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阴历七月十五日,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这一天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七月半祭祖节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大约北魏时期)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月、七月、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由于道教的兴起和壮大,“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朝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长达一个月。道教认为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他们相信,自七月一是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度”,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及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征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也是佛教的盂兰盆会,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是“救倒悬” 的意思。据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名叫目莲,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在地狱受苦被倒悬着,于是目莲便恳求佛祖救母亲脱离苦海。佛祖被目莲的孝心所感动,授于《盂兰盆经》,告诉目莲,让他在七月十五日准备百味饮食,供奉十方僧众,便能使其母亲得到解脱。于是目莲在七月十五日广造盂兰盆会,为母亲赎罪,使母亲得救。为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会在此日举办“盂兰盆会”。 因为“目莲救母”的故事,与当时仍然存有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即“盂兰盆节”。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

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祭祀,“七月半”这节日源于民间世俗、道教、佛教三种文化,其祭祀文化流传已久,影响地域广泛。只是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解。正确来讲,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二七是七的周期数])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祭祖节产生于上古时代的民间, 祭先祖,做人不忘本,百善孝为先; 祀天地,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的期待。中元节正式被定为节名系在唐中后期,中元普渡,普度众生,悲天悯人的情怀。盂兰盆节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时代, 放河灯,盈盈的灯火,照亮回家的路; 忆故人,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可以说这是个三俗合一的节日,也是佛、道 、世俗的融合……

                                                                                      写于 春谷山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鬼节”
又到七月半--马芙蓉
节日故事 | 中元到底是个什么节?(附音频)
中元节,民间称为“鬼节”,但为何又叫“盂兰盆节”?
传统鬼节、道教中元节、佛教盂兰盆节,这么多节咋都在七月十五? - 拷贝
中元节感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