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宋太宗雍熙北伐遭到惨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益增大。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如王若钦等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真宗驾临澶州督战,并接见守城的众将,宋军士气大振,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历来畏敌,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是在北宋处于有利条件下签订的屈辱条约。宰相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真宗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杨延昭也派人上书,称敌军人困马乏,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恒畏敌如虎,只想媾和,而朝中大臣们也都惧怕契丹,纷纷表示支持合议,甚至联合起来攻击寇准拥兵自重,寇准无奈之下,也只得同意与契丹讲和。虽然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但宋朝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

首先,澶渊之盟后,功高望重寇准受到宋真宗的疑忌。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若钦为宰相。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王安石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若钦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也有从积极方面对“澶渊之盟” 进行评价的,认为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总之,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仍属于屈辱性的条约。一方面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台北故宫博物院 蒋复璁曾说过: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泉读史44】赏家国永安析檀渊之盟
2016部编版:七下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王朝(九) 
“澶渊之盟”是不是屈辱的城下之盟?
孤注一掷(给孩子讲成语)
澶渊之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