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或嫩枝叶。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化痰、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主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阻,食鱼蟹中毒。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毒。主风寒表证;咳嗽痰多;脆胀满;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中毒。

1.散寒解表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

2.行气和中、宣肺化痰

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

3.安胎止呕

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

4.解鱼蟹毒

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现代研究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糖、纤维、胡萝卜素、矿质元素等,挥发油中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磷脂等。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具有解热、镇静、助消化、止咳、祛痰、平喘、抗凝血、止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此外,紫苏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苏醛和柠檬醛可抑制深红色发癣菌、须发癣菌;紫苏叶油对真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

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

养生食谱

1.紫苏叶水

取5克干紫苏叶,洗去浮尘,放入大杯中,冲入适量开水,盖上杯盖闷泡15分钟,凉至温热,取泡好的紫苏叶水饮用即可。每天2次。

2.紫苏叶摊鸡蛋

干紫苏叶用冷水泡发,择洗干净,切末。鸡蛋磕入紫苏叶末上,加盐和葱花打散,搅拌均匀。炒锅置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淋入蛋液炒熟即可。

传统应用

1.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2.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3.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4.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5.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6.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8.治跌打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9.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10.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11.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12.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13.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适宜人群

适合风寒感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

禁忌人群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服用。呕吐等症属实热或湿热内阻者不宜单味药服用。

2.辛温疏泄力强,并能降气,多用伤正气,体虚乏力、气短者禁大量或单味久服。

3.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胃肠的蠕动,故溃疡病者忌大量服用紫苏。

4.能升高血糖,故糖尿病者忌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5.对中枢神经具有镇静作用,婴幼儿、老年人不宜长期服用。

配伍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①与镇静药、麻醉药配伍应用时,宜减小剂量;②紫苏可以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合用时注意减小剂量。

饮食禁忌

不宜食用生冷、刺激性大的食物;忌鲤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
紫苏叶的功效
中药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和食疗方
紫苏叶的医药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