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基金投顾的“狂飙突进”

继五家基金公司获批投顾试点资格之后,近期又有三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获得投顾试点资格,在加速获批基金投顾试点之下是监管对“买方模式”的认可——然而基金投顾到底听谁的话,为谁服务,上帝是老板还是投资者?大机构是否会对现有市场架构“良币驱逐劣币”?很多问题都需要时间来回答。

12月13日,证监会批复了腾安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腾安基金”)、珠海盈米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盈米基金”)、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蚂蚁基金”)三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的投顾试点资格。

这是继5家基金公司后,3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也获得了基金投顾试点资格。至此,基金投顾参与者多元化,既有华夏、嘉实、南方、易方达、中欧等头部基金公司,也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打拼多年的蚂蚁和腾讯。

//

“投顾”能否帮基金公司否摆脱销售导向?

//

投顾,投资顾问也。投顾的客户是投资者,照理说是为投资者服务。不过,投顾的工资是老板给的,老板想让投顾向投资者推荐自家的产品,投顾就变成了销售。

2017年,第三方财富管理牌照被强制要求改名“基金销售”,如好买等第三方财富管理巨头甚至将公司“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经营范围剔除,足见监管对“销售”与“投顾”的界限要求泾渭分明。

在一些基金销售公司被撕掉财富管理的伪装之后,真正的基金投顾开始崭露头角。

嘉实基金旗下公众号“嘉实财富Club”最近推送了一篇推文。有意思的是,这篇推文若是让嘉实老板看到,估计要把嘉实财富研究与投资者回报中心的研究员“开除”——因为推文的A股基金组合配置建议,就是将嘉实前沿科技“清仓”。

而在这个看似勇气可嘉的操作背后,是基金投顾试点的正式落地。

2019年10月25日,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落地,首批试点公司包括了南方、华夏、嘉实、易方达、中欧基金共五家。其中华夏、嘉实、中欧分别以华夏财富、嘉实财富、中欧钱滚滚子公司申请的投顾试点资格。而南方、易方达则是以基金公司主体申请。

传统的“卖方代理”基金销售模式中,基金公司以销售规模为目标,考虑的是销售产品规模最大化,并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产品的特性是否适合客户;而基金投顾采用“买方代理”模式,本质上是改变以销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强调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理财规划和全天候的资产配置服务,促使买方利益最大化,提升客户基金投资的体验。

在得到投顾试点资格之后,南方基金率先与第三方销售机构天天基金开展合作,实现配置全市场公募基金产品。通过“司南智投”提供三种投资组合策略,按照投顾账户资产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投顾管理服务费。收费标准分别是:绝对收益策略系列,0.8%/年;股债配置策略系列,1.0%/年;多因子策略系列,1.5%/年。

同时,南方基金推出费率优惠活动,自投顾业务上线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电子直销平台投顾业务投顾管理服务费率实行0.1折优惠。而0.1折的费率相当于在投顾推广阶段几乎是免费的。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对投顾账户中投资本公司自有产品部分,不收取投顾费。投资本公司自有产品部分,不另收取申购费和赎回费。这意味着,南方基金开展投顾服务似乎是鼓励投资者购买自家产品,这样的投顾服务是否只是换了一个方式的“卖方代理”模式?

根据富达基金官网披露数据显示,富达基金管理规模(旗下所有基金合计规模)2.4万亿美元,服务规模(为客户提供服务涉及资产的总规模)6.8万亿美元。以投资顾问模式向其客户推荐的全市场所有产品的规模是远远大于其旗下的产品。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基金公司仅以具体基金产品形式为客户提供服务,那么管理规模等于服务规模。

虽然五家基金公司的产品线较为齐全,也没有明文规定禁止主推自家产品。但投顾服务的本质是“买方模式”,站在投资者的立场考虑利益最大化,而目前基金公司与投顾仍存在利益冲突,从各家投顾给出的方案来看较难摆脱销售导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入利益不相关或者利益少相关的其他机构作为鲶鱼促进投顾的进一步发展。

//

互联网巨头加入投顾蓝海

//

近期,证监会批复了腾安基金、盈米基金、蚂蚁基金三家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的投顾试点资格。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加入投顾试点,有助于推动收费方式从收取申购赎回等产品销售费用,调整收取投资顾问费,进一步加强“买方模式”。

对于腾安基金、蚂蚁基金来讲,它们最大的优势便是拥有较多零售客户资源、全市场的基金产品,相关客户风险偏好和交易习惯等数据,但短板是并不具备专业投资能力,而专业投资机构在资产配置、策略组合构建和产品设计能力和系统建设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两者的合作可以充分互补。

根据资料显示,蚂蚁金服选择与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领航集团(Vanguard)合作。此前,领航集团与蚂蚁金服成立了合资公司先锋领航。Vanguard选中蚂蚁金服作为合作伙伴,正是看重其用户量和平台特点。用户可以通过余额宝购买货币基金,也可以通过蚂蚁财富平台购买合作伙伴的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等。

投顾业务收入取决于客户利益最大化。主要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其配置资产,实现资产长期的保值与增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方模式”。

“买方模式”的本质是基金管理费降低,通过降低管理费让位于投顾费。国内基金行业传统的收费模式是客户向基金公司支付管理费和认购费,基金公司向销售渠道支付“销售费用”。而投顾模式则是客户分别向基金公司和投顾机构支付管理费和投顾服务费。在两者独立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提供优秀的产品,投顾机构服务客户。优秀的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就能够通过规模降低认购费和管理费,而降低的费用将转化成投顾费。投资者享受了优质的服务,投顾机构得到投顾费,实现三者共赢的局面。

从南方基金的投顾模式来看,用投资顾问费“替代”申购赎回费,这似乎与投顾模式“背道而驰”。对于目前基金公司而言,由于其依赖于管理费,这对于其开展投顾会有掣肘,而如果目前降低管理费,投顾模式仅仅只是一个试点,并没有成熟,会导致基金公司即使降低了管理费,在规模上或许也并不会得到多大的增长。所以形成一个两难困局,是站在客户的角度降低管理费,通过投顾费来弥补,还是按照以往的模式不改革,投顾“让位”第三方机构。

对于第三方机构而言,其没有公募基金的掣肘,在客户基数和产品丰富程度方面,第三方机构也有其优势,而且第三方销售机构更贴近客户。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投顾费用,如此一来,能够完全站在客户一边,为其选择合适的产品,因为客户满意,收益最大化了,投顾机构收益才能最大化。

相比第三方投顾机构,基金公司在资产配置、策略组合构建和产品设计能力和系统建设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投资能力的“信仰”。但是基金公司如果进一步发展投顾模式,其面临的掣肘便是降低管理费用,通过投顾费用来弥补,这相当暂时的“自废武功”。

公募基金完全拥抱投顾模式,进行自我“改革”,借助产品和投研优势,虽然暂时的利润会有波动,但长期而言,或许能够成为类似富达一样的资产管理巨头;而对于第三方机构而言,它们的角色是鲶鱼,它们没有公募基金的掣肘,如此一来,能够促进行业更快的向“买方投顾”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买方投顾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吗?
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临洗牌 部分销售机构将消失
银行入局基金投顾市场,以后卖基金的方式要变
基金投顾机构有哪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投资方式的演变:股票交易->公募基金->投资顾问
专属理财顾问“飞入寻常百姓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