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和治疗多动症完整指南》家长必看

家有熊孩子,好动静不下来,吃饭学习坐不住,做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是小学阶段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家长对此非常困惑,不知孩子到底是正常的调皮还是患了多动症。

要知道,多动症对孩子有很大危害: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不足,甚至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这不免让家长们更加紧张,自家熊孩子和多动症的区别和界限在哪里?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又有哪些有效的干预方法呢?阅读本文将会让您了解更多。

导读

  • 概念:什么是多动症?

  • 区分:如何区分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 诊断:医生诊断多动症的标准是什么?

  • 病因: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多动症?

  • 治疗: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对多动症最有效?

  • 干预: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干预?

01.

什么是多动症?

少儿多动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称叫ADHD

多动症与行为的脑协调神经系统发育有关,是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

02.

如何区分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首先要划个重点——不同年龄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各位家长可以对照自家孩子的年龄大概看看:

注意时间

2岁

4~10分钟

3岁

6~15分钟

4岁

8~20分钟

5岁

10~25分钟

6岁

12~30分钟

所以,如果孩子年龄还小,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是很正常的。

其次,要知道好动的孩子和多动症患儿的区别和界限:

注意力方面

好动的孩子

做他所喜欢的事能专心致志地去做,并讨厌别人的干涉和影响;他上课及做功课时表现不安宁,主要是因为对学习缺乏兴趣。

多动症儿童

无一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具有注意力缺损症状。

活动方面

好动的孩子

行动常具有一定目的,并有计划及安排。

多动症儿童

行动常呈冲动式、杂乱,有始无终。

情绪方面

好动的孩子

在严肃、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我控制能力,安分守己不再胡乱吵闹。

多动症儿童

无自我控制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这两种方式仅做简单区分,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为真正的多动症。

03.

医生诊断多动症的标准是什么?

要想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患多动症,就要了解真正的多动症患儿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向上滑动

注意力不集中(中以下行为6条以上):

  • 经常无法注意细节、容易因粗心大意而犯错;

  • 在做功课或游戏时难以维持注意力;

  • 无法专心聆听别人与他说话;

  • 难以按照指引做事,经常无法完成日常事务;

  • 做事缺乏条理,难以妥善安排如有关学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计划;

  • 抗拒或不喜欢那些需要全神贯注的事情;

  • 经常遗失日常学习或活动的所需用品;

  • 很容易受周遭环境或事情影响而分心;

  • 常遗忘日常生活中已安排的活动,如忘记郊游的时间。

过度活动(中以下行为4条以上):

  • 常手舞足蹈,或在座位上不停地扭来扭去,难以安静下来;

  • 在课堂或需要安坐的场合,经常擅自离座;

  • 在不适当的场合四处跑或攀爬;

  • 难以安静地游玩或参与休闲活动;

  • 无时无刻也在活动,像一部不能停下来的机器;

  • 极度爱说话。

情绪冲动(中以下行为2条以上):

  • 问题还未问完变抢着回答;

  • 难以在游戏或群体中等候或排队;

  • 常中途打扰或骚扰别人的活动。

光具备这三点还不够,在诊断多动症时还要满足以下几点:

  • 12岁前出现症状,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且症状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

  • 症状出现是不分场合的(至少出现在2个不同环境下),不管在学校、在家还是在户外玩耍,都会有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 症状严重影响(中度以上)了学业和社交;

  • 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亢、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等)。

看完这些,大家应该心里多少有些底了。

如果一个3岁孩子只是在看书的时候不专心,玩起游戏来可以专注15分钟以上,那就不是多动症;或是在学校好动,在家就变乖巧了,那也不是多动症;又或者因为突然搬家、父母吵架等环境影响,孩子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中,吃饭时动来动去,那也不是多动症。

如果前面讲的几个条件全都符合,高度怀疑孩子确实有多动症,那就应该及时找一个靠谱的、有经验的儿童心理科医生,来帮你的孩子明确诊断。

04.

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多动症?

根据BPS(生物-心理-社会)诊断模式来分析多动症的病因:

1

生物因素

遗传:多动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大脑发育异常:多动症患者额叶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低下。

环境伤害:母亲孕期吸烟、饮酒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的概率;铅中毒。

2

心理因素

父母不和、教养方式不当、性格不良,母亲患有抑郁症、分离性障碍,或父亲有反社会行为或物质依赖,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成长有很大影响。

3

社会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

05.

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对多动症最有效?

万一真的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多动症,父母应先坦然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实,要保持正面积极的态度,才能协助孩子面对各种障碍。

多动症的治疗原则因人而异,需根据BPS分析模式,根据不同病因和症状,制定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在内的个性化、综合性的DPP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

药物可改善多动症孩子的行为问题,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降低活动量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应用于6岁及以上的患者。

目前国内常用药物主要有两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评估使用。

药物

哌甲酯(利他林)

托莫西汀

类别

刺激中枢神经药物

抗抑郁药物

疗效特点

见效快(一两周内病情得到改善),耐受性好,方便服用。

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见。

不良反应

食欲下降、恶心、腹痛、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入睡困难和烦躁易怒等。

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疲劳、食欲减退和眩晕等。

注意

长期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仅在治疗早期出现体重下降;对于有潜在新功能不全的患者,猝死危险性升高,用药过程中需谨慎。

短期内使用对患者的体重和身高增长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有研究表明不影响患者最终的体重和身高。同时需监测自杀风险。

注意  不可私自停药,服用“精神科药物”,并不会导致孩子“痴呆”、“变蠢”;服用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家长可与医生合作,密切留意孩子服药后的情况,再由医生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处理,大部分不适的症状都可得以缓和。

2

心理治疗

方法

疗效

行为治疗

对患者的良好行为给予正强化,对不良行为给予负强化,用新的有效行为代替不良行为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

主要解决患者的冲动性问题。通过让患者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预测行为带来的后果,克制自己的冲动,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等进行治疗。

心理社会干预

包括支持小组、社交技巧训练、自我管理训练、家庭治疗等方法。

家长教育训练

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学会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学会与孩子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学会使用正确方式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等。

教师培训

老师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同时通过恰当方式否定其不良行为,有助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模式。

3

物理治疗

方法

疗效

脑电生物反馈

根据人脑活动期间的外在脑电反应,进行读取、量化,并通过图形声音的反馈形式,让训练者自主的调节到相应的良好状态并加以强化。

体感音乐治疗

相较于语言,音乐是一种更直接、更不容易引起阻抗的交流工具。在团体音乐治疗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冲动控制能力,增进与他人的合作,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

计算机辅助治疗

电脑可以隔离现实社会,提供机械性无限重复可预知的反应,限制不利的感官刺激,为多动症儿童提供注意力训练的机会。

06.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干预?

家长、学校及医护人员应采用一致的监管、纠正、鼓励及奖罚标准,即各方对同一行为有相同的处理方法,才能为孩子提供最佳的帮助。

1

给家长的建议

父母需要学习及使用一些多动症孩子的管教方法,从而有效干预及改善儿童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1. 订立家规及生活规范;

  2. 学习赞赏良好行为,忽视一些轻微的行为问题;

  3. 以有效及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明白您对他/她的要求;

  4. 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使用奖赏鼓励孩子的正面行为,以适当的惩罚来警示孩子的不当行为;可用“当...就会...”作出指示(例如:当有不当行为时,父母就会取消奖赏或权利);

  5. 切勿施以体罚,以免引起孩子反感,造成反效果;

  6. 外出或探访前,先与孩子一起计划及商议;

  7. 当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或过后,适当使用“隔离”以缓和情况;

  8. 使用记录表和奖分计划,记录每次的奖励及结果;

  9. 通过跟学校的联系,奖励孩子在校内的表现及跟进家课。

 

2

给孩子的建议

多动症孩子通常很难与他人建立友谊,假如孩子能够跨越这些障碍,对他们将有良好的影响。

以下五个小贴士,可以帮助孩子与他人交往:

  1. 学习正确的社交技巧;

  2. 尝试解决人际问题;

  3. 学习一些技能,例如运动技术及游戏规则等;

  4. 减少专横及不与人分享的行为;

  5. 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建立密切的友谊。

 

3

给教师的建议

由于多动症学生一般较易分心,善忘而又缺乏纪律,教师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提供更多的协助,让孩子建立自信和提升学习动力

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点,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1. 建立具体的课堂守则让学生遵守;

  2. 将所有需要完成的作业清单写于黑板上;

  3. 在学习上提供更多指引和协助;

  4. 在完成功课、考试等的时间上为学生作出适当调整;

  5. 减少课堂上能令学生分心的事物;

  6. 安排学生坐在模范生的旁边,为他建立良好榜或坐在前排靠近老师讲台的位置,有助学生专心上课;

  7. 遇到重要的活动,事先作出提醒;

  8. 为学生安排能在课堂上走动的工作,例如帮忙擦黑板、派发功课等;

  9. 多鼓励,少斥责。

 

参考资料

[1] 金星明,禹东川.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标准化门诊建设与规范化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 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3] 杨健,苗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认知功能检测方法的进展[J].北京医学,2015,37(06):507-508.

[4] 郑毅,刘靖.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M].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

[5] 李凌江,陆琳.精神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43-248.

[6] 刘寰忠,钟怡.2018版加拿大儿科学会《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指南》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4):1641-1647.

[7] 杨健(审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百科医典.

[8] ADHD实用生活手册.专注不足/过度活动症(香港)协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多动症,快看看你家孩子中招了没?
狐大医 | 孩子得了多动症,除了吃药,家长能做些什么?
过半多动症患者症状持续到成年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研究员杨莉:只有教育才能撑起发展的天空
7岁男孩因注意力差被4所学校拒收!老师:孩子注意力有缺陷,先治疗再上学!
游泳治好了菲尔普斯多动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