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人余光中—【诗歌】《风铃》
userphoto

2022.10.22 山西

关注

《风铃》

余光中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选自《余光中诗集》)

【赏析】

《风铃》是余光中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塑造了“风铃”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一个游子对故人的无限牵挂和对祖国母亲刻骨铭心的思念。风铃象征着诗人的心,日夜不停地“叮咛叮咛咛”,“这是寂静的脉搏”,这是在“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虽然隔着浅浅的海峡,然而诗人抱定了坚定的信念:“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铃都摘掉,塔都推倒。”纵使天荒地老,此生已种下不老的相思树。

《风铃》的语言质朴、平实、口语化、通俗易懂。其句式长短相间,参差错落,吟诵起来,富有节奏。诗中反复出现拟声词“叮咛叮咛咛”和动词“敲叩”,创造出一种声音的意境,具有较强的音律美,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风铃》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达的感情时起时伏,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开始,诗人的心悬得老高,从未放下,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从未改变,感情凝重而深沉。接着,诗人的心“禁不胜禁”,炽热的感情终于喷涌而出,这是感情发展的高潮。最后,诗人的感情有了理智的收敛,又回到深沉的基调上来。这一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使得读者的情感也随着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并完全融为一体。

《风铃》的结构别致,具有中国古典艺术风格,一唱三叹,反复吟咏,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它既有现代诗形式上的自由、洒脱之美,又有古诗的严肃庄重之美。诗的语言虽然朴实,但诗人遣词上匠心独运。“七层塔檐”,给人以极高的感觉,使人感觉到诗人的思念之情高于一切,可见其思念程度何其之深。“恼人”“禁不胜禁”,反映出诗人由于长期的思念以致忐忑不安、辗转反侧的心境。“高高低低”则透露出诗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无限惆怅的思绪。

《风铃》自然、清丽、朴实无华,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的一首诗作。

【总结】

余光中的诗歌兼有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新颖灵活,他化用文言、欧化语、佛经、旧体诗词及其他诗词,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委婉缜密、典雅回环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对古典汉语进行现代变革和组合,用古典文学的词汇语式、修辞手法为现代语言增添悠久深远的意蕴,使其表达能力拓深加宽,字词之间顾盼生情,言外有意,味外有味。在吸收民歌和古典诗词的格律营养的基础上,诗人创造出了独特风格: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余光中还善于把平凡朴素的词语,安排在意想不到之处,让它绽放出奇诡的强烈光芒,闪烁着不可思议的灵光。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因题材而定。如他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诗,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婉。

【庄李军/供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
课堂实录|《乡愁》课堂教学实录(二)
送别余光中|诗人虽远行,乡愁永流传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赏析
评读诗人余光中诗歌《等你,在雨中》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今天,他走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