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甲午战争中清朝陆军岸防炮台坚固、火炮先进,却往往畏敌逃跑

大清自同治年间开始的洋务运动,引进并且生产了不少近代化武器,使清军的装备大为改善。但是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武器精良的清军却一败涂地。其中清军岸防炮台空有坚固的工事,先进的火炮,照样丢盔卸甲、望风而逃。

当时的清军使用的火炮主要是引进的克虏伯钢炮,其中有一部分还是先进的管退式快炮。其次是1884年自产的格鲁森式37毫米火炮,1894年又制成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而日军主要使用1881年在大阪兵工厂仿造的意大利青铜架退式火炮,性能不及清朝陆军钢炮。岸防工事方面,清朝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岸防工事就是一座座石砌安防大炮的台子,没有纵深,为防敌人背后偷袭,只是简单的修一道围墙。

洋务运动后,大清从西方国家引进军事工业时,也聘请洋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修建新型岸防炮台工事。大多数重要的要塞、口岸都修建了新型西式岸防工事。这些工事建造得极其坚固,各炮台之间相互依托,前后呼应,炮位配置合理,在当时战争技术条件下,是可以很好地保卫沿海要地。可是,就在武器好、工事强的条件下,清朝陆军却畏敌如虎,消极防守,一见敌人展开攻势,往往选择溃逃。

比如大连有海岸炮台5座,陆上炮台1座;西边不远处的旅顺有海岸炮台13座,陆上炮台17座,这些工事拥有大小炮120多门,其中不乏240毫米克虏伯远程巨炮。炮台备用加上旅顺南子弹库储存的各种口径炮弹达240万发以上,守军有2万人。这样强大的火力配置,不但在当时绝无仅有,就是40年后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也没有在一次战役中有这么多的火炮和弹药。可是,在日军进攻时,炮台守将纷纷丢弃工事逃跑。虽然也有些官兵坚守在炮台抵抗,可是终因无人指挥,最后也只能退走。众多的火炮弹药落入敌手。

1895年1月,日军24000余人冒着严寒在荣成涉水登陆,其中大量士兵冻伤,有的还冻掉了手脚,并且粮草供应还不及时。然而就在延续数天的登陆期间,山东半岛清军有2万多人,却没有一兵一卒主动出击。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同样是一些炮台不战而逃。还有一些人稍加抵抗就放弃阵地撤退。而被围困的北洋水师,就遭到日军用缴获清军的280毫米巨炮的轰击,在腹背受敌情况下,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陆军先进的火炮,竟然挨打的是自己的水师舰船,想想就令人痛心。

战争中武器装备先进与否固然重要,然而清军在武器并不算差的情况下,却惨败于整体实力,以及军备均不如自己的日本,这是问题很值得让每个国人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味科普)炮,砲还是鉋
历史上的今天——1859年6月24日,第二次大沽之战发生
三十年初心不改:李鸿章为何对克虏伯大炮情有独钟
甲午战争,日本真的赢了吗?
看完清军与日军的武器对比,才知道甲午战争中日本能赢真乃古今怪事
清军只会冷兵器不会运用火器,事实真的如此吗? | 循迹晓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