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游记》背后的秘辛:为了实现梦想吴承恩耗费30年,苦了一辈子

吴承恩(1500——1583),字汝忠,山阳县人,祖籍安徽高甸。

吴承恩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父亲为他取名承恩是想他读书当官不负皇恩,做一个忠心朝廷的人。幼年的吴承恩勤奋好学聪慧过人,可不知道因为什么偏偏喜欢奇人奇事,神话故事。长大后的吴承恩擅长写对子,写出的对子深的当地士绅官员赏识,因此在当地可以自由出入各家藏书之地,让他有了创作的方向和动力。

吴承恩因为偏爱神话故事奇人异事,因此在科举制度发达的明朝很不得意,努力了30年直到50岁才得到一个区区岁贡生的名号,在京城里等了大半年后还没被选上做官不得已再次返回老家。此时的吴承恩已经有了创作的想法,他自认满腹经纶不比旁人差,便开始创作《西游记》,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了一本短篇小说名为《禹鼎志》,但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失传,只留下了一篇序。苹果手机维修网点

在家待业的那半年里吴承恩只创作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因为朝廷下诏,让他去河南新野县做知县。走马上任的吴承恩短短几年工夫就为当地修建行台察院,藏书阁等工程,还大力表扬贞洁(程朱理学害人不浅),兴修水利深的当地百姓爱戴。5年后吴承恩因为母亲老迈家境贫穷,不得不去浙江任长兴县丞,在哪里他与朋友同僚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的也算潇洒快活。

但两年后被人诬告,自己又不擅长辩解一怒之下辞官回家。这次回家后吴承恩又重新捡起放了多年的《西游记》开始创作,此时的他因为没有工作不得不以卖字画为生,日子过的极为艰苦。但苦中作乐的吴承恩并没有向生活妥协,一直创作到82岁才与世长辞,但在逝世前还是写出了《西游记》这部旷世之作,为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昊童原创,转载请标注!《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中期,那会儿民间杂剧小说盛行,吴承恩结合《唐三藏》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戏曲,再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才让《西游记》成功问世。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吴承恩虽然家贫,但他的写作风格在当时也算是与众不同首屈一指,因为以浪漫气息为主,被当时很多人都评价为"李白遗风"从而独步文坛。         

根据小编了解,吴承恩现在留世的诗文大概有240多首,除过那些为了生存不得不写下的应酬,交际类诗文外,剩下的都对研究当时历史有很大帮助。我们纵观吴承恩一生,不难发现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对你不好,你不能对你不好。因为如果连你都放弃了你自己,谁又会在乎,珍稀你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竟埋下这么一大伏笔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为何60多岁才做官?复原后的他长这样!
西游记中为什么没有猫妖
吴姓人物志吴承恩?
吴静《相见难别亦难》,86版西游记名曲,当时二人真的动情了吗
西游记 吴承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