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文化名人(五)杰出文学家韩愈
吴双江
      韩愈(768~824)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后,他中进士,29岁开始登上仕途,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三十六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宪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次年八月,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赴任途中,经郴州至衡州,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五十岁,先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后任刑部侍郎。他曾经因唐宪宗晚年迷信佛教,把释迦牟尼的假佛骨迎来长安供奉一事,进言直谏,被贬潮州,后到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有一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韩愈教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昌黎为韩愈的字号)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的。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也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另外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当然韩诗中也有追求怪诞诡谲的游戏文字,是不足取的。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在文学创作理论上: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诸家作品。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韩愈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能逆当时的潮流,积极指导后进学习,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特别重视教育和培养年轻作家。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幽兰操 韩愈
韩愈最著名的十首诗
韩愈[七绝]
拜谒韩愈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韩愈与古文运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