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稻缺锌症状、原因及防治措施

水稻缺锌俗称僵苗,又叫“红苗病”、“火烧苗”,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水稻发病后,叶片枯死,生育期延迟,使产量大幅度下降。

一、症状识别

一般在插秧15~30天后,植株下部叶片上沿主脉出现失绿条纹,萎缩不发棵,接着叶片中部出现棕色至红褐色不规则铁锈状斑点(图1),病状由叶片基部向叶尖、由叶片中部向叶缘发展(而缺钾引起的褐斑病正相反),进而全株发生,新出叶形状细窄,基部和中脉失绿褪色,继而全部失绿,植株变得矮小,不分蘖或少分蘖,叶尖向下变褐焦枯(图2)。初期根系细短,呈现白色或黄白色,中毒发僵时变为棕褐色或黑褐色。植株拔节后,症状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长,但因病株穗形变小而导致减产,成熟期较正常生育周期推迟10天左右。发病严重时直到抽穗仍然可见,稻田呈一片赤焦红,像火烧似的(图3),穗粒稀,空秕多,千粒重减轻,严重影响产量。

                                                                   图1

                                                                    图2

                                                                                  图3

二、发病原因 
  水稻对锌的需要量很小,与氮磷钾相比,属微量元素,但是却非常重要。锌和叶绿素形成有关,缺锌会造成失绿症,导致新陈代谢受阻,致使水稻发僵。  

1、土壤原因 
  多年未施用锌肥,土壤中缺锌或石灰性土壤中的锌往往被固定,导致水稻缺锌。 
  2、肥料原因 
  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下,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会加重缺锌病症,这是由于有机肥在分解时能产生限制锌素有效吸收的物质。施用化肥方法不当特别是把硫酸锌与含磷化肥混用(生成磷酸锌,作物难以吸收),或连年施用尿素,大量施用磷肥也会减少水稻对锌的吸收。

3、缺氧

一般土壤粘重,地势低洼积水,长期深水灌溉,使土壤缺氧,导致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影响锌的吸收。

4、气候原因

水稻插秧后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根系也发育不良,影响锌的吸收。  

三、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结构

采取加沙、煤渣和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2、化肥选择

选用硫酸铵、硫酸钾等生理酸性肥料,尽量不使用尿素和氯化钾。

3、增施硫酸锌

一般在水稻移栽后至分蘖期,结合返青肥,公顷增施硫酸锌15~25公斤,施用1年,可使以后2~3茬不缺锌,同时能增加水稻产量,米质也会大大提高。或发病初期用0.2%~0.3%硫酸锌叶面喷雾,5~7天1次,连喷2~3次,对控制僵苗发展、促使稻苗恢复生长有显著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稻根系发黄无新根
蔬菜缺微量元素症及其防治
【植保知识】苹果小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僵苗原因分析与防治(完全版)
苹果园主要病害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 | 苹果缺锌症
锌元素对植物的生理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