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也是一凡人,心灰意冷的时候,一样会说我不想干了

身过有很多当教师的朋友,说实话确实很辛苦,常常会听到他们会发牢骚,甚至会说“这届学生带完我就不干了!”但是,过段时间再看,依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了。《论语.阳货篇》第十九章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对话,看完后不禁莞尔,原来这些老师发牢骚是有传承的。这段对话的原文是: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本章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浅显易懂,译文是,孔子说:“我不想再发表什么言论了。”子贡说:“您如果不发表言论,那么我们这些弟子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了?四季照常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吗?”

孔子为什么会忽然说“予欲无言”这样的话。历代学者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朱熹夫子认为孔子是担心弟子仅以言语求道,忽视了体悟道运行之根本,故说这样的话警示弟子们。问题天下哪有那么多生而知之者,就像子贡所担心的,本来就学不会呢,老师再不讲解,靠猜的话,连转述都没法进行了。所以我觉得朱熹夫子的解读有点刻意把孔子的话搞的高深莫测了。

宋代大儒程颐夫子认为,如果颜回在就不会有这种疑问,对于老师所教他都能心领神会。而别的人就免不了疑问,所以子贡才会问“小子何述”。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句话,则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语言只是道的载体,并不是道本身,就如同天不曾有言语或文字,但是四时运行,万物生长,道的规则始终内含其中,学习过程中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而应该去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内含道理,这才是学习的正途。

程颐夫子的解读我总感觉有点用道家的理念理解孔子语言的意思,“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这是自然之道,是顺应自然的结果,而孔子所倡导的仁义道德则是人为制定的规范,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所以我比较赞同一些学者提出的看法,认为本章孔子的话就是在发牢骚,一生的颠沛流离,一生的坚守,却没有哪个君主能采纳他的治国理念。哪怕是自己的弟子,又有几人能真正掌握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呢?不知道是在怎样的语境下,孔子向自己的弟子说了“予欲无言”这样的牢骚话。没那么多高大上的内涵,就是简单的一句“我不想干了,话都不想再说了”。这个时间就表现出了子贡的能言善辩和体察人心,马上从孔子一心致力的教导弟子的角度去鼓励老师,弟子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啊!你不讲了,我们到哪去学习这么高深的知识呢?孔子呢?发牢骚是发牢骚,该教还得接着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是得不到贵人的提点,可能是因为这三个原因
《论语》妙喻30则浅析
论语:予欲无言(17-19)
子贡语录、箴言名句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雪庐老人讲述
什么是“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