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屠呦呦后,第二个可能获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会不会是他

近日世界最热门话题之一,估计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陆续公布这件事了。

在公布之前,人们都在纷纷猜测各个奖项的候选人,谁最有可能;一旦公布,大家一片欢腾,都有这么一种感觉,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在诺贝尔科学奖方面,屠呦呦教授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如何将青蒿素从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来,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也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更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获奖振奋了国人的信心,泱泱中华其实不缺有才华的科学家;于是人们纷纷猜测中国本土科学家中,谁最有可能成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下一位。

他自然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

他和屠呦呦教授一样,没有任何海外求学经历,一直在国内求学研究;和屠呦呦不同的是,他顺利地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顺利地评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

他深耕研究的领域是免疫学

免疫学一直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前沿热门学科,有太多的空白点尚未攻破。在生命科学中,免疫学举足轻重,国际一流科学家无不在此出绝活儿;很有意思的是,历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获得者,获奖最多的领域即是免疫学。

这么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围绕天然免疫识别机制与肿瘤免疫治疗,做了许多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一生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有原创学术思想的本土科学家,为此他奋斗了几十年。

2004年,NatureImmunology杂志创刊以来第一次刊登由中国科研人员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这个成果就是他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具有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创新成果。这一成果得到了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教授的高度评价:

——这是一项令这个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关注的工作,这一发现给传统免疫学理论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随后的岁月里,他不断创新,不断攻坚克难,攀登免疫学的一个个学术高峰,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来看一个数字就知他的研究成果是如何丰厚。

——截止到2016年9月,他共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30 多篇,论文总引用也超过了1.1万次。

他的研究成果,我们外行人真的很难搞懂,但有一点可以清楚的是,他的研究是在向目前人类最惧怕的一类疾病——恶性肿瘤发起进攻!

如果,他能攻克这个亘古难题,难道还不足以获诺奖?所以有人认为,继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成为第二个获此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最有可能是他。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家曹雪涛。

我们期待着!

各位,你们认为有这个可能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理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
(3)贺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诺贝尔奖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与中医无关就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