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勇先:古代流通银锭纵览

元宝又称“银锭”,是一种货币的形态。它的真实外形为船形,中间并没有凸起来的部分。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元宝的中间部分需要盖刻官印,上面或多或少记载了熔铸时期、发行官方等信息,便于官府对于大额货币的流通、回收和重铸。元宝的价值包括一、二、五、十、五十、一百两,在某些特定时期里也存在过三两、七两、二十两。它的价值与它的重量等同。


“元宝”这种形状在明以前是没有的。先秦有马蹄形金锭,西汉时有麟趾金,均与元宝差别很大;唐代银锭多为长立方体,宋代则为束腰板形。唐宋银锭造型简单,堆放时能充分占用空间。而明清元宝那种马蹄不像马蹄、船只不像船只的怪状几乎无法予以合理的解释。现在人们的比较牵强的说法是:古人习惯将钱系于腰间,将元宝竖起来用布条系于腰上便于携带。


汉阴县博物馆

陈列了一些银锭、银元宝

它们告诉观众一些古代货币的故事


1 “扬州 元宝” 五十两银锭

元代“扬州 元宝”五十两银锭。长14.2厘米,首宽10.6—10.7厘米,厚3.4—4.2厘米,重1690.3克。束腰板形,背面阴文“元宝”,正面錾刻:“扬州/至元六年(1269)五月五日,行中书省银伍拾两,监铸官王达宁、陈青成,库官孟云中,销银官王秋林,验银库子景春,银匠侯君明。”

“太原路 元宝” 五十两银锭阳

元代“太原路 元宝”五十两银锭。其面长150、宽88、腰狭54、厚25毫米,重1972.7克,呈铤形,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周缘突起、泛水波纹。正面錾刻铭文兼打铤形押印,背面平底,阴文“太原”二字。正面阴刻:“太原路/宣课官 天历年月,库使副刘覃/库子杨进中/宣差银伍拾两/银匠陈茂户”。太原路:元太祖十一年(1216)改太原府置,属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于今山西管涔山、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

“寿”字元

长3.3、宽1.9、高2.8厘米,净重4.8克。正面印凸文花篆书“寿”字,是清代祝寿之用。此枚银元宝形制规整,整体呈船形,风格明显,足因戳记清晰,有沉甸甸的压手感。底部凹陷,整体包浆自然老到,并有明显的流通痕迹。

人们认为元宝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居家求福求财、镇宅求安宁的富贵吉祥物。元宝镇宅、富而有德、能长能久、圆满人生。千百年来,元宝一直被当作财富储藏起来,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象征。在古代,元宝为镇宅所用,有着保佑自己升官发财的寓意。室内摆放元宝镇宅,可以助益主人事业顺遂、延年益寿、财源广进。

船形大清光绪元宝

船形大清光绪元宝。长65、两头宽41、40毫米,重266克。左右两端翘起,中间为凹槽,锭面有两竖状戳记,一个戳记写“光绪元宝”,另一戳记写“湖北省造”的是地名。银锭品相较好,大部分为银色原光,局部有黑色包浆。银锭内外有明显的铸痕,外侧底部有大面积的蜂窝状小孔。


船形“山东盐课”十两元宝

长75、两头宽45、45毫米,重391.1克。左右两端翘起,中间为凹槽,锭面有两竖状戳记,一个戳记写“山东盐课”,另一戳记写“李金堂”的铸者名。

盐课分两类:曰场课,曰引课。在山东地区盐务,乾隆以来征收的盐引盐票正课税收为白银十八万九千八百八十多两,杂款共计十万一千八百余两。嘉庆十四年,大规模治理黄河,每斤食盐加价二文,十七年,有讨论每斤加价一文,一半归盐商,一半弥补盐商亏欠。道光五年,整修围堰每斤盐加价二文。当时银价日益昂贵,盐商亏损严重,临朐等九个州县的票商不能运营后,改为官运。道光十七年,盐务归巡抚管理,加价二文,二十七年,盐引地区加价二文,盐票地区加价一文。第二年,各口岸盐引积压,商人新旧盐税积欠达八百多万两,道光十五年以后所欠的正杂课税又有九十多万两,十九年以后积欠的白银达八十多万两,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的盐税还没有上报。

清代“按粮捐输”元宝

三戳铭“三年匠/裕岁真/按粮捐输”十两银锭。直径60—55毫米,重量354.7克。太平天国时期,四川推行按粮捐输。同治元年(1862),四川总督奏办按粮捐输,即按其田赋纳粮多少强制摊派,一般是按钱粮一两加征捐输银二两,但也有加征三两或四两:“其征解之法,量民力,较岁丰歉而定。”

清代四川“捐输/十三年匠张宝和”十两银锭

重3403克。捐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税种,从字面上看是强调“捐”,但事实上是属于强征的性质。在清代前期,凡遇到军国大事、财政不足的弥补办法主要是捐输,有常例捐输和暂例捐输两种。常例捐输是根据“现行事例”办理,随时可以报捐。暂例捐输是根据“暂时事例”办理,因国家的财政需要临时开捐。政府给予捐输的官员以优厚的回报,如加官进爵、增加地方考试的名额等。

清代四川“光绪廿二年盐课”元宝

“光绪廿二年盐课/德昌荣/宝通长”三戳十两圆锭,重量:347克,铭文清晰可辨,品种少见。

盐课,是对盐的生产者和运销商征收的税金,系盐税主要税种,通常打有年份、税项、盐厂名及行销商号戳记。拍品铭文中的“德昌荣”可能为纳此锭之盐商名,“宝通长”则为银匠名。

清代四川“宣统元年”银元宝

“宣统元年/峨眉县/元年盐课”三戳十两圆锭,重量341克,官铸盐税锭,铭文双“元年”十分稀少,“峨眉县”名亦不多见;此枚铭文清晰,底部蜂窝银光璀璨,品种难得。

四川是清代著名产盐区之一,川盐行销西藏、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省。清代沿袭宋、元、明以来的盐引制,课征盐税,盐商须先纳税,才能向掌管各地盐务的盐运使请领盐引,再凭盐引到盐厂购盐。四川盐商将所购之盐贮存在“岸”,即运销地。川盐运销有主行贵州、云南二省的“边岸”,也有主行本省和湖北的“计岸”,以及主行本省和潼川州的“潼岸”等。


道台府银锭、民国如意财神银锭

道台府银锭五十两,重1850克。道台是清代的官名,这条道台府银锭并不能判断出具体时期,因为不知道具体是康熙年间的还是宣统年间的。长113、宽28、厚16毫米,重约250克。上有“民国如意财神银锭”字样。当时民国早期产品,流转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具魅力的清代四川银锭
诚轩18春·钱币|苛捐杂税五花八门:川锭选萃|银锭|光绪|诚轩
金银锭收藏之元代银锭
诚轩17秋•钱币:家财万贯:各省银锭精品欣赏|银锭|诚轩|秋拍
诚轩20秋拍·钱币丨货币天然是金银:早期银锭撷选
清代 山东“山东盐课 韩金城”“洪”十两元宝型银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