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做到这三点,孩子会更愿意合作


文/MM(亲子关系撰稿人)



很多人都抱怨现在的小孩难教育,特别任性,脾气大,难以管教。

但如果父母能够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以朋友的方式平等的对待孩子。

那看似很多复杂的问题也就没那么困惑了。如果父母做到这三点,相信孩子会更愿意与我们合作。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案例1:

某天晚上,7岁的馨姐正聚精会神的看动画片,爸爸看时间太晚了,

便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她说:“明天还要上学,赶紧关掉电视,睡觉去。”

馨姐不情愿的说道:“不要嘛,我把这集看完。”

爸爸没有答应,而馨姐也紧紧握着遥控器。

爸爸一生气,便直接拔掉了开关。

这下,馨姐一脸哭泣的跑过来找我:“妈妈,爸爸一点都不尊重我。”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先安抚了孩子的情绪,之后又去跟爸爸交流了一番。

我告诉爸爸,和孩子沟通的前提一定是要尊重孩子。

一味的用命令的口气去要求孩子服从行为,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正确做法:改变高高在上的态度,用尊重平等的方式会更好

我问馨姐:“宝贝,现在9点半了,你已经看了2个小时候的电视了。该睡觉了哦?”

馨姐说:“我只想看完这一集。”

我:“这一集还有多久呢,五分钟还是十分钟?

馨姐说:“十分钟吧,看完我一定关掉电视,好好睡觉。”

我:“嗯,妈妈相信你,这样我们定个十分钟的闹钟,也方便提醒你时间。”

十分钟之后闹钟响了,孩子自觉地把电视关掉,并主动闭眼睡觉了。

MM解说:

当我们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也要接受孩子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不要以“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为由,单方面要求孩子做到。

当孩子不听劝或讨价还价时,学会用平等的方式沟通,并给予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

这样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才会逐渐建立起来。

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

案例2

这几天八十岁的外婆在苏州玩,知道馨姐一直在学跳舞,想看一下她跳的怎么样?

姥姥赶忙对馨姐说:“快,给你老太跳个舞。”

馨姐不乐意的说:“我不想跳。”

姥姥说:“为啥不想跳啊,你学了这么久的舞蹈,就跳一下怎么啦?”

馨姐坚决的说:“我不要。”

姥姥继续说:“你这个孩子怎么那么倔呢,交了那么多钱让你学舞蹈,这点胆量都没有啊。”

馨姐说:“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想跳”。

孩子不想跳,家长如果过于强迫,会引发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变得暴躁。

当孩子说不时,家长并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而还在添油加醋给孩子贴标签,

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感。

正确做法:不给孩子贴标签,真正接纳孩子是更好的方式

我对馨姐说:“宝贝,老太之前看过你跳舞的视频,说跳的特别好,想不想给她展示下?”

馨姐说:“我现在没心情跳,也不想跳。”

我说:“你现在不想跳没关系,那等你心情好了我们再给老太展示可以吗?”

馨姐说:“谢谢妈妈,我今天上课有点累,明天状态好再跳给你们看吧。”

MM解说:

父母可以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去付费去培育,但不能忽视孩子的情绪。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也有说不的权利。

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喜欢与不喜欢,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强迫孩子做她不愿做的事情。

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

案例3

馨姐正在做作业,有道题不会,急忙跑到爸爸房间,向爸爸求助。

可爸爸正在玩游戏,并没有专心听到孩子说的话。于是,馨姐着急的哭了起来。

这时玩得真投入的爸爸有点燥,训斥道:“好好的哭什么啊,不要哭了。”

结果发现,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希望向爸爸求助,可爸爸却一心只顾着玩游戏,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正确做法: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孩子的感受

爸爸温和的说:“宝贝,是这道题不会吗?”

馨姐说:“爸爸,这道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来。”

爸爸说:“是嘛?那我们来好好研究,居然能难住了我家宝贝。”

经过爸爸耐心的分析之后,这道题终于破解了。

馨姐非常激动地说:“谢谢爸爸,你真的是我的超级英雄。”

MM解说:

当孩子遇到问题向父母寻求帮助的时候,家长应该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

孩子每一次不可爱的行为都是在呼唤关注和爱。

希望父母都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孩子,真正学会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时帮助孩子走出困惑。

最后语:

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三个小案例,希望通过这些事情能够让更多父母了解,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相处。 

也希望父母能够站在合适的位置,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支持和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养高情商孩子必备的四招!强烈建议收藏!
绝不能再这样当面说孩子了,会跟随他一生的
懂得“点到为止”的爸妈,孩子最喜欢
养娃如种树,毒舌似刀斧,这些话千万别对宝宝说
一个案例教你如何“惩罚”孩子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父母能量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