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教无类:扩及庶民的仁(7.7)

孔子的仁学是为了克服春秋礼崩乐坏的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挑战,它的根本思路是以好学为改变个体的内在自主人格,通过美德来呼唤内在的自觉、自省、自立,通过将礼乐扩及到庶人,改变原先礼乐被贵族垄断,成为其奢侈品的现状,通过礼乐的简化、加强与内涵与形式的统一,使得礼乐成为庶民个体成长的必需品,通过将礼乐向庶民的开放,从根本上解决礼崩乐坏的问题。

通过礼乐成为庶民成长的必需品,突破原先仅仅局限于贵族社会向政治社会提供人才的格局,因为在当时,激烈的诸侯国竞争需要大量的治国之才,而贵族社会养尊处优,无法提供足够的优秀人才,而通过庶民社会的开化和启蒙,则可以源源不断地向政治社会提供人才。这是春秋时代的使然。

庶民社会的兴起,有其历史的必然,随着当时井田制的瓦解,铁器工具的普及,使得以贵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同时春秋时期开始的诸侯的激烈竞争,不拘一格降人才成为诸侯强盛的人才基础。囿于原先贵族的身份思维,无异于自我封闭,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期对于治国人才的渴求超过了已往往任何时代。

这种打破身份的束缚在春秋时期成为社会的共识。如诸子百家收受弟子均没有身份的要求,如墨家收取了大量的底层民众作为弟子,农家、纵横家、兵家、道家、名家等等,均不强调身份,而强调弟子的用功程度,正如下一章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好学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而不取决于先天的因素。因此,孔子采取的是有教无类的方式。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参考译文]  孔子说:“只要是愿意行拜师礼学习的,我从来没有不教诲他们的。”

脩(xiū),干肉,又叫脯。 束是量词,束脩合起来指十条干肉。行束脩,是指行拜师礼。在说完对于学生的要求和希冀后,孔子说了他对于自己收学生的要求,孔子收什么样的学生呢,“行束脩”也就是愿意拜孔子为师的人,孔子就愿意去不辞辛劳地教授他们。这里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学生不分地域,也不分贵贱和贫富,只要能行拜师礼,认真学习者,孔子没有不愿意教的。这里也包含了孔子对于一般“民”的态度。自孔子开始,开启了中国传统中私塾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官学针对贵族完全不同,私塾针对的则是平民,对于私塾所针对的一般民众,孔子认为在资质上并不缺乏,缺少的是开启民智,只要辅之以有效的教育,这些平民弟子也能够成为国家栋梁。因此,将下文解释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确实不应是孔子的思想,至少,如果采取这样的解释,则与《论语》中孔子对民的态度完全相抵触。

从中也可以看到,这些行拜师礼的弟子,来孔子这儿学的正是仁学,因此,仁学具有开启民智的功能,这也是仁学最重要的功能。此句可以视为仁学的功能说明,学习仁学没有门槛。在春秋时期,个人是否成才,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其他。因此,对于庶民而言,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改变命运的机会,改变社会不平等成为了可能。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到,在孔子门下的三千弟子中,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子弟,孔门十贤中,以庶民居多。

这里也指出了仁学作为改造个体和社会的一种思想和设计,看似千头万绪,需要从好学、美德、为政、礼乐、社会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改变,需要将旧人改造成新人,需要将礼乐改头换面,需要将政治中心进行转移,个个均是浩大工程。但这些问题的根本都在于人的改造,内在自主人格的提升的根本在于观念的转变,政治秩序的改造在于“得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礼乐、美德的改变都指向内在自主人格的建立,归纳言之,观念的改变成为了一切的基础,而教育正是这一切的症结,因此,诸子百家莫不重视教育,推广自家的学说,其原因就在于此。

对于不同的弟子,孔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焉,中人以下,不可语上焉”。依照内在人格的成长状态,依次对其进行教育。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个体的学习需要依次而行,正如《学而篇》中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学中的美德是依次往外扩张的过程,从父母之孝,到兄弟姊妹之悌,再到朋友之义,再到陌生人之爱,再到敌人的以德报怨,依次而行,不断扩张。就个人的成长而言,也是渐次而行,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惑,五十而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教育而言,也是分为不同的层次,对于君子、中人、士、小人,教育的方法不同。为政也是如此,依据不同的环境,作不同的对待,此为“义”,即仁学实践的中心“义”。

此章突出了仁学改造个体和社会的积极作为的属性,“道不宏人,而人能宏道”,社会的改变并不在于社会规律的自动作用,而在于“受命者”的积极作为。这种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成为了当时诸子百家的普遍特点。

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的法典化解读》。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破常规:君子人格的逆向思维(8.5)
中国儒学初步(四)
素说论语:八佾篇(24)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重新思考礼乐社会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和,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境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