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秘京东的“数字科技”复刻术

©深响原创 · 作者|赵宇

核 心 要 点

▪ 京东的养猪能力如何复刻到其他领域?▪ 京东数科的独特之处在哪?▪ 技术与组织的创新机制有多重要?

10月,京东数科首届黑客马拉松大赛上,涌现了一个又一个内部创新的前沿科技产品。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同时也是技术人才委员会主席的曹鹏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文化和机制在驱动着内部创新?他马不停蹄的和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了一场讨论会,希望和技术人才委员会的核心管理层共同找到答案。

在曹鹏看来,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文化将大家的行动统一起来,力出一孔。在这个内部的会议上,大家提及最多的就是拼搏与协作,“我们的技术团队每个人都心怀理想,自我驱动,能迅速将技术落地,并且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这是曹鹏对技术团队最高的评价。

AI养猪,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生猪养殖量世界第一,每两个人每年就会消耗掉一头猪。但是中国的养猪成本极高,2017年的数据是生产每公斤猪肉需要7.82元成本,而这一数字在美国仅为3.97元。其中,人工成本是美国的5倍,饲料价格是美国的2倍。

京东数科AI养猪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IOT等技术,通过猪脸识别、猪只估重给每一只猪“建立档案”,实现养殖基地的数字化,将人工成本降低30%-50%,饲料使用量降低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如果把每头猪的饲养成本照此降低80元,推广到整个中国养猪业,每年可节约全行业成本至少500亿元。

说起养猪,当时的“京东数科”还叫“京东金融”,“猪脸识别”最开始也只是他们与保险公司合作中的一个小业务需求。

曹鹏向「深响」回忆到,当时保险公司前来求救,养殖户养了上百头猪,但只给其中10头猪上保险,不管其中哪头猪死掉了,都说上过保险前来理赔。保险公司希望他们能认出每一头猪,减少骗保的情况。

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数字中心总裁曹鹏

虽然当时还叫做京东金融,但其已经走在了跳脱金融天花板的转型期——在存量经济时代抓住产业数字化的机会。

对于京东数科来说,这正好是一次可行性检验的好契机。

于是京东内部接到需求的罗扬带着三四个技术人员去猪场探明实际情况。之后用自研的摄像头和芯片,解决了猪圈里潮湿、光线暗、粉尘多、苍蝇密布等问题,真的研发出了一套可以精准认出每一头猪的识别系统。

不过,“猪脸识别”在技术上行得通,商业模式却存在一定问题:这套系统把每头猪都拍得非常清楚,基本杜绝了“骗保”的可能,但养殖户从中得不到任何好处,都拒绝使用。

不甘心的罗扬团队便继续深入到猪场“体验生活”,与工人同吃同睡、喂猪食、铲猪屎,发现除了猪脸识别,其实还有很多事可以干,比如用程序数清大型猪场里到底有多少头猪、给每一头猪在不同生长阶段匹配适量的饲料。

养猪这个项目是直到拿到第一个一千多万的订单才向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进行汇报。

在与国内前二十大养猪集团的交流过程中,罗扬发现产业对于数字化养猪的需求远超出想象,类似大北农集团这样的“大户”还直接和京东数科签订框架协议、进场调研。

步步为营,“养猪”项目团队目前已经有了70人的规模。京东数科旗下京东农牧这一套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神农系统(SaaS)为一体的智能农牧解决方案还延展到了包括智能养猪、智能养牛、智能养羊、智能禽类、以及智能水产在内的诸多业务领域。

养猪场使用京东数科的“猪脸识别”等技术饲养黑猪

京东数科智能养牛

除了“AI养猪”,京东数科的“数字科技”能力正在复刻到不同行业。例如,今年6月其在第五届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三款机器人——

  • 铁路巡检机器人可以沿着铁路轨道、站台、隧道做智能巡检,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 仿生手则可以集成在机械臂末端,在高危作业、特种任务等场景中执行精细操作;

  • 室内运送机器人可以自主乘坐电梯、自动导航、避障,代替人工运送物品。

京东数科研发的铁路巡检机器人

这的确是一个与“养猪”完全不同的板块,但仔细一想,却又是相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为统一基础,建立起核心的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B2B2C模式的企业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连接金融与实体产业,助力金融与实体产业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和模式升级,在实体经济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中创造公平与普惠的社会价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复刻能力,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就像养猪和养牛听上去都是养殖,实际上千差万别。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将京东数科的底层能力输送到各行各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落在了“组织”上。

“他们当时工作起来,睡觉就是在公司里面打地铺,隔几天到隔壁洗个澡,每月回一次家拿些换洗衣服。”

曹鹏仍然记得京东数科智能机器人研发部负责人姚秀军做机器人项目时的场景。姚秀军曾经带着两三百人的团队开发应用产品,由于“找不到成就感”,他提出希望可以带领三四个和他有一样信仰的人去做机器人项目。经过慎重考虑,这个提议得到了公司层面的支持。

几个月时间,姚秀军带领的机器人研发团队不负众望,相继拿下了央行机房巡检、铁路巡检、协和医院室内机器人配送和仿生机械手等一系列项目。

对于京东数科来说,一个个“攻坚战队”就是其突破行业的战斗力。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内部创新活力至关重要。

曹鹏告诉「深响」,京东数科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各具特点。

  • 第一阶段:技术团队不过数十人,能支撑业务发展已然不易,实际谈不上创新制度建设。

  • 第二阶段:2000名技术人员都整合在一个大的技术部门,想要出创新成果,最可行的方法是在内部提倡创新文化。

  • 第三阶段:技术团队长到了大几千人的规模后,更多的技术人员被分配到各个体系中,形成业务闭环。虽然这样做可以提高研发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部门壁垒,因此整个技术文化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模式。

技术出身的曹鹏明白,“技术人员培养不是靠给钱去激励他就有用,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做一些事情,找到成就感,能够展示自己。”

因此他提出,在京东数科激发内部创新活力,绝不能只是投钱投资源,而是要靠制度与文化建设。而就如何让“养猪”这样的创新故事持续发生,京东数科也想了不少办法。

  • 角色定位方面,领导层主动做“保姆”而不是“教练”,避免设置条条框框,积极创造可以支持技术人员实现梦想的环境,同时关注实际商业价值,减少纸上谈兵。

  • 组织保障方面,建立起创新委员会、中台建设委员会和技术人才委员会,开放技术能力,对重点项目不设置具体的KPI要求,鼓励“试错”,持续挖掘有能力、有干劲的人才。

  • 激励体系方面,设立“黑客马拉松”等大型比赛,对技术和场景不做具体限制,通过奖金等形式激发技术人才的创新热情,培养团队能力。此外,京东数科还通过发放项目股权的方式,鼓励员工在内部“独立创业”。

逐渐地,一系列措施和实践中,京东数科的创新文化得以沉淀。

曹鹏将这些优势归纳为三点:

首先,经过多年发展,京东数科本身有丰富的数据和场景积累,可以迅速测试和迭代,以提升技术和用户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京东数科内部团队之间可以互相提供支持,比如农牧、钼媒等团队都可以用到已开放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能力。

其次,京东数科已经建立起合理的退出机制。“如果经过一年的时间不能落地,那么这个团队就会被解散掉”。今年八月,一个团队就遇到了类似情况,成员也被其他团队吞并。

最后,京东数科已经逐步建立起较为深厚的人才储备。薄列峰(前亚马逊首席科学家,现担任京东数科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郑宇(城市计算领域的先驱和奠基人,现担任京东数科首席数据科学家)等诸多顶尖人才的加入,都给京东数科的技术创新增添了底气。

相比于规模化速度快、冷启动完成后几乎可以“躺赢”的消费级产品,通过数字化手段连接金融与实体产业的“数字科技”面对的是一座座产业山头。要想攻克它们,显然,除了核心的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用户运营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B2B2C模式的企业服务能力,还需要优势复刻能力以及组织创新能力。

如今,京东数科的业务早已不再局限于金融领域,而是以“数字科技”为核心,不断拓展边界。在互联网公司集体吹响“产业互联网”号角的当下,这或许是决胜终局里最关键、最源头的赛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改变世界?90后朋克青年:去养猪
没想到!火爆618的“AI鲜肉铺”还真是AI养出来的…
一场疫情,如何照出智能客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封面故事|京东数科用人观:理想、担当排首位,专业能力是次要
建智能城市、帮农民养猪、研发机器人…… 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 用科技为产业做“乘法”
互联网大佬云集 “智能养猪”战场,创业公司如何抢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