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者王侯败者寇——“果敢王”彭家声的抉择

在中国国境之外,有一个地方说汉语,用着简体汉字,视中国为“母国”,甚至连手机运营商也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俨然一个国内小县城的既视感。

这个地方,便是位于今天的缅甸境内东北方的果敢和佤邦,又被称作“小中华”。

彭家声就是在果敢地区苦心经营了大半个世纪,人们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称其为“大毒枭”、“果敢王”,认为他割据一方,加剧了缅北民族间的矛盾和分裂;有人认为他是果敢人的精神领袖,为了争取民族的平等和权益不畏牺牲……

历史的风云际会,将彭家声由幕后推向了前台。

历史造就了他,他也书写了历史,当中有过胜利和辉煌,也有过失败和痛楚,这些酸甜苦辣,只有彭家声本人才能体会。

曾经在接受专访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果敢族的几万双眼睛正看着我,你说我该怎么做?”

彭家声

缅甸华人

缅北的华人,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块原本属于华夏的土地,历史上有过多次民族迁徙的记忆。

早在十七世纪,南明永历皇帝与清军作战失败,率领部众退到中缅边境一带。吴三桂统领十万大军,俘获并处死了永历皇帝。

但明朝拥护者、部队人员、家眷亲属逃亡到果敢一带,继续与清朝作斗争,同时繁衍生息,成为今天果敢华人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清朝时期,面对缅甸在边境的骚扰,乾隆派富察傅恒率大军进攻缅甸,虽然损失较为惨重,却遏制住了缅甸的嚣张气焰。

《还珠格格》里有尔康征讨云南、失败被俘的桥段,虽然是虚构的,但却有有一段真实的历史铺垫。最后小燕子、永琪定居大理,也是当时部分清军镇守滇缅、充实边防的写照。

近现代以来,为了打通补给线,国民党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参加对日作战,被打散后一些士兵就留在了当地。解放军解放大西南后,国民党残余部队李弥部,走投无路后只得逃入缅甸。

在内战中虽然被打得一败涂地,到了缅甸,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斗素质远远高于当地人,成了当地军阀竞相追捧的对象。如今缅甸的掸邦自治区中,果敢和佤邦拥有八十多万人口,其中绝大数为华人。

有人曾经说,缅甸华人是全球华人中地位最低、境遇最惨的族群,遭受到缅甸中央政府的歧视性待遇,是国家的“二等公民”,不能自由进出首都,甚至不能购买飞机票。

在“大缅族主义”的指导方针下,对华人文化也进行了打压,强制推行缅语教学,试图毁灭华人的文化基因。但是,缅北的华人毕竟是军人的后裔,骨子里流淌着不畏强暴的血液。

从上世纪中叶起,他们就为了自身了权益,开展了长期的斗争,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个个政权、一批批风云人物粉墨登场,上演了风云变幻的政治大戏。

在这些枭雄当中,彭家声可谓是个“常青藤”,几乎一手主导了果敢地区的历史走向。他的传奇人生,已经与这块土地紧密相连。

初露锋芒

彭家声祖籍四川,原本就是川滇一带帮别人挑货的“棒棒”,也叫“翘头扁担”。他祖上挑些钱银,顺带卖些冥币,后来有了点起色,在果敢定居逐渐站稳了脚跟。

1931年,缅甸还是英属殖民地,彭家声就在此时出生了。

他从小就很有个性,遇事不退缩,性刚毅果敢,喜欢争勇斗狠,一言不合就以武力解决,因此经常打架。这种性格,对他日后的种种决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成年后的彭家声供职于缅甸当地的土司武装部队,并接受国民党残部93师的一些军事训练。

与缅甸政府决裂后,果敢地区武装拉起反抗的大旗,共建立了6个大队。二十出头的彭家声崭露头角,担任了其中一支——光明大队副大队长。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反抗武装的骨干罗星汉的投降,其余部队或者就地解散,或者逃亡他国,彭家声也归隐家中蓄势待发。

上世纪60年代,政府军虽然控制了果敢地区,但是待遇的不公引起了这一地区华人的不满,矛盾和冲突不断爆发。彭家声在此时毅然拉起反抗的大旗,带领30多个人闹起了革命。他们面对的敌人,不仅有缅甸政府军,还有罗星汉的部队。

在围剿过程中,彭家声一边打游击,一边扩大着地盘和实力,多次绝处逢生。就在实力发展壮大的时候,彭家声接连遭遇几次失败和内讧,不得已退避中国境内。

高光时刻

重整旗鼓的彭家声,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也迎来了他生涯的巅峰

1968年,他加入了“缅甸共产党”,其作战部队被称作“缅甸人民解放军”,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并惊艳亮相。

接受了共产主义的洗礼,其部队军事技术和理论素养大幅度提升。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对缅共给予了资金和军事上的援助。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在“上山下乡”政策的指引下,怀抱着理想和热情,来到缅甸投身革命,增强了缅共的实力

此时的彭家声,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他踌躇满志,等待着有一番作为。事实也没有让他失望。

缅甸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占领了滚弄和南湖以外的全部果敢地区,并设置行政区划和部队番号,彭家声担任了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兼任果敢县县长,将政府机构搬迁到靠近中国的杨隆寨。

缅甸政府军在巡逻

在主政果敢时期,彭家声实行一系列政策,通过降低税收、休养生息等措施,一时间社会平稳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即使周边的一些农民,也纷纷搬迁到果敢来生活。

缅共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制定了党纲、党章,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并且提出了斗争路线,坚决开展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展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眼见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就将席卷缅北,但未及迎来胜利,缅共内部却率先出了问题。

失去外援的缅共看到了鸦片市场的巨大利益,大力开展起毒品贸易。一些官员也因此腐化堕落、纸醉金迷,内部矛盾也逐渐公开化。握有重兵的彭家声对缅共中央也逐渐失望,开始有了新的打算。

丰功伟绩

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的一则声明让缅共中央勃然大怒:脱离组织,重新建立“果敢同盟军”

缅共中央主席德钦巴登顶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将其定义为“反革命叛变”。但由于自身实力江河日下,对彭家声的行为也是无可奈何。

其他军政界人物也纷纷站起来,缅共分崩离析。彭家声迅速与缅甸政府达成停战协定,并成立了掸邦第一特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彭家声也担任特区政府的主席。

为了与贪污腐朽的政权划清界限,彭家声在辖区内实行严格的禁毒政策,一夜之间,原本广泛种植的鸦片,成了一片片稻田、菜地

禁止鸦片在短期内影响了当地人利益,但彭家声有他更长远的打算:“只有把禁毒搞起来,才能进行生产建设。你禁毒之后,必须给人民有个依靠,那就是拿建设来补足人民的困难。”此后的20年间,果敢地区少有战事,经济也稳步发展。

由于大力发展面向中国的博彩业,逐渐成为了缅北最富裕的特区,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小澳门”的美誉。

彭家声的停战、禁毒、发展经济等一系列操作,为果敢人民谋求了福祉,促进了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彭家声也因此被冠以“民族英雄”的殊荣。

星火传承

2009年的8月8日,这个华人都喜欢的吉庆日子,却被彭家声视为“耻辱之日”。在与缅军的对峙中,彭家声一溃千里,部队仅剩下几十人,他本人也逃亡异国不知所踪。果敢同盟军一部分被政府收编,一部分加入地方民族武装,继续进行战斗。

在缅北山区的密林里,被打散的果敢人逐渐在一个叫做“复兴村”的丛林营地聚集。

在村口,他们写下这样一段激励人心的话:“永远牢记此日,千秋万代,莫忘族耻,深刻汲取历史教训,进而人人分发自强,辈辈励精图治。”

“卧薪尝胆,光复果敢”成为了果敢同盟军的口号,夺回果敢老家也成为他们为之浴血奋战的目标。

2014年,已经83岁高龄的彭家声,在克钦军的帮助和支持下,高调宣布重建同盟军。并在2015年和2017年,与政府军造成大规模冲突,有2万多平民涌入到中国境内。彭家声的大儿子彭德仁,成为了同盟军的总司令,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2019年3月,89岁的彭家声发表电视讲话,庆祝同盟军建军三十周年。这是彭家声最近的一次媒体露面,他用这样的行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在数万果敢人的注视下,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也许,他并无其他太多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果敢同盟军现状怎样?
果敢地区有没有可能从缅甸获得独立?曾有窗口,早已丧失
✅缅北战争:勐古原来是果敢的下辖县 果敢人的祖先却是追随明朝皇帝到缅甸
突发,“整个晋西北都打成一锅粥了”!缅甸在乱七八糟打什么?
转:缅北武装
缅北突然打成一片,究竟是谁打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