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说"自觉"

    这几天,有一个词"自觉"纠结在我的脑海。

    办公室同事闲聊:现在的学生真不自觉,强调了很多回的事儿,一转身就不能自觉去完成。

    家长碰上聊起:自家的孩子每星期接回家,看电视玩手机倒挺自觉的,一说起写作业就一拖再拖一点也不自觉。

    今晚,翻开书本,夹在书页中的两份"反思书"又让我思考。洋洋洒洒两大张,其实也只隔一星期不到。第一份上写着:我缺的就是"初心"和"勤奋",从今往后,我将好好约束平时的行为,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第二份上写着:我会先努力改变我的态度,但积习难改,我的意志又是否能坚持?这个过程可能很长,望老师耐心等待。

    我实在是苦笑不得。真不知怎样才能让他自觉的去改正错误。

     此时,我认真地回忆了我身边的同学朋友,还有接触的学生,如今小有成就的, 好像真的没有谁是在中小学阶段学习上特别“自觉”,不用家长督促的。

      包括我自己的成长,还有我家土豆。我们大家的真实状态莫不是:吃喝玩乐我们都百分百的自觉,但一牵扯到完成学习任务,依然需要再三督促,或者一拖再拖到最后逼着完成任务的。

    再翻词典关于"自觉"的解释:基本解释

◎ 自觉 zì jué

(1) [conscious;aware;awakened]∶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再看专家的说法:

   杜威在他的《教育信条》中说,最根本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这都是培养自觉性。关于学习的自觉性,谢维和教授强调要让每个孩子能够反思自己,形成一种元认知。

     想来也有点释然了,想起前日与学生分享孟子的故事,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思想家,莫不在于孟母倾注的用心教育,孟母三迁和断机柕。

      没错,一个孩子的自觉性的建立必须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的,家长要恰到好处进行陪伴教育,而且至少要到十五六岁以后。在此之前,孩子的学习必须有父母陪伴、督促和管束。

     我们老师也得讲究教育方法,认识学生,抓住学生生命的核心,让孩子打心眼里去自觉。

     心理学家研究:八年级综合症。到了八年级,学生容易两级分化,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们也常说八年级是分水岭。在此我给家长提几个建议:

1、孩子学习没有自觉性是常态,让我们家长也把对孩子督促、管教变成不可推卸责任,成为一种家庭教育常态。

2、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业和周未时间的规划。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家庭引导。

 3、学习必须是辛苦的,优秀成绩的获得更需要加倍辛苦的付出,家庭和学校要达到一种共识。

4、积极和老师沟通,学会鼓励赏识孩子。

5、适当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惩戒。该批则批,家长和老师要形成联盟体。

     一切都为了孩子好!这是我们共同心愿。教育路上,我们永远别指望孩子能自觉,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携手共进:长期陪伴,正确引导、严格管束,即可能的尽到父母该尽的责任。静待着,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自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各位家长
六年级上学期家长会发言稿课件-2
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培养孩子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致家长: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发人深省)
“双减”落地评 | 要想孩子学业优秀,关键是培养学习自觉和学习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