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9. 假劣农资坑农为什么屡禁不止?

 农药、化肥和种子是现代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一些不法之徒造假、售假的首选目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一基本常识相信制假售假者都明白,但为何假劣农资还屡屡出现呢

 (1) 利益驱动是农资造假屡禁不止的内因    假劣农资生产工艺简单,造假成本低廉。如用量较大的复混肥料,制假者买入氮肥、磷肥和钾肥,掺进大量的泥土石粉,通过简陋的生产设备混拌均匀,然后包装成某厂生产某国产,鱼目混珠,便成了价廉物美的复混肥料。这些假劣农资的造假成本和风险低,利润高,打假行动过后又卷土重来。

 (2) 科普不到位,给制假售假者提供了一个有机可乘的市场    一些监管、农技等相关部门没有完全尽到各自的职责,一年靠几次的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培训和科技下乡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而绝大多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严重缺乏识假辨假能力,在制假售假者夸大其词的宣传下,农民偏听偏信,不到农技部门咨询,购买时又没有索要凭证的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致使制假售假者有机可乘。 

 (3) 经营主体混乱,为制假售假搭建一个桥梁    随着农资市场的放开,对农资经营者的资格要求也相对宽松,他们直接面对农村、农民,是农资销售的终端。但大多数农资经营者对农资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又缺乏基本的农业科技知识,无法分辨真假农资,无法向农民提供应有的服务。经营主体的混乱使农民的选择也混乱了,制假售假者得以乘虚而人。 

 (4)“源头打假不力、终端打假难打,这助长了制假售假者的造假售假之风    农资打假主要靠市场监督、农业执法等部门,他们都按有关规定行使着明确的监管职能,但在实际操作中,职能重叠、监管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于农资销售终端,由于遍布农村,点多面广,加之地方各农资执法部门经费缺乏,检测设备落后,假冒产品信息不足,多头执法,你看我我看你,致使终端打假存在空白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大讨论心得体会
七部门严厉打击假劣农资!零容忍!
农民为啥还是会上廉价假劣肥的当?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农资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放心农资进乡村 确保粮食稳增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