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远征军老照片:他们曾御敌于国门之外,个个都是英雄

远征军是抗战时期中国奔赴境外作战的军队,也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先后歼灭日军近5万余人,但是远征军自己也伤亡6.7万余人,远征军同为抗日部队,他们御敌于国门之外,也是一支被寄予厚望的部队,不过抗战时期,大家都关注于国内的战场,对于远征军,大家都是从《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其他影视中了解了这段历史,其他的或许了解不多,今天带来一组远征军的老照片,看看当年这些英雄们的过去。

行军的远征军

远征军的训练

因为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史迪威开始提出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国军以及反攻缅甸,因此国民政府将之前入缅作战失利的部队进行改编整合前往印度训练,除了在印度兰姆伽等地训练外,国军还在国内的昆明、大理等地进行兵器、射击、战术等方面的训练,并且配备了盟军装备,尤其是新一军,配备了全美式装备,这些训练和装备,为日后远征军的反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印度兰姆伽接受整训的中国远征军

1943年远征军训练场景

正在进行突击训练的远征军

1943年训练基地使用75毫米榴弹炮

M1式75厘米榴弹炮是美军提供给远征军的重武器之一,全重仅653千克,可分解成九大部件进行空投,或由骡马驮运,灵活性非常强,非常适合地形复杂的东南亚地区作战,这种榴弹炮有效射程达7500米,射速6发一分钟,比日军的榴弹炮先进,不过当时主要用落马进行运输,还有汽车牵引型的,为远征军提供了可靠的火力支持。

练习使用M1式75mm榴弹炮

1945年3月在缅甸举行升旗仪式的新一军,前面是75毫米榴弹炮

正在进行迫击炮的训练

接受盟军训练的远征军机枪手,抗的是M1917重机枪三脚架

M1917重机枪是美军援助中国的最主要的机枪,不过是水冷式的,射击的时候必须要加水才能保证使用,因为这种机枪带着枪架,重量达到了四十多公斤,只比民国生产的二四式重机枪稍微轻了一点,且带着水套,无法伴随步兵进行进攻行动,只能在后面给步兵远距离的提供火力掩护。

1945年1月再缅甸进行坦克登车训练的远征军战士

远征军的行军

东南亚地区气候潮湿,雨林众多,在这里作战非常考验部队,加上那时候公路都是泥路,而且缅甸多雨,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加上远征军都会配备一些重武器,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运送,与从同时,东南亚河流众多,并且较为湍急,行军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危险,可以说对远征军也是一种考验。

1944年国军在缅甸用骡子牵引榴弹炮的场景

丛林中行军的远征军正在拉75毫米榴弹炮

快速行军的远征军

1943年6月横渡河流的远征军

远征军的炊事员,一头挑做饭的家伙事,另一头则是做饭用的黑锅

1942年的缅甸,当地居民自发的帮助远征军

远征军第22师在泥泞的甘马因(缅甸)公路上行军

利用汽油桶准备渡江的远征军

橡皮筏渡江的远征军

行军途中的远征军

途径缅甸庙宇的远征军

1944年12月16日在C-47运输机上的远征军新六军战士

战场上的远征军

远征军训练后就开始与东南亚的日军进行作战,先后发动了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密支那战役、松山战役、龙陵战役、腾冲战役等几个重大战役,最终在1945年3月30日,远征军成功功课乔梅,与英军胜利会师,最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远征军在境外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武装力量,为最后的抗日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45年3月30日,一位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第50师的士兵与英印第36师的士兵在一起握手庆祝

收复腾冲后缴获的日军武器

远征军突入腾冲

腾冲之战受伤的战士

腾冲有极边第一城的称号,在1942年的时候遭到日军侵占,营建了大量的工事,后远征军于1944年7月28日开始对腾冲进行包围进攻,驻扎在腾冲的日军妄图依靠坚固的城墙和之前的工事负隅顽抗,最终远征军利用美军炸踏了的城墙缺口突入城内,与日军进行巷战,最终成功光复腾冲。

受伤的远征军战士

受伤的远征军战士被抬回到后方

远征军在东南亚丛林作战,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缺少药品和各种医疗机械,因此受伤了只能简单地进行包扎和止血,但是潮热的雨林环境很容易让受伤的战士伤口感染,或者因为病毒或者疾病等等,虽然美国援建了野战医院,但是杯水车薪,因感染和疾病牺牲的战士也不少。

1943年6月30日,远征军和盟军一起射击日军轰炸机

1944年3月31留在缅甸北部的胡康河谷,盟军给远征军伤员点烟

1944年12月11日,远征军炮击日军

1944年12月16日缅甸被远征军击毙的日军

1945年3月15日,盟军和远征军在缅甸腊戍的废墟

在来凤山防空洞休息的远征军

远征军缴获的日军旗帜

远征军战士用日军军旗当围裙

依靠大树休息的盟军和远征军

远征军的生活

相对于在国内作战的国军,远征军的伙食要好上很多,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时候主要是英军提供的伙食,虽然比真正的英军标准低上很多,但对于国内吃不饱的国军来说已经好很多了,远征军每天有肉还有糖、茶叶等等以及各种压缩饼干。

赤饭的远征军军官

到了第二次远征的时候,在印度受训的远征军不仅伙食上有所提高,而且武器装备、被服鞋袜以及武器方面都由英美方面提供,包括3套卡其布的军服、MK-2 型钢盔,其中2套军服是短袖短裤,士兵为英式半筒皮鞋,高级军官则是呢制军服和高筒马靴等等,除此之外,除了每天伙食之外,还有各种罐头、维生素片、香烟、速溶咖啡等一些食物,让远征军吃饱了有力气去打仗。

吃饭的远征军

1944年12月15日远征军用竹筒做成的淋浴管下洗澡

正在给日本战俘理头发

1944年7月15日,史迪威脱帽与在沿列多公路某处的康复营地里远征军战士讲话

1942年缅甸一座设立于学校的战地医院,缅甸护士处理受伤的远征军战士

远征军接收到乐器物资

因为缅甸湿热的环境,远征军战士们都剃成了光头

孙立人将军与史迪威

远征军其他照片

远征军们都是二十来岁青春年华的人,甚至很多士兵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在缅甸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与日军血战,最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惜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很差,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治疗,就病逝于半路上,只能就地掩埋,甚至到最后,连他们的姓名都没能留下来,即便是送到后方,也因为缺少医药,死亡的几率也很大,也因此,大家看到新闻里远征军战士们安息的地方其实就是两个汽油桶拼在一起,他们这样图的是什么?就是打败日寇,维护民族尊严。

发现远征军战士的遗骸汽油桶

披着防空袭的伪装的远征军战士

蹲在地上休息的远征军战士

1945年,驻印军与远征军在缅甸会师。左边的战士属于驻印军,右边是驻云南的远征军部队

驻印军士兵带着他的猴子一起行军

身着英式装备的远征军

抽烟休息的远征军

笑容灿烂的远征军士兵

时年13岁的陈友礼,参加了怒江惠通桥保卫战、攻克松山、收复龙陵、南天门、遮放、畹町、黑山以及缅甸等战斗

2014年时年83岁的陈友礼

照片中的雕像

1944年9月2日,时年12岁的李乐贝,第14 师42团队列里最年轻的士兵

受伤却依旧微笑的远征军战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还原中国抗日远征军入缅作战:英早期曾不允入缅
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图片】
中国远征军首战败后,为何还要二度入缅作战?
三万远征军惨死野人山,唯一幸存的女兵刘桂英,究竟经历了什么?
刘桂英:唯一逃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回忆说:山里比鬼子更恐怖
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首次出国出战,10万精锐远征军出兵缅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