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其法律问题研究

                      湖北和楚律师事务所  颜值( 颜井辰  

摘要:区块链技术指的是通过将数据库与多种技术结合的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转变人们对第三方依赖的形式,通过去信任化的方式营造更和谐、平等的金融环境,保证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智能化的合约实现对金融服务更加高效的管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金融领域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对金融流程以及管理制度的有效开展。本文主要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应用;法律问题

区块链从2015年开始受到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区块链”是通过分布式算法可以实现金融行业的去中心化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中主要是以分布式数据库为核心,具有可编程和开放性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对交易和细节的记录,同时很多的数据和项目还可以通过代码进行表示。但是当前针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制,进而导致在区块链的应用中容易出现法律纠纷,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以及相应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一、区块链的内涵分析

区块链指的是通过去信任以及去中心化的方式对可靠数据库维护的技术方案,具体来说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系统内部的,需要所有人参与到账目录入的方式,在其中各个系统中都含有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理解为一个账簿,而记账的人在此处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执行方式为,谁的系统谁负责记账[1]。但是区块链中,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到记账中。也就是在固定的时间内,如果数据出现变化,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够实施记账行为,并通过系统的自动判定,从中选择最优的记账方式,记录其中产生的内容并备份,在这个系统中,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一部完整的账本,也就是区块链技术。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一)在支付结算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在支付结算过程中的货币支付和划拨主要应用的都为银行体系,导致交易的成本高,效率低,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包括开户行、收付款行以及代理行等流程。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和流程交易,其建立在一个互相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一体化、扁平化的支付方式进行交易,有效的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比如在中心化的支付体系下,汇款人需要通过汇出行向收款人进行汇款,如果在汇款的过程中两个银行具有往来账户,那么款项可以直接汇入,不需要中转。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随时入账,需在银行日终交易处理后再入账,因此交易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如果汇款双方没有建立往来账户,那么必须要经过其他银行的中转才能够完成处理,需要花费的时间更长[2]。但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实施,则不需要银行汇出,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对接,保证资金的即时到账。

(二)在票据交易方面的应用

企业支付结算以及资金流通中主要应用的工具为票据,票据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对资金周转和商品的流通,同时使企业在资金的获得中成本比较低。票据业务在金融机构中也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有利于提升资产的回收以及资金的合理配置。但是票据市场的发展中,也会出现票据失真以及一票多卖等情况,或者将票据变为套利的工具。在数字票据的构建中,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抵御票据市场风险,保证票据交易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在区块链技术中数字票据可以有效预防一票多卖的情况,而可编程智能合约有利于对票据的转让、贴现、回购等,可以免去线下合同签订的流程,防止在具体的执行中存在违约的情况。

(三)在证券交易方面的应用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规模小,仍然采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方式,导致直接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不合理,影响金融结构的平衡,进而导致银行系统风险。区块链技术在登记、交易以及结算等方面都更加便捷,有效的削减了中间环节和流程,不仅有效的提升证券的发行率,提升透明度,同时促进交易的公平性,降低对成本方面的影响,同时促进金融结构的标准化发展。比如,从结算流程方面来看,在中心化模式的发展下,证券的结算可以分为清算和交收两个环节。在数据的接收中,需要由中央结算公司对结算参与者进行应收以及应付证券的轧抵,并对应收和应付的净额进行确定;同时向结算参与人发送清算结果;然后通过结算参与人的确认后,对证券以及资金的交收情况做好准备;交由中央结算公司进行交收;最后,通过结算参与人对交收结果的核对,做好最终的结算工作。不仅过程繁琐,而且存在较多的风险。区块链模式的应用中,无论是结算的流程还是风险都可以获得有效的改善[3]。在清算以及交收的过程中不需要中央结算的中间环节,结算的参与人员可以成为整个过程的中心,完成交易并达成交易的共识,确认交易的真实性。有效提升交易的计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产的流动。随着交易的全网公布,实现对结算风险的控制,保证交易的安全。

三、区块链技术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探索区块链立法的路径

监管部门需要对区块链的应用进行调研,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规则,并通过对立法情况的分析,有效的弥补法律空白,防止在立法上产生冲突。同时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研究,对于当前区块链不符的情况给以及时的修订和补充,保证法律法规符合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对监管法制的完善;其次,提升区块链技术金融创新机构的监管,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原则,防止部分金融机构以创新的名义以期躲避金融的监管,比如进行洗钱、非法集资等活动,从而实现对金融服务以及投资者的保护;最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违法犯罪分子的打击中也需要依靠国际的力量,加强区块链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和监管,构建标准化、统一的国际监控体系,有效预防跨国犯罪情况的出现。

(二)重塑区块链技术合同法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都采用的为智能合约,而由于合约形式的改变也会使合同法的规则发生一定的变化,智能合约指的是现行的合同法中各方意思的表达以及方式与传统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对合同达成合意以及意思的认定等进行明确。此外,智能合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的操作,进而取代人员对合约履行的方式

从区块链技术合同方面来看,合同本身的可执行性以及可运行性等方面更强,并与司法救济实现有效的融合,提升社会运行效率。一旦企业发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企业无法擅自更改合同条款的内容推卸责任,有效的保证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现代的合同法中明显不符合智能合约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重塑合同法的规则。

(三)建设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是由英国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从事金融创新机构对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对审批的程序进行简化。在提交申请并得到授权后,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对测试的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进而实现对监管授权的判定。当前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注重对监管沙盒的建设,只需要在沙盒中进行注册,在事先报备允许的情况下如果存在法律冲突不会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政府在可控的范围中,实现多种金融模式的创新,为金融业务的创新和拓展提供有利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对传统的金融领域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对当前的金融监管制度和法律进行改善,无法促进区块链技术在新型金融模式中的应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和法律问题的研究,通过对应用的分析以及法律的完善,提升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周瑞珏.区块链技术的法律监管探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9-45.

[2]梅臻,康雅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与法律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7(4):41-50.

[3]廖子贞.对区块链技术在中国金融领域应用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8(6):16-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金融》|林晓轩: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区块链7大金融应用已落地 九斗鱼:数字经济时代开启
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十大案例
数字资产普遍化的发展前景
蔡钊:区块链技术及其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初探
《中国金融》|宋汉光:区块链在数字票据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