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锺书智慧“小干货”(六四)“故都”之外,虽有世界,非其世界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故都”之外,虽有世界,非其世界

一)

 年轻人常用“天涯何处无芳草”对单恋者或失恋者进行安慰并且喜欢后面加上一句话,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身边找”甚至再进一步补充:“就是那么三五个,况且质量又不好

二)

如果要问“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出处,却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

“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苏轼《蝶恋花》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俏,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感慨春天不能永驻,青春一去不回,“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又用“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

但到现在,各种歪解已淹没了原句的意思。

然而,即使知道此句出自苏轼《蝶恋花》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苏轼的句子其实是化用古人句子入词。

循词语意象追溯,我们可以上溯到屈原的《离骚》。

三)

《离骚》中,屈原对自己要不要离开故都郢,自我安慰曰: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有其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独怀乎故宇?

——试想天下如此宽广,难道只有这里才有美女?……什么地方没有芳草鲜花,你为什么定要依恋老家?

就这四句看,第三句的“芳草”对应第二句“女”,第一句的“九州之博大”与第四句的“故宇”相比较

屈原“芳草”代美,以美代楚王;说什么地方没有“芳草”,即哪个地方没有美“女”,即哪个地方没有会看重自己让自己施展抱负的君王。这是《楚辞》“香草美人”手法。

苏轼词取“芳草”代美而略去君王一节,词意由“芳草-美-君王”的三转变为两转——“芳草-美”,使词意更清新醒豁,仿佛这种感慨由眼前景自然而来,无雕琢的痕迹运用典故使人不易察觉,这是高超的用典。

四)

屈原这几句话的表面意思如《左传》中所说的“天下多美妇人,何必是(这里)”;深层意思则如《史记》中所说的“此不,即北走越

楚材用晋,卫鞅入秦,去国易主,如李斯《谏逐客书》中所说的“客”,春秋战国时期屡见不鲜;《离骚》后文也说“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心志不同的人如何共处,我将远游他乡疏远他们——他要离开楚国。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说:于周不可,则去之鲁,于鲁不可,则去之齐,于齐不可,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屈原完全是可以远走高飞因为当时还不像后世“天下一君、四海一国”一样,处处皆可安身

《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屈原完全可以“奋飞”所以下文他说“历吉日乎吾将行”

离开父母邦国,在那个时代既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也属于可行的做法。

五)

屈原想走,屈原也走了,但屈原又回来了。

开始时,他是“怀情不发”——心里默默地承受

之后他感觉到不能“忍与终古”——忍受不了了——还是去“灵氛”那里占了一卦。

卜为而吉,他还是“犹豫狐疑”,迟迟不行,又到“巫咸”那里去占一卦。

两次占卦均为吉后,屈原终于下定决心“远逝”

但当他“临睨旧乡”却又“顾而不行”。

对于楚国,屈原始终是“欲离而不能离,欲弃而不能弃,欲逃而不能逃”!

(六)

屈原就像歌德、王尔德笔下的人物。

歌德写一女子被囚系在狱中,她的心上人运用魔力,让监狱开了一个洞,让她快走

那女子推辞说:“吾何出为?此生无所望已!”

王尔德剧中有人劝女主角逃亡他国,说:“世界偌大!”(The world is very wide and very big)

女主角答曰:“大非为我也;在我则世界缩如手掌小尔,且随步生荆棘。”(No,not for me.For me,the world is shrivelled to a palm’s breadth,and where I walk,there are thorns)

世界已经不是她的世界,旧日朋友已失去,还有谁能做朋友,天如此高地如此厚,但都不属于她,无路可走,离开监狱就如同在监狱一样,逃亡他处也等同于囚禁狱中。

屈原也是“世界偌大”而“大非为我也”!离开楚国,“此生无所望已!

我们“又何怀乎故都”的时候,如果把书合上,想想下面的内容,想必都会认为当如《魏风·硕鼠》中说的“去女适彼”那样,或者如马融《长笛赋》中说的“屈平适乐国”那样;

但没想到屈原最终还是“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投河自尽!

他不是“远逝”他乡他国,而是长逝于汩罗,令人爽然若失,黯然以悲。

七)

大概屈原的心中,“故都”之外,即使还有世界,也不再是他的世界了

背弃自己的国家,不如舍弃自己的生命。

眷恋自己忠诚的故国,为之生为之死,与其作逃国的人,还不如作羁绊的臣。

苏辙《屈子庙赋》文中,设身处地为屈原代言说:宗国陨而不救兮,夫予舍是安去?……予岂如彼妇兮,夫不仁而出诉?

——国家衰落却不去救助,我丢下她能到哪里去呢?……我怎么能像那妇人一样,丈夫做了不仁义的事就向外人倾诉?深刻的传达出屈原的心事。

八)

屈原的伟大就在于这种精神!故都之外,虽有世界,非其世界!宁愿死也不离故国,不弃楚王。

屈原为后人景仰,端午节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因为屈原开创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形式,也不仅仅是他的作品华丽而缠绵悱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更主要的是,从屈原开始,爱国思想逐步成为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一种核心思想,爱国精神从屈原开始逐步发扬光大!

(《管锥编》之《毛诗正义·五三 正月》、《楚辞洪兴祖补注·一 离骚》)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这里是“随钱锺书一道与古人对话”公众号。

我们每天推送一则千字左右的钱锺书论学小知识、小干货,让你轻轻松松走进传统,走进国学,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竟是模仿而来,看过原句,才知苏轼是真牛
天涯何处无芳草
【名句/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赏析
【诗词学堂】三解苏轼《蝶恋花》
苏东坡的一首词为何惹得她泪满衣襟?原来最懂苏东坡的人是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