,拜观音更成为整个王国信仰的标志,并发展出别具一格的观音形象——阿嵯耶观音。

真身观世音菩萨

此开榜题为“真身观世音菩萨”,但略微熟悉大理造像的当知此一尊即是著名的阿嵯耶观音。前面建国观世音菩萨图像中,梵僧头顶一尊菩萨也是阿嵯耶观音。
观音立于浩淼波涛之中,全身为圆光笼罩。左右有侍女各一,左侧侍女捧梵箧,右侧侍女似持布帛一类。

阿嵯耶观音之名,最早见于中兴二年(898)所成《南诏图传》:保和二年乙巳岁(825),有西域和尚菩立陀诃来至京都云:“吾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中行化至汝大封民国,如今何在?”语讫,经于七日,终于上元莲宇,我大封民始知阿嵯耶来至此也。

保和二年(825),是南诏晚期权丰祐时代,但其时“阿嵯耶观音”始为南诏大封民国所知,到其后隆舜和舜化贞时,阿嵯耶才正式成为南诏的保护神,被尊奉为“建国圣源”,出现了《南诏图传》当中南诏后期二王共同供奉阿嵯耶观音的场景。

阿嵯耶,或由梵语Ajaya音译,意为“战无不胜”,又或源于梵语Acharya,指代阿咤力轨范师。
阿嵯耶观音造像,风格鲜明,别具一格:宽肩细腰,身躯纤细修长,全身板直梳高发髻,髻上绕丝束,戴化佛冠,耳铛垂肩;面颊清瘦,眉如弯月,前额正中有白毫,秀目微睁,双目前视;上身袒露,胸佩璎珞、臂腕环钏镯,腰饰花结,下着长裙紧贴双腿,裙上多阴刻U字形花纹,衣纹清晰舒展;手结安慰印、予愿印,跣足。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云南省博物馆藏

目前,全世界重要的博物馆典藏级阿嵯耶观音铜像名品,大多数是1925年时云南大理地震时,自大理崇圣寺塔刹掉落文物
阿嵯耶观音像,圣地牙哥美术馆藏
阿嵯耶观音半跏像,旧藏何鸿卿爵士
阿嵯耶观音像,旧藏黄檗山万福寺
阿嵯耶观音像,欧云伉俪旧藏
观音像之前,右侧壮年男子正以锤制作铜鼓,左侧老人正在铸阿嵯耶观音像。故事出自《南诏图传》观音第六化,图传中有几乎一样的图像,但情景更为丰富。
《南诏图传》
易长观世音菩萨

此开题名“易长观世音菩萨”。图中主尊易长观世音头戴五佛冠,身披云肩,帛带绕身前经肘部垂至脚面,璎珞繁复,衣纹华丽;左手持长颈净瓶,右手举柳枝。左右各一胁侍菩萨,下方一天王站立,一天女善跏趺坐于岩石之上。

易长观音远不如阿嵯耶观音出名,但在南诏大理也是一特殊的存在。

《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中,描述了869年世隆亲征蜀地回军的经过:

王伐益州,得一观音,回至莲花江,军多船少,主化一大龙为桥以济渡之……凯回至国,以所得金银钱粮写《金刚经》一部,(造)易长观世音,铜钟一二,效之而写《金刚经》,设观音道场。观音化梵僧来应供。主曰:'吾欲再征伐,如何?’僧曰:'土广民众。恐难控制。’乃止。主以四方八表夷民臣服,皆感佛维持,于是建大寺八百,谓之蓝若,小寺三千,谓之伽蓝,遍于云南境中,家知户到,皆以敬佛为首务。

易长观音从蜀地而来,带着明显的唐风,与阿嵯耶观音风格迥异。

易长观音像,卢芹斋旧藏

易长观音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易长观音像中,有些细部特征值得关注。梵像卷和台北故宫所藏易长观音像,腹前均饰一圆板,中有浮雕释迦涅槃图。

台北易长观音像膝盖处饰坐佛三尊像,两侧刻画龙头。梵像卷中易长观音则在大腿间有一坐佛,飞龙则在莲座之下盘踞。

《南诏野史》载:“(世隆之母)浴于江,金龙与交,生世隆”,相传世隆是其母佑妃与洱海中的一条龙所生的孩子,是真龙之子,这也是世隆在江边化作大龙为桥传说之由来。

从南诏到大理,易长观音崇拜并未消减,段氏有在名字中夹佛名之习惯,段正兴又名段易长兴,而在圣地亚哥美术馆所藏那尊阿嵯耶观音像背后,裙裾间铸有一段铭文曰:“皇帝[白票]信段正兴,资为太子段易长生、段易长兴等造记,原禄筭尘沙为喻,保庆千春,孙嗣天地标机相承万世”。按南诏大理国父子连名的特征,段易长兴当为段兴智,正是《梵像卷》开头的的“利贞皇帝”。

救苦观世音菩萨

此开题名“救苦观世音菩萨”,主尊手持柳枝、净瓶,立于金色背光中。左右各三身,一菩萨二侍女,菩萨一持数珠,一持麈尾,观音左手侧菩萨衣纹可见黻文,不知这两胁侍菩萨是何身份。

主尊上方有山峦起伏,下方有波涛汹涌,喻意救苦观音正置身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洱海中有双蛇绕颈交尾,一鱼一螺分处左右。

图像同见于南诏图传,文字题记曰:西洱河者,西河如耳,即大海之耳也。主风声,扶桑影照其中,以种瑞木,遵行五常,乃压耳声也。二者,河神有金鱼、金螺也。金鱼白头,额上有轮。蒙毒蛇绕之,居之左右,分为二耳也。而奠祭之,谓息灾难也。

金螺和金鱼,是洱海周围居民自古即有的鱼螺崇拜的孑遗。《白古通记》载:点苍山脚插入洱河,其最深长者,惟城东一支与喜洲一支,两支之神,其形金鱼戴金线,北支之神,其形玉螺,二物见之则为祥。

大悲观世音菩萨

这开又是一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榜题名“大悲观世音菩萨”。从《益州名画录》、《宣和画谱》等记载可知,唐宋时期所称大悲像、大悲菩萨像、大悲变相、大悲真相等均指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此开也可以算是一幅大悲变相。

前一幅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立像,此尊为坐像,一面三目,头光之上有双手举阿弥陀佛之像,旁边两手分举日摩尼、月摩尼,其余诸手或持法器,或结印,不一而足。

千手千眼观音莲座左右两身,右侧一瘦骨嶙峋之老者,赤裸上身,左手执杖,抬右手张望。敦煌大悲变相中有类似形象,榜题为婆薮仙。婆薮仙对面一天女,从敦煌遗画榜题可知,此身为大辩才天女。但在其他敦煌遗画中,与婆薮仙相对的一身又有称功德天或吉祥天。

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图,大英博物馆藏

此开最下方,火焰之中是一高冠长者,双手合十站立,身周有红色四臂双腿。此处似乎是经过涂擦改绘,猜测原来应是一身八臂明王像。

两侧各有一身天王像,头带兽冠,左边为象冠,右边冠上兽头不是特别明晰,如依前述敦煌大悲变相范例,或仍是象头的毗那夜迦与猪头的金刚面天。

十一面观世音菩萨

此开榜题为“十一面观世音菩萨”,但内容远较榜题来得丰富得多,特别是十一面观音宝座之下是南诏蒙氏十三位君主,这一幅完全是一幅南诏帝王顶礼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图

十一面观音在密教六观音之中,主救济、破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祈福的现世利益。十一面观音的经典主要有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唐显庆元年(656)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唐不空译三卷本《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

此开图像中出现的十一面观音,有研究者认为其粉本出自唐代汉地,但如果细看图像,有一些细节仍值得推敲。

主尊共十一面,分五段,从上至下呈一、一、三、三、三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与敦煌出土的十一面观音像皆不同,是典型的西藏十一面观音标准。

十一面八臂观音菩萨像,西夏黑水城出土

铜鎏金十一面千手观音像,西藏中部,1430年

此外,此开十一面观音有十六臂,十一面观音在上述诸经中一般是两臂、四臂,敦煌也有六臂、八臂十一面观音像,但从未有十六臂的十一面观音,梵像卷此尊似乎是孤例。

从持物来看,敦煌所见六臂、八臂十一面观音中,最上位置的左右双手必为日摩尼、月摩尼两手,其余所进行的以莲花、数珠、君持瓶为主。梵像卷中此尊除结印手外,有持金刚杵、法螺等,持物也与敦煌图像迥然不同。

十一面八臂观音像,五代,敦煌莫高窟出土

主尊左右有侍从五身,左手侧侍女两名,手中所捧不知何物;右手侧两名儒士手持笏板拱手而立,另有一侍女捧着一扁圆物,不知是何物。

主尊上方,一边是敲打雷鼓的雷公、手拿柳枝的雨神和手捧虎皮袋的风神,另一边则是布云的三爪神龙,典型的行云布雨图像。

十一面观音须弥座下,密集站立两列供养人,或曰礼佛队伍,从其头顶的题名要知,这些供养人都是南诏蒙氏历代十三位君主。

上一列七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孝哀中兴皇帝、景庄皇帝世隆、静王晟劝利、兴宗王罗晟、威成王阁□□武圣□□□、孝桓王异寻;下一列八人,依次为武成子谷、神武王凤□□、太宗武王晟□□、奇王细奴罗、昭成皇帝劣(劝?)丰佑、武宣皇帝□□□,两名矮小女子为奇王奴逻妻子浔弥脚与儿媳梦讳。

在这十三位南诏君主像中,九位戴头囊,兴宗王罗晟和昭成皇帝劝丰佑未戴头囊。景庄皇帝世隆则是武将着装,或许是昭彰其“两陷安南,四犯四川,一入黔中”的赫赫武功。

在诸帝王中,着装最特别的还是武宣皇帝隆舜,上躯赤裸,束发无冠,璎珞被体,披绫戴环,赤足而立,带着浓厚的土著蛮王风采。隆舜在梵像中凡三现,皆是这一形象。

对于隆舜的这一形象,有人认为是一种丑化,因史载隆舜多内嬖,常信谗以诛其下,淫虐日甚,竖臣杨登弑于东京(昆明)”,但大多数研究者意见相反,认为是一种嘉奖和美化,以体现“神宠其祖,以威于民”。

隆舜在梵像卷第一次出现,是胡跪于佛祖前,胸中飘出一缕金丝,穿过合十双掌,飘然向佛,与每一莲瓣相连,以表示心心相印之意。第二次出现则是在大理高僧传法图中,这两次出现足以说明隆舜在南诏佛教传承中的特殊地位。

《僰古通纪浅述》中记载:(即隆舜)为世子时,好田猎,至巍山,遇一老人,告曰:“世子能造观音像否?如造,声名所及,无不臣服。”曰:“能之,若造,须如来之像方可。”乃以兼金铸阿嵯耶观音。至是,远见巍山巅有白气,使李姿奴往,挖得铜钟一,重三百两,阿嵯耶音一位,自号摩诃罗嵯耶。

观音,是南诏建国之源,历代君主们都不遗余力地借观音来宣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用神话、用名字、用塑像、用图画,观音也因朝野崇佛而盛行于南诏大理,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一个“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的妙香佛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看懂所有的观音像02
精美庄严大慈大悲观音像
为何观世音菩萨知名度在国内外这么高3
观音宝相(2)
八臂观世音菩萨
珍品:名家笔下的观音像,哪个版本的观音最像你心目中的菩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