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年前,波兰凭什么打败70万苏俄红军,阻止“世界革命”?

苏波战争的性质

在开始叙述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苏波战争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遗憾的是,由于掺杂了太多意识形态纠纷,现在世界范围内缺乏对苏波战争盖棺定论的解释。直白地说,对苏波战争的定义完全取决于所在国的政治态度。总的来说现在的主流观点有两种。

首先是旧的苏联-俄国史学界的看法,就是将这场战争划到“西方列强对新生苏俄的武装干涉”中,认为波兰先动手入侵苏俄,己方纯属正当反击。

但这种说法逐渐式微,被另一种更中立的看法替代,即:不存在谁先动的手,因为直到苏波战争爆发前,苏俄和波兰在边境以及其他国家地区都持续爆发武装冲突。这些冲突许多并不归中央政府直接命令,而是当地武装的自发运动,1920年的苏波战争是地缘冲突扩大到两强争霸的结果。

而我个人的看法是:苏波战争是新生的波兰和苏俄,这两个极具领土野心的国家,在一战结束的东欧政治真空中争夺地缘霸权的冲突。战争起于普遍的小范围领土争端,在争夺乌克兰霸权的冲突中进入白热化。

红军攻入波兰本土后,意识形态争端变浓,战争性质从两强争霸变成了苏俄武装输出革命,试图在全世界“插遍红旗”。而波兰则在国家破败时激发了史无前例的民族主义情绪,最后在华沙战役中戏剧性收场。

如今,这场发生在地球另一边的战争已经过去了整整一百年。其性质,仍然众说纷纭。但我坚信一点永恒的定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阐述,都是当今政治的镜像反映。

下面进入正题。

苏俄海报中对波兰的负面宣传,以及对己方的正面宣传

苏波战争的历史背景

在苏波战争登场之前,必须了解它的前戏。

一战结束之后,帝俄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崩溃,在东欧造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在他们的尸体上,波兰、苏俄、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爱沙尼亚等新兴国家围绕地缘矛盾在1918年到1921年展开了一系列武装冲突,苏波战争正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次。

这里再重申一遍,讨论谁先动手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上述所有国家在宣布独立的第一天就与几乎所有邻居,以不同的方式,爆发了武装冲突。

苏波战争爆发前,波兰的外交思想是服务于“海间联邦”方案的。

这是一个由波兰国父毕苏斯基谋划,旨在建立一个以波兰为主导的,以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为成员的中欧政治联盟。

因为盟友法国太遥远,毕苏斯基希望在中欧用小国抱团取暖的方法,应对近在咫尺的德国和苏俄的军事威胁。因此,“海间联邦”是波兰向东扩张势力的主要驱动力量。

海间联邦设想图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苏波战争开始时,波兰到底是入侵了苏俄本土,还是乌克兰、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呢?很多人会说,苏俄当时刚刚占领了这三个国家,所以是入侵苏俄。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三个地区并非是俄罗斯本民族的原生领土,也是后者用武力夺取吞并的。

而且红军的占领仅维持了几个月,甚至还没有在当地建立稳定的统治,进一步讲,苏俄政府已经在《布列斯特条约》上明确承认了这几个国家的独立主权。我们都知道,只有帝俄才能声称对这三个地区的领土主权,但帝俄已经崩溃,苏俄与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领土继承。

布列斯特合约

综上所述,在1918到1919年,白俄罗斯、立陶宛和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边境尚不稳定之时,他们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苏俄核心领土,最多是“占领区”。但战争初期波兰军队攻下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后继续向东入侵,这就可以算作入侵苏俄本土了。

在苏波战争之前,苏俄与波兰就围绕波罗的海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博弈,典型的例子就是苏俄-立陶宛战争(Lithuanian–Soviet War 1918.12-1919.8)。在德军撤退后,苏俄宣布不承认《布列斯特条约》,在1919年1月5日进攻维尔纽斯,立共建立亲苏政权。

但因立共的政策不得人心,立陶宛人发起持续的反抗和起义,又抢回许多失地。3月苏波战争爆发,波军全线东进,与立陶宛人联合赶走了红军。当红军反攻时,又联合立陶宛人赶走了波军,准备重建傀儡政权“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华沙战役之后,红军被迫把维尔纽斯还给立陶宛,立苏战争结束。

但是在白俄罗斯和其他波罗的海国家的矛盾还不足以引发如此大规模的苏波战争,这场战争真正的导火索在乌克兰,即波兰、苏俄和“中央拉达”争夺乌克兰统治权的冲突。

现在让我们回溯时光,把时针拨到1918年初,看看乌克兰发生了什么事。

乌克兰的隐患

此时,一战还在继续,俄国内战如火如荼。列宁迫切期望俄国退出战争,德国也希望东线停火以集中全力在西线。双方代表在1917年底就展开了停火谈判,德国人要求俄国承认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西白俄罗斯、芬兰等地区从俄国脱离,苏俄代表坚决拒绝。

但在德军的战争威胁下,苏俄政府被迫同意德国人的条件,在1918年3月3日签署《布雷斯特条约》。在此之前的2月9日,德国为缓解国内的粮食紧缺,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单独签订合约,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

早在1917年3月,乌克兰中央委员会(中央拉达)Украинская_Центральная_рада,就建立了,俄国内战全面爆发后,委员会宣布乌克兰独立。彼得格勒方面不能容忍中央拉达“分裂祖国”的图谋,在他们的支持下,乌克兰人民议会在1917年底在哈尔科夫召开第一次全乌代表大会,会议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很快,苏俄红军在乌克兰人民议会的“邀请”下进入乌克兰清剿“白匪”和“彼得留拉匪帮”,苏乌战争(1917-1921)爆发了。这是一场苏俄与中央拉达争夺乌克兰政权的战争。

(“白匪”的称呼来源于俄国内战时期忠于沙皇或临时政府的武装力量,也被叫做白卫军。后来“白匪”泛指内战时红军的一切对手,包括苏波战争时期的波兰军队。)

1918年1月,中央拉达宣布独立时的乌克兰

如果说苏俄入侵中央拉达,是为了恢复帝俄版图,“收复”这一俄国的重要农业和工业区。那么刚刚独立的波兰也十分愤慨,因为东加利西亚地区居住着许多波兰人,这里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东部波兰领土。摄政波兰王国代表对德国当局提出强烈抗议,德国人直言波方代表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结果是总理杨·库查热夫斯基立刻辞职,摄政委员会差点解散,东部地区许多村镇发生了暴力事件与游行示威。德国方面不想因此与波兰高层关系闹僵,他们含糊其辞地表示东加利西亚并未从波兰剥离,但这件事还是增大了双方关系的裂痕,也为之后的波乌战争与苏波战争埋下了隐患。

总而言之,苏俄想要整个乌克兰,波兰想要东加利西亚,也就是上图西北的省份。

苏俄·乌克兰战争(Ukrainian–Soviet War 1917.11~1921.11)

在《布列斯特条约》签署之前,中央拉达在红军的猛烈攻势下几乎输掉了战争。1月29日,布尔什维克策动了基辅工人起义,2月8日中央拉达逃离基辅,同日红军占领基辅。3月1日,红军又被彼得留拉指挥的乌德联军赶出右岸乌克兰,大片地区又被德军攻占。

红军被赶走后,乌克兰人开始寻求摆脱德军的控制。面对愈加不服管的中央拉达政府,德军干脆在4月28日将其解散,拥立乌克兰大贵族帕夫罗·斯科罗帕茨基建立了所谓的“盖特曼政府”(Украинская держава),这个右翼政权是德国的傀儡国。随后乌、奥、德联军又攻下了左岸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布尔什维克被迫在1918年6月12日与“盖特曼政府”签订合约。

斯科罗帕茨基,前帝俄将军,乌克兰保守派领袖,

因为政治上的倒行逆施,再加上同盟国的节节败退,“盖特曼政府”在乌克兰的统治非常不稳。斯科罗帕茨基绝望中甚至还想联系邓尼金的白军,这引起了乌克兰人民的极大不满,加剧了“盖特曼政府”的倒台。

1918年底,经过半个月的内战,“盖特曼政府”被布尔什维克暗中帮助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乌克兰执政内阁”推翻,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重新建立,但乌克兰执政内阁的统治也不稳定。在几个月内,乌克兰人民经历了中央拉达糟糕的统治,布尔什维克的革命与处决,德军的大肆掠夺,左中右轮流执政,还有血腥的内战。

此时乌克兰因为连绵的战火与外部势力干涉,国家基层组织陷入瘫痪,几近无政府状态。

基辅,乌克兰人民的爱国示威

德军撤退后,布尔什维克就在边境准备下一次进攻。

年底和谈失败,红军在乌克兰社会主义革命党的策应下,在1919年1月越过边境向乌克兰发动第二次大规模入侵,兵锋直指哈尔科夫与基辅。尽管执政内阁组织了十万军队防御,但在一个月之内因为逃兵和战败,减员达到四分之三,根本无力抵抗红军的进攻。

2月,红军就占领了基辅和整个左岸乌克兰。但“中央拉达”领导人彼得留拉不甘失败,为此,他找到了波兰。现在,我们再以波兰的视角,看看这场复杂而漫长的东部冲突是如何开始的。

布尔什维克拿下乌克兰

波兰·乌克兰边境战争(Polish–Ukrainian War 1918.11~1919.7)

波兰复国后,毕苏斯基曾对波兰的边界问题做过明确表态,西方边境的划分只能取决于协约国,东方边境则依赖于武力。毕苏斯基对东部边境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规划,即波兰的最大威胁就是帝俄与布尔什维克,在此之上波兰必须动用武力在波苏之间建立旨在对抗德国与苏俄的“海间同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毕苏斯基在苏俄内战最激烈之时(1918年夏至1919年初)并未大规模帮助白军打击布尔什维克,这引起了协约国对波兰的不满。究其原因并不复杂,白军只承认给予波兰有限的独立条件,布尔什维克至少愿意承认波兰独立。毕苏斯基在东部的所有战略决策,都是基于“海间联邦”构想的,包括日后的苏波战争。

波兰国父,毕苏斯基在1920年

波乌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加利西亚民族杂居引起的边境问题,与切欣、维尔纽斯冲突如出一辙。波乌冲突最早爆发于1918年11月13日,数千名乌克兰官兵军事控制利沃夫,并且宣称此地为乌克兰领土。

但占利沃夫城多数的是波兰人,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被划入乌克兰而非波兰,而且当时西乌克兰政权并未得到国际承认,波乌边境线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战争就成了划定边境的唯一途径。

波兰将军约瑟夫·哈勒,对国旗宣誓

最初的冲突并非是波兰当局对乌克兰宣战,而是利沃夫及其附近村镇波兰居民组成自卫队与乌军的交火。在德罗霍比奇、普热梅希尔、桑比尔和雅罗斯拉夫城都爆发了反乌克兰起义,由于起义民兵很多都是退役的一战老兵,他们一时间竟与乌军打得平分秋色。

11月21日,波军成功占领利沃夫,但却受到城内犹太民兵的袭击,作为报复,波军屠杀了包括乌克兰人和犹太人在内约340名平民,其中遇害的犹太人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史称利沃夫屠杀。到11月底,波军占领了整个利沃夫州,加利西亚东部在乌军手里。

“利沃夫的小鹰”,波兰青年民兵部队

1918年底到1919年初,波军与彼得留拉指挥的乌军在加利西亚陷入低强度的拉锯战,期间乌军制造了好几次反犹屠杀,造成500~700名犹太平民丧生。虽然乌军士气旺盛,而且有数量优势,但波军的训练有素和机动力抵消了这一点。

至1919年三月,双方在利沃夫附近进行了数次攻防战,乌军始终没能攻下利沃夫。法国曾做出和解尝试,但边境方案对乌克兰人不公平,战争继续进行。

5月14日,约60,000蓝军在哈勒将军的率领下终于赶到乌克兰,此时蓝军在法国的帮助下,已经是下辖近70,000波军,配备法械的精锐之师。蓝军抵达前线投入作战引起了法国人的不满,因为按照约定,蓝军只能用来与红军作战,但法国人的抗议被无视了。

乌克兰加利西亚军队指挥维托夫斯基

哈勒将军不仅带来了几万生力军,还有英、意等国制造的空中力量,甚至还有法国的FT-17坦克。在蓝军的帮助下,波军很快突破了乌军防线,但在协约国的压力下停止进攻。乌军就利用机会休整喘息,而后发动了成功的反击,将波军阵线逼退了将近150公里。

毕苏斯基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在6月28日也发起反攻,将乌军推回兹布鲁奇河,但乌军在撤退中保存了完整建制。波乌战争的军事冲突基本宣告结束,此后近一年时间,波乌的战场从现实中转移到谈判桌上。

波方与乌方代表唇枪舌剑,谁都不愿意做出让步,但英、法等国倾向于帮助波兰,因为他们还需要波兰作为抵抗布尔什维克的桥头堡,尤其是在红军几乎占领乌克兰全境的事实前。

1919年6月25日,国联同意波兰控制东加利西亚,波乌战争基本宣告结束。后来,由于彼得留拉的流亡政府已经失去了谈判的筹码,国联在1923年认可加利西亚并入波兰。波乌边境冲突以乌克兰被波兰和苏联肢解宣告结束。

1920年4月,一个风尘仆仆的男人敲开了毕苏斯基在贝尔维德宫的办公室,他自称是为乌克兰独立而斗争的民族革命家,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总统。请求波兰能派遣军队协助他从苏俄红军手中夺回乌克兰的统治权。

他的名字叫西蒙·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留拉(Си́мон Васи́льович Петлю́ра)一战之后,二战之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确定东欧乃至欧洲命运的重大事件,直接影响20世纪世界革命史的伟大战争,即将打响。

苏俄·波兰战争(Polish–Soviet War 1919.2.14~1920.10.18)

苏波战争是一战之后,二战之前,欧洲爆发的最大规模战争,战火覆盖了整个东欧,战争结果也深刻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走向。

宏观来说,苏波战争是一战后欧洲新兴国家决定未来秩序的最终冲突。这既是苏波双方划定势力范围的决斗,也是出生于革命之火的苏俄对欧洲旧意识形态的首轮挑战。

1916年波兰语的使用地区

最早在1918年12月16日的华沙统一代表大会上,PPS左派与SDKPIL就建立了听命于苏俄的波兰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Poland 全称共产主义波兰工人党,简称CPP)。CPP的激进主张包括反对波兰武装独立,反对建立波兰军队,让波兰成为苏俄的加盟共和国等。

波兰独立之后,CPP就在谋划策应红军进攻的事宜。

毕苏斯基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他认为帝俄对波兰的威胁更大,所以波兰在俄国内战的关键时期没有援助白军。另一方面,毕苏斯基认识到布尔什维克与波兰终究有不可逾越的意识形态鸿沟,所以他急于建立“海间同盟”,作为未来两国矛盾的缓冲地带。

支持苏俄的波兰左翼政党

1919年初,苏波边境的白俄罗斯部队就已经与红军展开冲突了,他们的抵抗基本蚍蜉撼树。白俄罗斯政权已经获得了爱沙尼亚、芬兰、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等邻国的承认,但列宁拒绝承认该国独立。

红军在1月5日就兵不血刃占领了明斯克,摧毁了建立在《布列斯特条约》之上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政权,但白俄罗斯人仍在各地组织民兵抵抗红军的入侵。从二月开始,波兰为了东部边境的安全,也派少部分兵力支援白俄。

1919年夏天,白军最高统帅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Anton Ivanovich Denikin)向莫斯科进攻,布尔什维克政权到了最危险的关头。邓尼金在这时联系毕苏斯基,期望他站在“俄罗斯帝国温顺仆人”的立场上率军进攻红军。这样,他或许会大发慈悲,给波兰自治权。

邓尼金倨傲的要求被毕苏斯基一口回绝,所以东部二十万波军主力在7月到9月红军遭到猛烈攻势时并未对红军展开大规模进攻。10月到11月,红军在奥廖尔·库尔斯克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白军,解了莫斯科之困。高尔察克政权的败亡已经进入倒计时。

1919年,邓尼金短暂占领哈尔科夫

尽管毕苏斯基禁止波军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但在“海间同盟”的指导下,波军在波罗的海三国的小规模军事冲突却不可避免,在之前的波立冲突中已有详细阐述。

1919年的战事中,波兰和苏俄都维持了一种不扩大战争事态的默契,至年底,波军援助波罗的海三国将红军赶了回去,八月份波军攻占明斯克,双方进入对峙状态。尽管一年中也有几次和谈尝试,但都是缓兵之计。

1919年底至次年初,随着高尔察克与邓尼金主力被歼,决定俄国命运的逐鹿之战尘埃落定,新生的苏俄消灭了她来到世间的第一个强敌。

苏俄艺术家的抽象宣传画,用红色楔子击穿白色圆圈

首战告捷的列宁对革命前景感到乐观,他宣布要帮助德国左派燃起与俄国一样的革命之火,还要协助全欧洲的共产主义革命运动,将无产阶级专政的赤旗插遍欧罗巴。为此,在内战还未完全结束之时,红军就尝试在波罗的海三国与乌克兰建立苏维埃政权。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苏俄在建立初期没有得到国际承认,所以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苏波边境线。换句话说,在《里加协定》之前,苏波两国的边境线只取决于双方士兵战壕的位置。苏波从武装冲突到全面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乌克兰。

人民达拉政权首脑彼得留拉在1919年底就丢掉乌克兰逃至波兰,此后一边组织徒劳地抵抗一边设法取得毕苏斯基的军事支持。毕苏斯基认为帮助彼得留拉夺回乌克兰可以在黑海北方建立一个亲波政权,这符合“海间同盟”的战略设想。

1920年的彼得留拉

彼得留拉为了重掌权力做出了政治让步,将乌克兰西部包括沃伦在内的争议地区割予波兰,以换取波兰对人民达拉的外交承认和军事援助,条约还规定双方境内的乌、波人口都享有平等权利,禁止任何一方向苏俄单方面谈和。

波兰密码学家杨·科瓦列夫斯基(Jan Kowalewski)在波乌战争期间就成功破译了邓尼金部队的密电。1919年,他奉命领导波兰总参谋部的无线电情报部门,这里聚集了波兰最出色的数学家。

苏波战争爆发前,科瓦列夫斯基就已经破译了苏俄内部的电文,情报表明红军在1919年与波兰和平为缓兵之计。红军正在靠近边界的巴里索地区集结军队,准备发动大规模攻势。这个重要情报也是促使毕苏斯基决定先动手的原因之一。

毕苏斯基和他的军官

1920年4月24日,波乌代表正式确立军事同盟,波军迅速执行了旨在夺取乌克兰控制权的“基辅行动”,要建立一个摆脱布尔什维克控制的,亲波的乌克兰。

苏波战争,正式开始。

“基辅行动”

根据战前波兰情报部门的报告,红军在1920年已经做好向西大规模进攻的准备,开始在别列津纳河-白俄罗斯一线部署约700,000部队。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莱昂·托洛茨基、约瑟夫·斯大林、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等优秀的将领担任红军西线部队指挥官。

加里宁和托洛茨基,向红军致意

波军经过急速扩编,全国总兵力从1918年的十万人增加到1929年初的约500,000人,8月20日达到737,767人,但在前线的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因为波军装备的“万国牌”武器,令他们脆弱的后勤补给雪上加霜。

毕苏斯基亲自指挥约65,000波军向乌克兰进攻,彼得留拉也率领约一万五千乌军联合行动,但他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波乌联军一开始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5月9日成功占领基辅。但红军并未损失太多,第14集团军成功后撤。

波军短暂攻克基辅

接下来到了作战计划的关键节点,毕苏斯基把乌克兰的行政权交给彼得留拉,后者必须迅速招募大规模军队配合作战。但乌克兰经过长期战乱,人民非常渴望和平,即不相信波兰人也不愿意为彼得留拉效力。

所以在整场战争中,彼得留拉的部队从未超过两个师,波军必须独自面对红军的全面反击,《华沙条约》计划中的胜利已经遥不可及。

红军的反击

波乌联军的胜利只持续到5月24日。

红军第一骑兵军在西蒙·布琼尼将军的指挥下开始进攻基辅波军,激烈的战斗持续到6月,波军虽然勉强维持防线但已是强弩之末,特别是漫长的战区已经早已达到波军后勤供给的极限,毕苏斯基下令在补给断绝前撤退。

5月29日,红军第1骑兵军4骑兵师对沃达卡村的波军发动突袭,波兰第16乌兰骑兵团与对手的哥萨克骑兵团进行肉搏战,经过三天的殊死较量终于击退了红军的进攻。但这种战术胜利对全局于事无补。

布琼尼,第一骑兵军指挥官,苏联元帅

布琼尼的骑兵军越战越勇,在6月5日突破了波军防线,6月13日夺回了基辅。在毕苏斯基的指挥下,波军败而不溃,有序撤到了一个月前的位置,红军也在乌克兰进行休整。由于战事扩大,双方也展开了舆论攻势。

列宁斥责波兰发动了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还指控波军破坏了基辅城基建和古迹建筑,但波军在一个月的军事行动里只炸毁了第聂伯河的桥梁。针对红军屠杀平民、烧毁村庄的说法也出现了,红军予以强烈否认。

波兰陆军第二“死亡”中队,作战经验丰富

6月到7月,双方艰苦鏖战。

虽然红军的强大攻势被勉强遏制,但波军的几次反击也全部失败,此时战线已经进入波兰境内。波军的数量无法充分填充200公里的广阔战线,但还是机械地采用了一战的老办法,为后面的更大失败埋下了隐患。

约12万红军在图哈切夫斯基的指挥下在7月份针对波军防线的薄弱点展开全面突击,红军局部以多打少的策略取得成功,波军处处设防的结果就是处处破防,被迫继续后撤。

但因为波军的顽强抵抗,红军也无法打出决定性地歼灭战。战争进行到这里,已经从双方争夺乌克兰变成了红军全面进攻波兰,新生的波兰政权要为生死存亡而战了。

英勇强悍的苏俄第一骑兵军

7月20日,经过三天激战,格罗德诺战役以波军惨败告终,涅曼河防线不复存在,波军必须继续后撤拱卫布格河防线。红军充分贯彻机动作战,在骑兵军的辅助下快速切割波军防线,波军为他们僵硬的阵地战策略付出了高昂代价。

波军的后备兵源也开始枯竭,红军以每天20英里的速度推进,波军在布格河防线艰苦作战,勉强推迟了红军一周的攻势。至于乌克兰战区,波军已被完全赶了出去。

但南部战区在八月底逐渐好转,波军在卢沃、布罗迪等战略要地的防御取得成功,还对部分红军实施了反包围。

但华沙危在旦夕,图哈切夫斯基下令红军要在8月12日占领波兰首都。

图哈切夫斯基,绰号“红色拿破仑”

维斯瓦河的奇迹

8月12日,苏波战争迎来决战,华沙战役打响。

华沙的防守力量约为46,000步兵、2,000骑兵、730挺机枪、192门火炮和几辆轻型坦克。但约有11万波军参加了整个战役,红军的数量略多一点,双方的人数差距并不大。

波兰政府在1920年7月3日成立了国防委员会,波兰社会动员起来了。八万人的志愿军建立,妇女踊跃帮助后勤,此时整个波兰的作战力量超过了90万人。

大规模征调中的波兰步兵

失败的恐慌笼罩了华沙城。

历史上,这座命运多舛的城市多次陷于敌手,波兰人对能否守住他们的首都心怀忧惧。外国使节早已逃离了华沙,列强屏息凝神地注视着华沙战役的情况,并异口同声地做出了最坏的预言:一溃千里的波兰人不可能在红军的猛烈攻势下幸存,波兰将再次灭亡,欧洲旧秩序将被列宁彻底埋葬。

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落在了毕苏斯基的肩膀上,他深知这一战关乎波兰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丢掉华沙,一切就结束了。毕苏斯基在贝尔维德宫的办公室烟雾缭绕,8月5日凌晨,他交出了修订的作战计划。

毕苏斯基亲临前线

计划并不复杂。中路波军后撤,让出维斯瓦河防线,由哈勒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死守华沙桥头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红军主力向西推进;

北线战略预备队西科尔斯基将军的第5集团军保卫莫德林要塞,防止红军从北部包抄华沙;

最重要的在南线,在这里由毕苏斯基亲自指挥约20,000人的精锐突击军负责在苏军进攻的西南方薄弱点发起猛攻,意图切断苏军主力退路,配合其他部队打一波反包围的歼灭战。

这份计划在波军总参谋部引起争议,许多军官斥责其相当业余,法国军官团也认为毕苏斯基泥腿子一个,缺乏正规军事教育。

红军在进攻时曾缴获了这份计划的副本,布尔什维克的军事家也认为它不切实际,并未认真理会。甚至事后毕苏斯基回忆起来,也承认这是一次豪赌,但无人能预测未来。

波军的战略核心,就是在南线切断红16军团的退路

1920年8月13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拉兹敏镇受到了波兰守军的奋勇抵抗,拉兹敏战役(Battle of Radzymin)打响,这座小镇距离华沙仅有20公里,红军指挥官甚至可以从望远镜窥见华沙城堡广场的尖顶。

第一天,红军集结了波兰守军三倍的重炮猛轰拉兹敏镇的波军阵地,波军伤亡惨重,在19:00被迫撤退。战败的消息传到华沙,引起了民众恐慌。红军士气大振,认为波兰的覆灭近在咫尺了。

8月14日,经过一夜准备,立陶宛-白俄罗斯第1师两个步兵团的波军对红军左翼发起突袭。士兵们知道这一战意味着什么,他们齐声高唱“波兰不会灭亡”,对红军发起无畏的冲锋。至中午,波军夺回了拉兹敏镇。

十万波兰男人组成了志愿军,手持冷兵器上前线

红军当然不会放弃,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双方围绕这座小镇展开了绞肉机的惨烈战斗。北部莫德林要塞的守军为了减轻拉兹敏的压力,被迫提前发动反攻。16日战斗结束,小镇易手三次,基本被夷为平地。

但红军攻占拉兹敏的计划失败,波军在中线迅速反推,将红军赶回了几天前的阵地。红军在中路攻击受阻,北线也被莫得林要塞缠住无法分身。

8月16日,毕苏斯基亲率第5师从南部的维普策河向北发动反击。在华沙桥头堡打得筋疲力尽的红军猝不及防,无力防御毕苏斯基的突然袭击,被打得节节败退。

18日,毕苏斯基下达命令,要求波兰全军迅速发动反击。他的突击集群从东西部红军之间撕开了一道缺口,准备切断红军的退路。

同一天,图哈切夫斯基为了挽救他的军队而下达撤退命令。红军起初试图进行有限后撤,然后重整部队发动反扑,但没有成功。波兰第一军团步兵师为截住红军,从鲁巴托夫出发,每天强行军21小时,仅用六天抵达262公里之外的比亚韦斯托克,击溃并俘虏红军第16军团。

8月17日的扎德沃兹战役中,守卫村子的波军以全体阵亡的代价拖住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24小时,为前线波军完成合围做出了巨大贡献。

波军防御阵地

19日到20日,由于退路被截断,前线红军陷入灾难性的混乱中。

一些师继续向华沙靠拢,一些师开始溃退,图哈切夫斯基和前线的大部分军队都失去了联系。波军从北到南发起全线反攻,红军开始大规模溃败,图哈切夫斯基只能下令部队后撤到布格河。

8月30日,布琼尼指挥第一骑兵军向北进攻,意图进攻毕苏斯基的侧翼,为己方主力后撤争取时间。布琼尼在8月30日抵达扎莫希奇镇,但这里有波军重兵把守,无法强攻。

布琼尼决定向西行进绕过这里,但受到波兰第11、第6骑兵师的顽强堵截,1813年以后,欧洲最大规模的骑兵会战爆发。布琼尼虽然有17,500名士兵,是对手的十倍兵力,但因为缺乏配合没有发挥数量优势,被波军逐个击破。

这场战役波军损失约500个骑兵,红军损失约4,000骑兵,第一骑兵军损失非常惨重,因丧失战斗能力而退出了前线。

波兰也是拥有悠久骑兵传统的国家

8月31日,华沙战役基本结束,波军约4,500人阵亡,26,000受伤,10,000人失踪。红军约15,000~25,000人阵亡或失踪,65,000人被俘。波军能取得胜利,与强大的密码破译技术有直接关系,红军的主要军事电文被破译之后,战争主动权就易手了。

同时,训练有素的蓝军与多支波军合并,他们的侦察机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红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获取情报的滞后,导致前线红军与指挥部迅速失去了联系。各自为战的红军缺乏通讯和弹药,而且在长期战斗中疲惫不堪,很难在波军的围攻下做出有效抵抗。

战俘问题

国内围绕苏波战争的另一大争论,甚至一半争论都源于这个本不应该是问题的问题。

战争过程中,约有80,000-85,000红军作为战俘关押在波兰战俘营中,波兰民族主义政府仇视俄国人,认为他们是侵略者。所以主观上故意不给战俘好的待遇,另一方面,波兰刚刚重建,本身也是一穷二白,药品和食物给足己方士兵都勉强,不可能充分照顾战俘。

再加上这些战俘营狭窄拥挤,俄国战俘要忍受饥饿、瘟疫和卫生很差的环境。最后造成大量战俘死亡,2004年之前,俄国给出的数字最高有160,000战俘死亡。但经过现代波俄历史学家重新审查了各自档案馆的文件后计算,波兰方面给出了16,000-17,000人死亡,俄国方面给出了18,000-20,000人死亡。主要死亡原因是流感、斑疹伤寒、霍乱和痢疾。补充一下,战俘营的恶劣条件甚至传到了波兰国内,许多媒体也发表评论批评政府的冷酷举动。

约有51,000波兰战俘被关押在苏俄战俘营内进行强制劳动,这些战俘营的环境和波兰战俘营一样肮脏拥挤,波兰战俘更是不可能得到药品和充足的食物,他们每天只能吃半磅面包和水汤,穿着单薄的囚服从事体力劳动。

在这种情况下,波兰战俘也大批死亡,约有20,000人死于饥饿与疾病。而且在当时,由于苏俄当局对新闻媒体的管控,波兰战俘的情况也不为人所知。俄国战俘的死亡率为25%,波兰战俘的死亡率为40%。双方士兵被关在战俘营的时间大致相当,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报复论。

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苏联后来制造卡廷惨案是为了给这些战俘报仇。这个说法极为幼稚和荒谬,完全是把斯大林更高维度的政治考量压低到小学生打架。

《里加和约》

虽然毕苏斯基在华沙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但红军还有一战之力。在波军重整军队时,图哈切夫斯基成功收拢军队,于9月份备考涅曼河建立格罗德诺防线,意图阻止波军的反攻。9月15日,毕苏斯基指挥96,300波军向东进攻,与驻守在格罗德诺地带的约十万红军交火。

毕苏斯基意图在红军进一步增援抵达之前赢得胜利,他命令第2、第4军正面佯攻格罗德诺,其余部队从北部迂回夹击红军。战斗在20日打响,毕苏斯基仅用五天时间就突破涅曼河防线,切断红4军补给线并围歼大部守军。

图哈切夫斯基在25日下令全线后撤,波兰伤亡人数在7,000人左右,约40,000红军被歼灭,波军取得涅曼河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到10月中旬,波军前锋已经抵达明斯克一线,列宁被迫求和,波兰也筋疲力尽,双方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

波兰骑兵在涅曼河战役

最早在1920年8月17日,双方就准备在明斯克谈判了。

起先红军在战争中处于上风,所以条件较为苛刻,但华沙-涅曼河战役结束后,红军就必须把态度放低一些了。9月21日,双方代表在里加继续谈判,10月12日正式停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波方代表并不是毕苏斯基的支持者,而是国家民族党的人。

换句话说,这次谈判的内容并不是毕苏斯基掌控的,外交大权掌握在波兰议会与德莫夫斯基手中。里加和谈的结果及其后果充分显示了波兰第二共和国前期的路线分裂和政治斗争情况,即单一民族波兰与多民族联邦理念的冲撞。

毕苏斯基在和谈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方面他身处前线无法返回华沙,另一方面德莫夫斯基的单一民族策略已经得到了验证,它更加严酷,也更现实。国家民主党需要在大选中获得更多波兰公民的支持,如果波兰领土在东部扩张太多,势必会削弱波兰的民族单一性,也会让党派在选举中陷入不利的地位。

基于这个逻辑,波方代表主动放弃了包括明斯克在内的许多占领区,将它们拱手让给苏俄。波兰的领土扩张是有限的,仅比1793年第二次瓜分后的东部边境扩展了一小部分。此外,波兰获得“瓜分补偿”,价值约3000万卢布的黄金、约2900万卢布的铁路系统,苏俄还把从波兰掠夺的艺术品珍宝还给了对方。

《里加条约》是一个充满妥协精神的,令所有人都不满意的条约。

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人看来,这是可耻地失败,是武装输出革命的巨大挫折。国联一开始甚至不承认条约,因为苏波无视他们擅自签约,也不遵守列强划定的“寇松线”。“寇松线”是波兰刚复国时,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寇松(George Curzon)为波兰划定的东部边境线。

但“寇松线”在局势动荡的东欧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承认,尽管寇松线较为公正地按照民族聚集区划分领土,但在英法无力触及的地方,强权胜过一切。

波兰方面,《里加和约》也引起了很大的政治分裂。德莫夫斯基声威大振,因为这是毕苏斯基及其联邦方案的重大失败。毕苏斯基的支持者强烈反对条约,毕苏斯基也从军事角度批评《里加和约》,因为苏波单独讲和已经严重违背了一年前的《华沙条约》,波兰永远失去了乌克兰这个潜在盟友。

另一大隐患就是领土变迁引起的民族矛盾,尽管德莫夫斯基阻止了波兰向东继续扩张,但新国界内的边境地区仍然有大量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少数民族。国境变迁在民间引起了剧烈震荡,特别是在乌克兰沃伦地区,乌克兰种族主义者已经磨刀霍霍。而且客观上来说,波兰无法消化东部新领土,这里不仅无法提供经济价值,还是易攻难守之地。

1921年3月18日,双方代表签署《里加条约》,苏波战争结束。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是东欧诸国的又一次零和博弈,就像是东欧版的《凡尔赛条约》。所谓的“永久和平”,也变成了20年的停战协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定欧洲命运的1920年华沙会战
这个波兰人,曾重创苏俄红军,还虐杀苏军战俘
波兰发行华沙战役90周年彩色纪念银币
杂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背后的历史
苏俄波兰战争爆发
乌克兰与苏俄国内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