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文化名人(三)诗圣杜甫(1)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们曾两次相会,性格各异但兴趣相投。天宝三年(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或被逐出)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天宝四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李白继续南行,以后两人就再也未相会了。

杜甫与李白到底有哪些异同,是许多学者们研究的课题。本人读过一些杜诗,也读过一些李诗,但都没有深入研究。对二人的经历也知道一些,但了解得并不多。因为杜甫与李白一样为国人所熟知,作为唐朝历史简介之类的作品,重复一些人所共知的东西实在没有必要,但对中国文化史影响深远的人物不谈点什么似乎少了点东西,所以,我就讲点我所知道的杜、李二人的相同(相近)和不同(差异)之处吧(有关李白的资料我在介绍李白时写过了,不重复)

第一,两人家庭背景相似,应该都属于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吧,又都是书香门第,所以从小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他的这些儿时性格,与李白很相似。

第二,两人的人生经历都比较坎坷曲折,李白的人生经历我讲过了,但有一点补充,就是李白不愿走科举做官这条路,他没有考科举的经历,除了在翰林院任供奉一年多,和在永王李璘的军营中混过短时间外,一生中似乎再也与官场不沾边了;而杜甫的经历就要复杂得多了。可以一言以敝之:仕途不顺且经历坎坷。天宝六年(747年),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但都无结果。他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著贫困的生活天宝十年(751年)正月,玄宗将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是在天宝九载冬天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个小官河西尉,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日,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这一年九月,长安收复。十一月杜甫回到长安,仍任左拾遗,虽忠于职守,但终因受房琯案牵连,于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广德二年(760年)春,严武再镇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严武表荐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做了严武的参谋,所以,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辞了职。这五、六年间,杜甫寄人篱下,生活依然很苦,他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表现自己生活的困。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离开了成都。经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于大历元年到达夔州(奉节)。由于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杜甫得以在此暂住,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自己也租了一些公田,买了四十亩果园,雇了几个雇工,自己和家人也参加了一些劳动。这一时期,诗人创作达到了高潮,不到两年,作诗四百三十多首,占现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大历三年(77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可见,杜甫的经历和人生的苦难要比李白复多,此李白要更为坎坷,这对两人诗歌的风格影响很大,因而差别也大很大。(待续)很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的‘文化苦旅’,用半生凄苦磨炼成诗圣美名
杜甫2
你真正的了解杜甫吗?
唐宋文史-杜甫(九)
杜甫年谱简编
大唐诗圣杜甫的一生,堪称忧国忧民的典范,“诗史”千秋流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