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冷兵器时代,到底有没有,刀枪不入的盔甲?

冷兵器时代,想要沙场陷阵,有一副好盔甲自然能大大提高战斗力,那么在古代都有些什么盔甲,他们的结构和强度都如何呢?这次小编就带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

按照结构来说,古代盔甲可以分为鳞甲、锁甲、札甲、板甲四种类型。

首先要说的就是鳞甲,,全世界的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的大规模使用过,其实就是将甲片按照鱼鳞状重叠排列,缝制或者是钉在内衬上制成,不同时代的工艺也造就了鳞甲不同的性能。

比如斯基泰人的鳞甲,内衬多是织物或者软皮,甲片加固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在遭受攻击时容易脱落。而一千年后拜占庭帝国的鳞甲,融入了不少东方的“奇技淫巧”将鳞片缝制在一条条硬质皮革上,用铆钉加固防止外翻,再串连成盔甲。这样可靠的性能也是拜占庭重骑兵超强肉搏能力的本钱。

对于锁甲来说,古代主要是流行于中东和欧洲,十字军时期达到高峰,没有什么是穿锁甲解决不了的。如果说有,那就再穿条锁甲吊带袜。锁甲是由金属环相连编织/构成的盔甲,对抗弓箭和刀刃有着极强的优势。

很多的人觉得锁甲四面透风能够挡住什么呢?其实锁甲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对接锁甲,由锁环相连构成,而锁环没有闭合,受到冲击时圆环因为结构的缺陷会很容易变形脱落,然后给士兵带来很大的危险。对接锁甲其实什么武器都是挡不住的,因为在实战中常常用到的是铆接锁甲,每个锁环由铆钉闭合,防护性更是高的出人意料。

国外的冷兵器爱好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用标枪攻击一个身穿对接锁甲的持盾人体凝胶模型,标枪不仅贯穿了盾牌,还同时贯穿了整个模型。但是当换上铆接锁甲后,标枪不仅没有贯穿锁甲,甚至还被弹开了。要是我们不考虑冲击伤害,单纯从结构强度来说,锁甲简直童叟无欺。

在中国,锁甲早期主要是西域诸国和吐蕃的装备,比如唐朝【通典·吐蕃传】中记载'人马俱披锁子甲,非强弓利刃所能之伤也’,口气很吃惊,主要是这会中原的锁甲大多还是西域的贡品。到了吐蕃一看,我去,这人家每个人身上都是贡品啊!中国普及锁甲,要到宋朝后了。

至于札甲,则是典型的东方盔甲样式,由金属片用绳索连接,纵横两个方向叠压编织而成,在中国宋金时期达到高峰。札甲的代表之一“铁夫屠”,从现代复原的作品来看,在战场上遇到穿这个的,其实就跟步兵遇上坦克的心情差不多。

板甲则是西方盔甲的代表,如果不算希腊肌肉甲和罗马环片甲的话,经典的板甲大概在百年战争之际开始大规模使用,韧性强,硬度高,对抗刀剑、长矛乃至钝器都有较好的防护性。

在古代盔甲冶金学权威著作【骑士与风炉】中,通过金相学研究,给出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在不计算受力角度的情况下,要突破2mm的中碳钢,以弓箭的压强来说,需要192J的能量。而且除此以外还需要额外80J的能量来贯穿盔甲的内衬才能伤害到人体。而斧头和刀剑在攻击时平均的能量在60至130J左右,而子弹在直击的情况下,需要825J才能贯穿。

这时要知道的是,16世纪的火绳枪发药为黑火药时子弹的初始能量为1300J。算上子弹能量耗损和板甲结构强度。板甲就算是遇到了火器也是具有一定的安全余量的。所以到了十九世纪拿破仑战争时,战场上依然活跃着大量的胸甲骑兵。即使今天,板甲也是军警们的一致选择,君不见防弹插板也是板甲。

大家都喜欢比较各类盔甲的防护性能,其实无论什么结果都是偏颇的,且不说不同盔甲作用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士兵的护具都是复合型的。比如罗马在奥古斯都时期的征召兵都是外穿锁甲内穿皮甲的。皮革的韧性强,对受力有着很好的分散作用。锁甲防劈砍穿刺。两者搭配能最大程度保护士兵的生命安全。

十五世纪的很多骑士,还有外罩全身板甲,中间锁甲,里面还要弄一件10至16层亚麻缝制的衬衣。要是能够都穿的话,为啥还非要攀比哪一件更强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盔甲介绍
科普向:古代种类繁多的各种盔甲,你都知道吗
罗马各代重装骑兵
从共和国到帝国的罗马武备变迁:西班牙短剑为何取代长剑,板条甲名过其实?
俄国沙皇攻城掠地的铠甲,金帐汗国前后的盔甲改革
【盔甲·35】锁甲与链甲关系辨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