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籍版本与古医籍整理及其编辑要点

我们整理校勘古医籍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阅读与研究古代医药文献,从而促进古代医药文化的传播,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阅读与研究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从中汲取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并在传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何谓古籍版本?简言之,就是同一部古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刊本。我国的古代图书,历经了千年的风雨变迁、兵燹水火,其脱讹散佚者颇为严重。其间,屡经历代传抄影写与刻印,形成了各种版本之间的差异。诸如内容的增删修改,刻写的字体大小,版面的长短阔窄,印刷的精良粗陋,以及装订的精美简易等,均有所不同。版本不仅限于木版雕刻的书本,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写在竹简木牍和锦帛上的本子,以及后世的活字排版、照像石印、铅字排印等书本,均属于版本的范畴。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版本,是因古籍流传至今,经过多次传写与刻印,其间“鲁鱼亥豕”“乌焉成鸟”等脱衍错讹现象十分严重。书商们为居奇昂值,伪造混珠者屡见不鲜;撰著者为暗喻书珍,则仿古托名以假乱真,其真赝芜青实难辨识。诸如此类,致使古籍版本类别繁杂,难窥古籍真本之原貌,给后人在追溯本源、确定取舍、拓展新径的版本学术研究方面,带来极大的困难。中医古籍也不例外,例如《黄帝内经·素问》,自古就残缺第七十一卷,至今未能找到原文补齐(现所见七篇大论为唐·王冰取他书所补,并非素问原文)。又如《中藏经》,托名华佗所著,但究竟成书于何时,它所反映的是哪一个时代的中医学术思想呢?已成千古之疑。这也只有通过对其版本的深入研究,对中医古籍进行校勘、补缺、订讹等整理工作来予以厘清。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古籍版本知识概况,现略述一二。

一、版本术语与分类

在造纸印刷术发明以前,古人用来记事、抄书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与锦帛。唐代以后人们发明了雕板印书,遂使图书的木版印刷逐渐流行发展。研究版本者也多从版框形制、书写工具、字体刀法、书册装帧、印鉴题记、收藏处所等方面予以考证辨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研究版本的术语。

1.版本术语 版本术语可概括为两大类,即版框类、装帧类。

⑴ 版框类:版框类包含有:①边框:指书版四周标示的黑色界线。②版口:又称版心、书口,指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内有象鼻、鱼尾。③版面:指版框以内用于刻写正文的页面,内有行线、字数。④字徵:是字体、字形的表示,包括空格、墨丁、字体、讳字。⑤墨色:指印刷用墨颜色与气味。⑥纸徵:指印刷用纸的颜色、质地、有无罗纹等。⑦牌记:记载着刻书者的堂名、人名与年月,是断定其刊行年代的依据。

⑵装帧类:装帧类包括有:①卷轴装:用若干纸张粘连成长幅,再用木棒(或玉、牙、磁棒)作轴,从左至右卷成一束。②经折装:又称梵夹装。把卷子长幅改成折叠,宽度一致,前后粘上书面,有如佛家经典或大臣上奏的折子。③旋风装:又称龙鳞装。用纸质较厚的页面,两面书写,再用素纸裱成长卷,将页面四周套边,右端留有余尾,即以尾纸贴在素卷面上,由左至右逐页缩短,形如鳞次、如旋风。④蝴蝶装:将书页反折(有字的一面向里),将中缝的背口用浆糊粘连,再以厚纸包装作为书皮。⑤包背装:将书页正折(有字的一面向里),以纸捻装订成册,书脊用浆糊包背粘连,外裹书皮。⑥线装:将书页正折,上下缘切齐,再在近书背处锥眼穿线钉成书册。

2.版本分类 版本分类因划分标准与角度不同,故分类种类多样,今择其要简述如下。

⑴ 以刊刻先后区分:包括①原刻本(原刊本):即依据作者手稿,第一次刊刻印刷的书籍版本,称为原刻本。在古籍整理中参考价值极大。②重刻本(翻刻本):凡据原刻本重新刊印的版本,称为重刻本。

⑵ 以刊刻精细区分:①精刊本:凡由精工名匠精细雕刻,或经精审校勘后的版本,称为精刊本。②通行本:指普通流行的刻本,一般数量多,流行广,刻工平常,易于获得,无须珍藏。

⑶ 以官、坊刻本区分:①官刻本:是指由朝廷、官府主持雕刻印行的版本,例如武英殿本、国子监本、经厂本、局本等。总体雕刻精细,质量较上乘。②私刻本:由私人(如医家、官吏、乡绅)聚集人、财、物力雕刻的版本。③坊刻本:由历代书商雕刻的版本,为盈利不经校勘而大规模刻版印刷,质量粗糙,讹误不少。

⑷以刊刻方式区分:①木刻本:以木板雕刻印成的刊本,是古籍中最早的刊刻本。②活字本:用特制的木块或铜制成活字,组合排版印刷的刊本。③影印本:用摄影制版、油墨印刷的版本,始于清末,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木刻本的原貌。

⑸以存佚善劣区分:①孤本:指世间仅存一部书本,而再无其他备存者。如手稿本、旧拓本等,尤显弥足珍贵。②善本:凡初刻本、精抄本、旧刻本,以及经过精细校勘,讹误较少的本子,均可称谓善本。③珍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罕见本子,可称之谓珍本。④劣本:凡缺卷及漏误甚多,且雕刻印制粗劣者,谓之劣本。

二、古籍版本与古医籍整理

我们整理校勘古医籍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阅读与研究古代医药文献,从而促进古代医药文化的传播,使人们能够更好地阅读与研究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从中汲取传统医药文化的精华,并在传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在整理校勘古医籍的同时,首先要了解古籍版本的相关知识,并且从众多的古籍版本中,厘清渊源,并选择最好的版本作为校勘的底本。版本是指古籍经过传抄或印刷而形成的各种不同写本或刻本。考察中医古籍版本,了解古医籍版本沿革与版本形制,鉴别版本的真伪优劣与内容的存缺全等情况,可以为医籍校勘与研究、确定医籍整理的底本和校本而提供可靠的依据。

所以在从事中医古籍整理或校勘时,一般选定以初刻本来作为校勘的底本。这是因为初刻本最能反映作者当时著述的历史原貌,其间未经传抄刊刻而错讹较少;其次可选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较高,刻印与抄写较好的善本作为底本。确定底本后,可择选重刻年代稍后,质量上乘,错讹较少的刊本作为主校本,以和底本进行全面校核勘误。对底本与主校本出现相同的错讹,则应参考年代稍后的重刻本,或经后人精校过的刊本作为参校本。

正因为版本是校勘的资料佐证,所以清代的一些校勘学家,皆以校雠而兼治版本学。同时,校勘也可以检验版本优劣和说明版刻源流。对一部书的版本考证,从书的序、跋固然可以得到解决,但有的医籍序、跋语焉未详,在这种情况下,参校读本,进行校勘以考其异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可见校勘是发现、寻求、获得好的版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研究版本源流和文字异同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古籍版本学离不开校勘学。要从内容上鉴定古籍版本,离开校勘也不能成功。同样校勘学也离不开版本学,这主要表现在选择底本方面。一本书的版本源流犹如一团乱麻,经过一番耙梳整理,谁是源,谁是流,孰劣孰善,一清二楚。再次,两者是同源异流的关系,两者都是由于同一部古籍的各种不同版本在文字内容上的差异而引起,但版本学旨在了解一部古籍的某个版本的制作、流传及真伪情况,并通过对一部古籍各个不同版本之间优劣高下的考证鉴别。而校勘学则致力于发现并纠正古籍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文字错误,努力试图恢复原书的本来面貌。简单地说,版本学是要评判哪个本子好,哪个本子不好;而校勘学则是设法将不好的本子变成好的本子。二者根本区别即在于此。

三、中医古籍的编辑要点

中医古籍对于现代医学研究与进步有着十分显著的适应性,因此中医古籍的编辑尤为重要。

第一,核对并订正引文。当今中医药工作者在从事研究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引用前人的见解来充实自己的论点。但在文稿的书写中,常出现引文原意大失,达不到引证的作用的状况。因此,编辑对每一篇文章的每一段引文都要认真查找原文献核对,一字一句不漏,务令正确。为能发现问题,编辑要多读中医古籍,一些重要的、常用的名句、段落,要尽可能熟读背诵,了然于胸。这样,在审阅修改稿件时才能洞见引文中出现的毛病并加以改正,这也是中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功。

第二,中药名称的规范和订正。在千百年来的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随着年代推移,药物资源不断开发,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中药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编辑在审改稿件过程中若发现不合规范的药名,就可按规范表予以纠正。目前中医界的医生们在处方用名规范统一方面尚未取得共识,还在各行其是,写来的稿件中不规范的中药名比比皆是,编辑应予仔细审阅,加以订正。

第三,繁体字、异体字、形近字的处理。古人著述的刻本、抄本或稿本,多半会用繁体字,其中也会出现我们现在所谓的简体字,也少不了异体字、形近字,编辑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出错,造成词不达意、偏差等错误。因此中医古籍编辑工作一定要细致再细致,首先确定统一的整理凡例,在此基础上加工整理。其次编辑平时要注意多积累总结,勤查工具书,列出自己的盲点,这样才能做到日后工作顺畅。(王益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人研究版本目录的不足之处
孝道[329]-颜氏家训版本概述
《文献》2022年第6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杜泽逊:谈谈版本学与校勘学的相互为用——以《十三经注疏汇校》为例
《脉经》杨守敬刻本述评
【书拍】2015年德宝夏拍古籍专场综述(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