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央视高分纪录片《镜子》给家长当头一棒:有多少父母“病了”,却要孩子吃药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我们的文章,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白荷心语:

一个“问题孩子”背后,

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前段时间,一个 天才少年弑母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这也让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家庭教育”,再次以这样一个血淋淋的面貌闯入大众视野中。

都说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为什么总有人把对孩子满满的爱硬生生变成了伤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反应亲子关系的纪录片《镜子》,2017年这部纪录片刚播出时就刷爆网络,人大附中还曾特意停课半天,让孩子与家长集体观片。

俞敏洪看完后分享观后感说:“这部片子值得中国的家长们看一看,因为对于孩子教育的启示还是蛮深刻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家长是不是好家长。”

纪录片主要讲述了3个家庭因孩子辍学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长也需要参加6天的家长课堂,因此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有个孩子接受采访说:实际要待 81 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 6 天,可他的父亲却认为,自己在这个家里是最不需要改变的。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泽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经辍学 2 个月了。

他是三个接受“改造”的孩子中年纪最小的,却表现得最为平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泽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学教授,父母也有体面的职业,但他却没有如愿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他沉迷于网上下棋,面对母亲的关心,他竟骂她“贱”,甚至动手。

这一切的反常,从他父母的关系那里找到了答案。泽清表示,母亲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会说是她对。我爸和她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就会用暴力。

同时两个人各自专注自己的工作,在泽清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令他没有存在感。

面对父母的无视,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他暴躁得把家里的门狠狠踢到破烂,不上学、上网、殴打母亲,甚至拿起刀子。

最后,他终于发现: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父母的相处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父母,孩子也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除了泽清,纪录片里另外 2 个孩子,也同样正遭遇着父母“以爱之名”的暴力。

17岁的张钊辍学在家,他的父母坚持认为,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只有一个:早恋。

当培训老师指出,这不是根本原因时,他的爸妈摇头:他(张钊)肯定骗你们!

他们坚持认为,如果没有早恋一切都会很好。但是张钊对着镜头,说出来的话却和他的爸妈完全不一样。

我爸跟我妈在一起,除了吵架就是吵架,我爸跟我在一起,就是看电视。

他们总是说我不敢,我其实把他们认为我不敢的事情都做了。

我跟我妈说在学校很压抑,她说:那么多人怎么都没事?

一个家长争吵不断的家庭,孩子感受到的爱能有多少?

爱的匮乏,才是孩子早恋的根源。

孩子表达压力时,在家长眼里却是借口,正是家长习惯了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步步切断了孩子跟家长之间的情感连接。

张钊坦言:他们不可能改变的,我已经放弃了对爸妈改变的希望,如果还要放弃女朋友,我就什么都没有了。

早恋,某种程度上,成为他心灵抚慰的方式。

16 岁的家明辍学,父母说他沉迷游戏。他说父亲永远都否认我,觉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规划的路走,做什么事情,永远是他们说了算。

我恨他们,我伤害自己就是要向他们证明,我有勇气,我可以做到。

没有谁愿意过一辈子别人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爸爸。我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我们都讨厌被压抑、被控制、被抹杀。

然而父亲一直看不到。

有很多网友说,养废孩子,用这一个方法就够了,别去看见它,别去理解他。

的确,看见很重要。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动机,父母如果不能看到这一点,孩子的生命力就会得不到释放和引导,会走向两个方向,攻击别人或攻击自己。

泽清、张钊、家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不能把所有的锅都甩给父母,但父母的确是影响孩子最深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白荷老师提醒您:

“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阳光、水等营养一样,既需要物质营养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无条件接纳、被重视、被肯定赞美和认同。

当家长真正懂得孩子,并能在不同的关健时期给孩子所需要的关爱,通过陪伴、倾听、与孩子建立充满安全感的亲子关系。有了爱和安全感,这个家庭就可以养育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的孩子。

对孩子来说,他可能不在乎家里是否有钱,父母是否是高官或者高管。他在意的是,在最需要帮助时,是否有一双手及时拉住自己。这温柔的一拉,或许就会温暖孩子一生。

当孩子出现烦躁、沮丧、挫败等情绪时,其实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感觉自己不被认可、没有价值。

不把强烈的情绪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尝试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做好心灵连接之后,再寻求正向推动事情的方案。

让孩子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天天与孩子在一起的父母,未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只有同时用眼和心去看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看见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子要跳楼,爸爸说你才没这个胆,央视《镜子》纪录片给家庭教育当头一棒
央视首拍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满满的爱为何会变成伤害?
央视首拍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别让爱变成伤害
父母前半生的样子,藏着孩子后半生的结局
央视教育纪录片《镜子》:你所谓的“爱死孩子”,只是“害死了孩子”
这部筹拍10年跟踪3个家庭的纪录片,狠狠扎了中国父母一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