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CT图像密度分析可作为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预后的新方法

DOI: 10.3171/2020.4.JNS193445        

目的

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是外伤性脑损伤(TBI)后的主要致死及致残原因。对神经系统功能受损或占位效应明显的病例,手术清除血肿是主要治疗方式,但手术指征一直存在争议。考虑到临床医生的治疗策略通常基于对预后的判断,预后评估的准确性就显得极为重要。但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目前缺乏特异性高且可靠的预后评估模型。在ASDH外科治疗中,已经证实,几个普遍被用于评估预后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非完全独立。由于脑灰质和白质都对TBI后早期发生的二次损伤极为敏感,本文作者意图采用脑实质密度定量CT分析评估这类二次损伤的范围,并评价其用于预测预后的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采用前瞻性招募的中、重度TBI病例队列的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设定为20102017年间经手术清除血肿的单发、单侧ASDH,共纳入39例。对纳入病例,测量10个层面的幕上区脑实质密度并以Hounsfield单位(HUs)记录。每一层面的测量区ROIs不同,但都包括含皮层脑实质区域和不含皮层脑实质区域。对损伤半球、对侧半球及两侧测量值绝对差别进行分析。结局评价采用伤后1年时的扩展Glasgow预后量表(GOSE)。

结果

纳入病例中的15例(38.5%)达到优良结局。在优良结局和不良结局两组间,人口学资料、临床和影像数据比较均未体现显著差异。相反,密度分析结果显示,两侧半球间测量值绝对差别大与不良结局相关。这类差异存在于整个幕上区,但凸度大的区域两侧差异更大。此外,皮层脑实质的两侧差异也更显著。相较充血改变,这类差异对缺血及/或水肿损伤更敏感。对不良结局病例而言,年龄和两侧差异有显著相关性。


图1.10张横断面CT图像的幕上区域脑实质密度测量。A-J, 1例病人的CT横断面图像;K-M, 选择一个CT横断面展示密度分析方法。

图2. 头部CT断面显示用HUs表示的脑实质测量结果。

表1

表2

图3.双侧大脑半球HUs密度的差异与与不良预后相关


表3

图4. 用ROC进一步评估密度参数预测预后的效能。

图5

结论

ASDH病例而言,密度分析是有潜力的预后评估工具。密度分析可能提供的其它预后相关信息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揭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天性脑积水--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影像基础
脑实质密度略减低要紧吗?
【读片时间】第0325期:脑实质横纹肌样脑膜瘤
【读片时间】第0406期:囊性脑膜瘤
脑囊虫病:病理、临床及影像 – 影像PPT
【病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CT及M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