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非遗】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冯月婷:传承父辈衣钵 用好作品说话

“我打小就是在石头堆里长起来的,能记事了就随手可以摸到温润的石材,有想法了就想做一件自己的作品,这是我的生命,也是我的生活。”说这话的,是一位刚接过父辈衣钵的85后,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冯月婷在雕琢砚台。

历史:深藏闺中的“松花砚”

松花石砚与早已声名在外的端砚、歙砚相比,甚是默默无闻。但若是了解其出身,便会知道松花石砚的低调无名,却是最高调奢华的“内敛”。

“能受得起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皇家代言的,怕只有我们的松花石砚了。”冯月婷骄傲地说,松花石砚虽然面世的时间不长,仅有300多年历史,却凭借出身皇室、成长在深宫内院的资历而令其他砚台望尘莫及。

松花石嵌螺钿文字砚

石材:“松花石”里说道多

作为文房四宝中浓墨重彩的一宝,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包括端石、歙石、洮河石、菊花石、红丝石,形制包括陶砚、铁砚、玉砚、瓦砚、瓷砚等,地区不同、材质不同,名称也各有特色,那么松花石何以得名呢?

沉积地下的松花石以绿色为主,本溪的松花石材并不仅限绿石,而是出产清宫御用松花石砚所用各色石料(紫、黄、紫绿相间、黄白、青黄相间等)。

葫芦式砚

技艺: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

摊开看冯月婷的双手,似乎少了些手工艺人尤其是雕刻艺人的老茧和畸形。她打趣地坦言,自己喜欢“多动脑,少动刀”。小时候摸过的那些石头,对她而言不是硬邦邦的石头块,是可以唤醒她畅想自然的一块块敲门砖。

冯月婷直言,若是得到了一块上好的松花砚石,雕砚高手并不着急把它磨平磨光、做成成品砚料,第一步要做的是仔细观察它的纹理结构、色泽变化。这也是父亲冯军和老一辈雕刻师父传授给她的雕砚秘诀:“看三个月,思两个月,做一个月”。看要看出石材的温润程度、颜色层线、大小形态,并动用文化积淀和学识进行意向性的构思,若这都可以一气呵成,那么最后付诸实际的寥寥几刀,便是对石材的画龙点睛、精益求精。

打小在石头堆里长大的冯月婷

传承:坚守紫霞堂,做好掌门人

接过父亲冯军的接力棒,冯月婷成了“紫霞堂”的主人,也成为了松花石砚雕刻技艺最年轻的女性掌门人,坐拥“紫霞堂”的数方尊贵砚台,她的步子走得扎实且稳健。

手艺人的精致还要在手艺上见真章。85后的奋斗、执着和勇气在冯月婷身上体现无疑,她抓住了“松花石砚制作技艺”这根准绳,牢记心中的那份承诺和惦念,用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上好作品说话。

冯月婷通过直播宣传松花石砚和砚文化。

(作者单位: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乐龙池砚
中国名砚之一松花砚
望城谷山砚书写湖湘文房四宝故事
除四大名砚外还有什么比较出名的砚台?
自制的松花石手把砚台
松花砚 之 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