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三国空城计,“空城计”其实都是”应急响应方案“

诸葛亮空城计

为了说明事情原委,我们再次简单的回想一下让国人拍案叫绝的“诸葛亮版”空城计。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领重兵进攻蜀国街亭。心高气傲的马谡因自负而司马懿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于是,司马懿率重兵直逼西城。此时,诸葛亮手中无兵可迎大敌。

对此,诸葛亮决定启动自己的“应急响应方案”——空城计。

诸葛亮自己十分清楚一点:自己已无路可退,只有放手一搏——“忽悠”司马懿。于是,诸葛亮假装镇定自若,令人大开城门。另外,让老兵在城门前扫地。而自己带两个童子在城楼上弹琴。这时,司马懿率兵到此。看到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内心顿时冒出无数的问号:诸葛孔明干什么呢?司马懿立刻恍然大悟:不好,这中间定然有假!于是,司马懿立即引兵退走。等到司马懿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时,赵云早已赶回,最终大胜司马懿。

就事论事,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纯“水货”。对于此事,陈寿的《三国志》只字未提。这事最早见于晋人郭冲的《条亮五事隐没不闻于世者》。陈寿治学严谨,对于这空穴来风不信之。如果此事曾有,“亮粉”陈寿为什么不记载呢?此话略有不当,但是,陈寿确实是喜欢诸葛亮的。这些可见于其所著的《三国志》。据考证,司马懿当时官居荆州都督,驻兵宛城。他根本不在阳平地区。对此,我特意在诸葛亮空城计上加了冒号,说明事情。

那么,“诸葛亮空城计”又怎么是“应急响应方案”呢?

诸葛亮不知道马谡是一个书呆子,只会纸上谈兵,毫无真才实学。其实,诸葛亮也是凡人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后人传闻的。陈寿曾评诸葛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应急预案”,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做出的“偶然性决定”。“诸葛亮”想出此计完全是迫不得已、“现炒现卖”的。司马懿只知诸葛亮平时做事谨慎,却不知此时在忽悠自己。

文聘空城计

文聘空城计出自《三国志·文聘传》

孙权曾率数万士兵到新野。恰逢天下大雨,城墙塌坏。由于百姓都在田野里,所以人们未及时修补城墙。文聘听闻孙权帅数万士兵到此,顿时感到无计可施。于是,自己决定巧设计策吓唬孙权: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动,而自己躺在床上。孙权到后,见城中无人影,果然起了疑心。孙权对自己的部下说:“曹操因为文聘是一个忠臣,所以派他管理这里。现在,我们到了这里,他竟然按兵不动,并且城中不见一人。因此,我敢断言:这其中必有所图。

所以,孙权退兵。

文聘空城计又怎么是“应急响应方案”呢?

难道文聘能早知天下暴雨吗?难道文聘能早知城墙塌坏吗?难道文聘能早知未及时修补城墙吗?由此说来,文聘想出“命令城中百姓、士兵不得在城中走动,而自己躺在床上”的计策只是暂时应对一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都是文聘未能早料的。文聘此时只能最后一睹了!

陈登空城计

陈登空城计出自《三国志·陈登传》

孙策遣兵匡琦,而陈登驻守这里。孙策军队刚到,驻守匡琦的士兵立刻被吓得吓破了胆。丢到水中的旗子连成一片,都覆盖住了水面。人们都说:“孙策的军队比我们的多数十倍,恐怕我们不能抵挡啊!为了保命,最好选择弃城而逃啊。”陈登听罢,义正言辞的说道:“我接受国家的任命,派我到这里驻守。过去马文渊曾驻守至此,向南平定百越,向北灭掉狄夷。我不能有此作为,难道还要我做不仁不义的逃寇吗?我依靠忠心来报效祖国,依靠义气来治理混乱。我们顺应天道,一定能够打败强敌!”

于是,陈登命令闭门自守,显示自己的“弱”,坚决不与孙策进行战争。将军与士兵衔声不口,城内好像没有人一样,鸦雀无声。陈登登上城楼观察敌情,知道可以进攻孙策了。于是,陈登命令士兵“整装待发”。打开南门,引领军队正面攻打孙策的营寨。而与此同时,他派骑兵抄断孙策军队的后路。于是,陈登亲自敲打军鼓,命令士兵乘胜追击。至此,孙策军队大败,丢弃船只逃走。最后,陈登军斩杀敌人数万人众之多。孙策为去除耻辱、报仇,遣重兵而来。陈登见状,立即向曹操求救。与此同时,陈登命令士兵沿城十里建设军营,取来柴薪,两束柴薪为一火堆,火堆之间相距十步,一横一纵成为一行。天已黑,点起火堆。城楼上互相称庆,好像援军已到。孙策军望到火光一天,大为吃惊,心溃不已。陈登派兵追击,将士斩敌人首级数万。于是,曹操迁升陈登做东城太守。

那么,陈登空城计又怎么是”应急响应方案“呢?

陈登空城计是颇为典型的“空城计”。第一次,闭门”孰若无人“;第二次,虽是以在城外虚张声势,但也以城为核心。这两次都取得了歼敌数万的胜利。孙策派兵难道事先告诉陈登吗?陈登除了做出最后一拼的决定,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陈登做出闭门的决定,难道只为示弱了吗?对此的最好解释,陈登的空城计就是应急的。

对于空城计,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呢?

何谓空城计呢?

我认为有三大标准:

第一,自己的兵力要“空”,而敌方的兵力强大。这里的“空”是指空缺、缺少、很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兵、无人。

第二,忽悠要以城为核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我没有列举赵云的“空营计”,最重要的是该次战争以营为核心,而不是以城为核心。这只能叫“空营计”。这也是曹操版空城计的争议所在。《三国志·武帝纪》中有明确记载:屯营不固。所以,我称其是空营计。

第三,出策人是应急之需,即“应急响应方案”。通过上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使用空城计都是迫不得已、应急之需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淘尽多少英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空城计呢?我们现在已不得而知。但是就三国志段历史而言,空城计就是“应急响应方案”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施展空城计,为何要让4人在城门前扫地?司马懿秒懂撤军!
诸葛亮设下空城计后,为何要派4名士兵在门口扫地?只有司马懿看懂了用意!
司马懿临终,给儿子说出一个秘密,诸葛亮在天有知,死不瞑目
空城计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知道自己摆空城计,但是不会来攻城。
司马懿临终给儿子留下的遗言, 让世人明白了“空城计”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