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镇舍利塔|溪籁无声,塔铃空有语凌云。

湖镇,浙西衢州龙游县之东大门,古时因境内多湖而得名一路向东流淌的衢江水,在湖镇建有十八埠头,使之成为辐射四方的水陆码头和商埠重镇,自古便是一方富庶之地。

走进通济古街,店铺清一色木板排门,但仅有数家开门,一派冷清,与相临兰溪游埠镇的热闹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唯有几家店铺悬着的旧匾额在提示着这里的旧日繁华。

穿过古街,一转弯,巷道深处一座古塔亭亭玉立,飞檐挑角,玲珑秀丽,正是湖镇舍利塔。

斯庙有塔,是瞻是崇

湖镇舍利塔,始建年代已无可考。北宋名臣赵抃有《大宋衢州龙游县白革湖新修舍利塔院记》:古太末之地,有舍利塔院,年祀弥远,栋败梁仆,邑人江延厚,遽新其废,建释迦殿与其像,崇崇耽耽,轮奂繁靡,因而增葺之,曰法堂,曰方丈,曰门,曰廊,曰官院,无虑用四百万钱,起明道二年九月九日,讫庆历四年六月十九日院成,明年十月十二日始为记。嘉佑壬寅春三月景寅,京兆慎东美书。”此碑已无存,仅有拓本留存。

舍利塔旁的佛号石幢

依此记,邑人江延厚自明道二年(1033)起,历时十一年,直到庆历四年(1044)才新修塔院,颇具规模。既称塔院,则塔之兴建更在北宋明道二年之前。

嘉佑三年(1058), 赵抃再临舍利塔院,撰写《新建舍利塔铭》,铭中有云:“修身治心,得佛之深;清净慈智,乃佛之事;相好颙颙,金碧穹穹;虽曰外饰,俾人内恭;斯庙有塔,是瞻是崇;完坚弗隳,永焉无穷;嘉祐三祀,素秋之季;建者江氏,铭以为识。

现存塔身第二层、第六层等有多处铭文砖,阳刻楷书“嘉祐三年戊戌七月江逵重造宝”等十四字,此为舍利塔重建于1058年之最明确记录。

江延厚,湖镇人,祖籍绍兴。五代末,其祖宦游衢州,遂定居湖镇,繁衍生息成为镇上大族。明弘治九年(1497)镇上江宅毁于火,江氏散迁至沙园、桥头江、江家、兑门江等地。坊间流传“不问士元人富与穷,塔顶有他三担铜”,江氏崇佛修塔之功绩为邑人长久铭记。

塔院中现存的大殿旧迹

按民国《龙游县志》,县有舍利寺,“宋明道二年县人江延厚重建,…清康熙十九年知县卢灿命僧某重修,道光间僧维慧重修大殿,咸同燹后仅余大殿及罗汉堂五间而已”。

晚清遇咸同年间兵火之后,舍利寺的衰败已无可挽回。到抗战时期,塔院山门始损,至1958年被全毁,大殿诸佛像毁于1950年,建筑改作粮库。1965年,湖镇粮管所对大殿截柱1.5米,大殿原貌严重受损。

大殿曾被改作粮库

大殿中的维修舍利塔记

现存大殿前檐有四根方形石柱,柱上有道光乙已年所题:“即佛即心心即佛,从实道来成正觉;由来始觉称如来,如来如见见如来。”应为县志所提到的清道光间重修大殿的遗存。

大殿檐下石柱为清道光年间遗存

1989年4月,舍利塔院管理权移交县博物馆。1990年5月,舍利塔内文物被盗,抓捕案犯后缴获玉佛1尊,铜佛3尊,铜塔1座。1992年,民间捐资重修舍利塔,留有碑记一方。

“斯庙有塔,是瞻是崇”,千年之后,庙毁塔存。

七宝玲珑,风乱塔铃

舍利塔,六面七层仿木构楼阁式实心砖塔,塔高二十七米有余,逐层收分,特显其修长,玲珑俊巧,轻灵秀丽。

塔基底层砖砌,上为须弥座,每面有彩绘残存,主要是仰覆莲图案,应为清晚期所绘。

塔基之上为七层塔身,每层六面,平座较浅,用平砖叠涩向外挑出。每面正中设壸门式壁龛,内供佛像。

壁龛两侧设方形槏柱,上有阑额,施补间铺作一朵,单杪四铺作。八边形倚柱,上设转角铺作。

其上塔檐用菱角牙子叠涩出檐,第一层七层叠涩,第二、三层叠涩五层,第四、五、六叠涩四层,第七层仅余三层涩。

塔檐层层起翘,弧度较大,愈显灵动。檐角安铁制风铎,清风徐来,铃声断断续续,悠扬悦耳。

陆游曾有《夜行宿湖头寺》一首:“卧载篮舆黄叶村,疏钟杳杳隔溪闻。清霜十里伴微月,断雁半行穿乱云。去国不堪心破碎,平戎空有胆轮囷。泗滨乐石应如旧,谁勒中原第一勋。”。湖头寺即湖镇舍利寺。

清代诗人吴枫有《次韵陆放翁舍利寺题壁》:“只今古刹镇湖村,惟此名村可恰闻。溪籁已无声入梵,塔铃空有语凌云。九支碑记几埋草,百亩田禾少贮囷。最是放翁题壁句,曾为君国策奇勋。

塔顶铁制刹柱,有莲花覆钵、瓜棱形宝珠、莲花仰钵及七重镂花相轮(现存六轮)和宝盖,六根铁索连塔刹于塔之六檐角。

塔刹,摄影:刘江岭

塔尖乃一尺许粗大铜针,刹顶葫芦状青铜宝瓶,镌刻有“大明嘉靖三十二年冬本寺僧周普满重修宝塔钱钡刊”字样,则1553年时寺僧曾重修宝塔

塔中有塔,圣像尊崇

舍利塔六面七层,共有佛龛四十二,龛内原供奉有铜佛、汉白玉佛等历代各式造像,并有铜塔一座,塔上供奉及被盗查获文物均由龙游县博物馆收藏,现存共二十一件。塔中所见皆是复制品。

在这些文件中,有铜方塔一座,高34.5厘米,底长 10.7厘米,原供奉于塔身第七层佛龛内。

塔座呈正梯形,两层,塔座台面为正方形平面。塔身四面七层,檐角起翘,翘檐下各有系铃环,风铎已毁。每层檐间四侧均有拱形龛,塔顶置宝珠及覆莲花座为刹,塔座下端正面阴刻“甲午岁六月日王居晟□□奉”,背面阴刻“答四思(恩)三有者”,浇铸。

该方塔五代风格较为明显,但其基座上錾刻的“甲午岁”题记,应为北宋至和元年(1054),则此塔铸造于五代吴越国,铭文錾刻于北宋,在湖镇舍利塔建造过程中由王居晟收赎供养。

吴越国铜方塔底座

另有铁佛像一,铜佛像一,同为五代时期造像。这两尊造像与铜方塔应在起塔之时便供奉于塔中。

吴越国铜佛像

博物馆中有明代造像四尊,三尊菩萨像,一尊龙女像。这四尊像应与塔刹青铜宝葫芦同时,均为明嘉靖年间修塔时供奉。

此一尊菩萨头戴宝冠,冠中有化佛,胸饰璎珞,面颊丰润。左手持蛇举于胸前,右手结降魔印,应为观音菩萨像。像后雕桃形火焰纹头光,上端饰有菩萨三尊。须弥座雕有青龙、白虎、龟、蟹等,两侧各有一弟子像,分别为善财童子和龙女。造像背光部件与主体分别铸造后插合为一个整体。

现在汉白玉造像十一尊,高在30—37厘米之间,原供奉于塔身第一至六层佛龛内。佛像造型基本一致,螺发肉髻,面容慈祥,袒右肩,衣纹清晰,均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降魔印,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为释迦牟尼佛,略有缅式风格。

塔身第四层及以上各佛龛内(佛像后)均立有薄砖一块,砖上墨书“信士 (女)××供奉白玉佛像于×层,为祈求……”最后落款均为“大清光绪二十九年十月本寺住持普登重修”字样。则1903年时寺僧仍在重修宝塔,并在一至六层的佛龛内供奉了汉白玉雕像。

此外,塔中还发现有明代道教造像三尊,为三官大帝像,皆头戴冠饰,面容饱满,眉目细长,蓄长须。身着宽袖朝服,衣纹清晰流畅,颈领间戴方心曲领,其中天官大帝双手于胸前持笏板,其余两者为双手合拢垂放于胸前。

舍利塔虽为佛塔,但并不禁止信徒供奉道教尊像,“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民间信仰本就是多元并存的。

湖镇舍利塔,修长纤巧,在江南宋塔之中属小家碧玉型的存在,但与同时期大型砖木楼阁塔相比,舍利塔又是一个“异类”,逆流而行,舍木而全用砖砌,别具一格,成为吴越地区砖身砖檐塔的早期精品。

偶过龙游,到访湖镇观塔,琐屑杂抄于上。

参考资料:
浙江金华湖镇舍利塔,贡昌
龙游县湖镇舍利塔及佛教造像初探,翁倩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济南历城神通寺大龙虎塔
寻访古塔之武安妙觉寺舍利塔
中國古塔大全(三十二)【四川、重慶】
南京栖霞古寺秋游记(2)
【经典】曲阳修德寺|古塔萧疏,白石瑞像惊天下
皖-蒙城万佛塔--蒙城文庙、城隍庙大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