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科学家发现一条“虫印”,证明5.39亿年前的生物能移动

5.4亿年前地球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随后迎来显生宙,这是一个相当贴切的名字,因为从那时起,大量生物“显现出来”,地球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而在那之前的某天,一只小小的“千足虫”就漫步在海底,留下了目前已知的生物在地球表面行走的最早证据。

对于这只虫子来说,它可能只是漫无目的地蠕动爬行,但是对于地球生物来说,它的移动却是一个壮举。

根据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结果,这只被称为“夷陵虫”的远古生物化石是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的专家们,在三峡地区的埃迪卡拉纪(6.35亿至5.39亿年前)地层中发现的,由于化石上留下了夷陵虫爬动的痕迹,说明至少在5.39亿年前的寒武纪前夕,生物就已经能够移动了。

此前,在世界各地都曾经发现过古生物的踪迹化石,但是夷陵虫踪迹化石与众不同,这只虫子将自己的身体和走过的路一起“留在了”化石上。

夷陵虫身体薄而细长,大约长10厘米,宽3厘米,全身由大概有50个对称的节组成,头部很尖,应该非常适应泥泞的海底土壤环境。化石上,它的身后有一条长达58厘米的“小路”,就是它来时的痕迹。

在发现这块夷陵虫踪迹化石的附近,古生物学家们还找到了其他34个夷陵虫化石,每一只虫子的身后都有或长或短的爬痕。就目前的资料,研究者们还无法将夷陵虫划归到任何一个生物物种上,但推测可能与节肢动物或者环节动物有关。

夷陵虫还有一些特别之处,它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就像人类和大多数的动物一样,这种特征是地球生物所共有的,而且很可能是从像夷陵虫这样的远古生物逐步演化而来的。

根据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地球科学教授肖书海所说:“对称、分节的出现是生物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它表明身体结构和功能上开始有区分,而移动更是意义非凡。”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只夷陵虫从哪儿里来,要到哪里去,但是它曾经的“行走”,都是生物演化证据和地球生命的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溯寒武纪生命的前辈
第四十八讲 世界遗产:澄江化石遗址
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化石:讲述远古美丽传说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两亿年前螨虫保存完好
科学家通过化石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血液可能是蓝色的?
妈妈,他说我是云南虫变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