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乙己何以如此悲惨?

初读《孔乙己》,是在中学时代,对其内容的理解皆是源于语文老师的讲解。由于已过去近二十年,再加上当年少不更事,对其中的内容早已统统忘却,唯独只对其中的一句台词“多乎哉?不多也”还记忆犹新。现再读《孔乙己》,年龄、经历和阅历都有了一定的增加,理解和感悟也更加深了一层。

当时在绍兴城有一个外号叫“孟夫子”的人,是穿着非常破旧的穷读书人,却摆出一副文绉绉的样子,看到喜欢的书便会“顺”走,还说“窃书不算偷”。这应该算是孔乙己的原型,鲁迅先生创作的《孔乙己》是对“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的又一次完美诠释。他在创作这篇文章时,可能是想告诉国人:一个不重视知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也间或可能还有其它他想要表现的主题。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当年,穿长衫应该是读书人的“标配”。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所以孔乙己算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没有太大问题。通过后面的叙述“听人家背地里议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而且“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并且还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等都是有力的证明。apple维修

古代读书人应倡导的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在他身上也都有所体现。他把自己所剩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围住他的孩子,虽然只一人一颗,但可以体现他的“仁”。他问“我”有没有读过书,准备教“我”写“茴”字,并说“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对“我”这样一个与他毫无瓜葛的人还如此热心,可以体现他的“义”。面对众人的取笑,他没有反唇相讥,恶语相向,而是“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给人一种“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感觉,还有点“人倒势子不倒”的意味,这可以体现他的“礼”。他“写的一手好字”,以及知道“回”字还有四种写法,说明他以前读书时用过功,可以理解为“智”。“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好,就是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说明他基本做到了“信”。儒家“五常”并没有给孔乙己带来太大的伤害,顶多可能是禁锢了孔乙己的某些思想。

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之所以造成孔乙己后来如此悲惨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社会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更为确切。“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了,一些不懂了”。虽说科举落榜是他心里一块永远无法痊愈的伤疤,但“他身材很高大”。即使读书这条路走不通,以他的身体条件只要不懒,不至于生活难以为继。“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缺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不补若是因为没钱买针线,但他又时而有钱喝酒。排除了客观原因,就只能找主观原因了。倘若是经济困难,那洗洗总可以做到吧,他竟“也没有洗”,更多的恐怕是他不愿做或不想做。沦落到给人抄书,“竟然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恐怕也是因为抄书太累的原因。最后被生活所迫,由窃书变为盗窃,还偷到了丁举人家里,被打折了腿,最终带着咸亨酒店的十九个钱的欠账黯然离开人世。

懒是万恶之源。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不论在哪个朝代,好吃懒做的人永远是别人鄙视和嘲笑的对象。现如今好吃懒做的貌似少了,但总感觉身边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在慢慢增多。前几年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时头脑发热去参加传销就是一个例证。他们和孔乙己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只希望他们醒悟后,不要再成为新时代的“孔乙己”。

(谨用此文与像我一样曾经在上学时喜欢读鲁迅先生文章的朋友交流,青春无悔!水平有限,疏漏难免,还望大家多多赐教,以便修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如今却活成了他的样子
把茴香豆分给周围的孩子,透露出孔乙己内心的无奈,可惜没人懂他
再看孔乙己,就是生活中的自己
孔乙己读后感500字
郭宇宽:读书人
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为什么会说窃书不能算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